文艺调频人生百味艺术之家

国家博物馆-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二)

2019-09-19  本文已影响0人  眼缘艺志

继上期好看又涨知识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第一期之后,大王又为大家整理出新一期的展品介绍。说起来,国博的展真的是精彩无限,每期都有不同的体会,既学到好多知识,也开阔了眼界。所以,马上开启本期的精彩啦!

此次亚洲文明展光是从参展国家以及展出文物的数量来看,就是一次空前的展览了。各个国家都拿出了本国的精品文物,用前所未有的气魄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简直是“全明星”的阵容啊!

土库曼斯坦

▲地毯(公元19世纪-20世纪)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与国家文化中心藏 ▲蓝色大方巾(公元20世纪)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与国家文化中心藏 ▲女性饰品(上)有垂饰的女性饰品(下)(公元19世纪-20世纪)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与国家文化中心藏 ▲女性饰品(公元19世纪-20世纪)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与国家文化中心藏 ▲女性饰品(公元19世纪-20世纪)土库曼斯坦国家博物馆与国家文化中心藏


老挝

▲金佛坐像(澜沧王国时代) 老挝万象市,老挝国家博物馆藏 ▲铜佛坐像(澜沧王国时代) 老挝万象市,老挝国家博物馆藏 ▲石雕象头神像(公元12世纪) 老挝万象市,老挝国家博物馆藏 ▲石雕毗湿奴头像(公元12世纪) 老挝万象市,老挝国家博物馆藏 ▲木饭篓(澜沧王国时代) 老挝万象市,老挝国家博物馆藏 ▲星形石器(史前时代) 老挝国家博物馆藏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绿泥石容器,阿联酋乌姆盖温国家博物馆藏 ▲香水瓶/油瓶(公元1世纪-3世纪) ▲石雕像(公元1世纪-3世纪) ▲宝石挂饰(公元1世纪)阿联酋艾舍尔,阿联酋乌姆盖温国家博物馆 ▲青花盘(公元16世纪) 阿联酋豪尔费坎出土,阿联酋沙迦考古总机构藏


叙利亚

▲陶女性头像香炉(公元11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灰岩台德穆尔碑雕像(公元2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灰岩台德穆尔碑雕像(公元2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瓷盘(公元1300年-14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组装画(公元25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陶灯罩(公元1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陶瓷碗(公元12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伊斯兰式单耳陶瓷壶(公元1300-14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彩绘马车纹陶罐(公元1600年-前1200年 )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灰岩台德穆尔碑雕像(公元200年)叙利亚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藏

自此国外的展品就全部介绍完啦!不知道魨宝儿们看到这些国外的文物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也在感叹亚洲文明的多姿多彩呢?

接下来大王将为大家介绍此次展览所展出的中国古代文物,这些古代文物贯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流域出现了文明起源的迹象。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兼容革新能力以及礼制传统等观念,奠定了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基础。

以大王在展览现场所拍摄到的“石峁城址内的建筑遗迹”以及“浙江省良渚古城及其外围的水利系统”的导图为开篇,开启中国文物的介绍吧~

▲人面鱼纹彩陶盆(约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人彩绘陶盆(约公元前2300年-前1900年)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猪龙(约公元前4500年-前3000年)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天津博物馆藏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饰,约公元前21世纪-前17世纪(二里头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刻辞卜甲 ,约公元前1600年-约前1046年(商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给大家科普下,甲骨文是刻写于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通常是殷人的占卜记录或记事。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各方面。

▲铜甬钟,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西周)湖北省博物馆藏

铜甬钟是我国商周以来流行的一种打击乐器。它们大小成编,配套使用,和青铜鼎一样,代表着一定的身份等级标准,几乎贯穿了整个奴隶制社会。

▲“四十三年逨”铜鼎,约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西周)宝鸡青铜博物院藏 ▲青铜错银双翼神兽,约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战国)宝鸡青铜博物院藏

给大家欣赏两张拍摄的碑帖,虽说有些残缺,但其研究价值还是很高的,奈何大王在这方面并不专业,只能远观欣赏,不能细致分析了!

▲铜诏铁权,公元前221年-前207年(秦代)甘肃省博物馆藏 ▲铜诏铁权局,公元前221年-前207年(秦代)甘肃省博物馆藏

大王第一眼看到这件秦代的文物,就冒出了秤砣的想法。 这只秦权是目前所知最重的秦权。 秦权是利用杠杆原理在有刻度的等臂衡杆上进行测重,作用相当于今天的“砝码”,是研究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重要实物资料。这只秦权一侧镶嵌着青铜诏版,上阴刻篆书6行40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这件秦权上的诏版文字就是秦始皇为统一度量衡标准而颁发的文告,许多秦权、秦量上都有类似文字。

▲孔子圣迹图,公元1368年-1644年(东汉)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古人的高超技术以及匠心精神,造就了中国如此绚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中国在古代天文学、地理学、数理化以及生物和医学上都有着极高的成就。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更是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铜神兽 ,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铜神兽 局部,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春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错金银龙纹铜方案(战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错金银龙纹铜方案局部(战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石日晷,公元前3世纪-公元3世纪(汉代)中国国家博物馆 ▲医用长流银匜,公元前202世纪-公元8世纪(西汉)河北博物馆藏 ▲金医针、银医针,公元前202世纪-公元8世纪(西汉)河北博物馆藏 ▲《本草纲目》公元1368年-1644年(明代)中国国家博物馆 ▲马圈湾纸,公元前202年-8年(西汉)甘肃简牍博物馆 ▲哥窑青釉双螭耳炉,公元前960年-1279年(宋代)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天青釉圆洗,公元前960年-1279年(宋代)故宫博物院藏 ▲大明通行宝钞及印钞铜版,公元1368年-1644年(明代)中国国家博物馆 ▲斗彩勾莲纹开光粉彩诗句花卉纹瓶,公元前1644年-1911年(清代)故宫博物院藏 ▲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公元前1271年-1368年(元代)河北博物馆藏 ▲曾侯乙铜尊盘( 战国早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曾侯乙铜尊盘局部( 战国早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只战国时期的尊盘,是由上尊下盘两件器物组成。尊口成喇叭状,上面装饰着蟠虺镂空花纹;尊颈部有蕉叶形蟠虺纹,四只圆雕的豹子攀附其上;躯体由透雕的蟠螭纹组成。腹、高足皆饰细密的蟠虺纹,其上还用高浮雕的手法装饰了四条虬龙。蟠龙伏于口沿,与盘腹蟠虺纹相互呼应。

说起来,这只战国时期的尊盘,不愧于“大美”二字。尊盘的铸造工艺及其复杂,采用了陶范法、失蜡法、钎焊、铆接等多种工艺,因其制作工艺过于复杂,至今无法复制。

本期的展览就先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啦!下期将会给大家介绍更多古代中国的文物,敬请期待下一期的精彩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