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是没变,乘风破浪的少年
你还是没变,乘风破浪的少年
趁着还没下档来写一篇,我看完第一个反应是
居然还不错,韩寒还是那个韩寒啊。
其实我关注韩寒的时间并不算早,这个流里流气的,大人口中的“坏孩子”的一切作品在小的时候是要坚决杜绝的,估计是大人们生怕小孩子读了也不学好,辍学去靠着梦想活着,在大人眼中梦想是没法养活自己的,俨然就是那个不支持阿浪去开车的父亲。
直到上高中才看了传说中的《三重门》,其中有句话印象深刻
不漂亮的女孩子撒娇成功率其实比漂亮女孩子要高,因为漂亮女孩子撒娇时男的会忍不住多看一会儿,再在心里表决是否值得;不漂亮的女孩子撒的娇,总有一种走样的感觉;看她们撒娇,会有一种负罪感,所以男的都会忙不迭答应,以制止其撒娇不止。
于是那个时候,所谓的文学大家都评论韩寒为称不上作家,只会耍小聪明。
然而韩寒还是那副
我就这样,我就乐意看你们干不掉我,又着急的样子。
后来我记得中央电视台某栏目组织过一场批评韩寒的大会,声势浩大,还请来一位代表“主旋律”的少年队员代表,三好学生,还是钢琴十级,聚集了人人口中的那个隔壁家的孩子的所有特质为一身的女大学生作为“正面教材”。用来批判韩寒这种“坏孩子”。
然而十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的“正面教材”已经移民美国,嫁为人妻。反而是韩寒这个“坏孩子”还是那样我行我素的呆在中国,甚至还当起了导演,拍起了电影,这电影里也满是“小聪明”,却在用这些别人看来傻傻的坚持,告诉这个世界
“我没有变”。
这不就是那个傻傻的六一么。韩寒还是那个小镇青年,电影中的口号是“制霸亭林镇“,当时听到,我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小镇青年不精于算计,却有着傻傻的坚持,相信”录像厅以后会大红大火,于是屯了500盒录像带,于是倒闭了“”觉得有几栋破楼没什么了不起,于是杠上了房地产老板“”觉得自己家舞厅里的姑娘只能让人看看都不能摸,于是关门了“
甚至相信“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我也一样。”
韩寒是从骨子里尊敬这些不变的人的,虽然他们都好像六一那么傻,但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每个人都想变,不变才显得那么可贵。
谢谢你那么不理解我
影片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主题——父子和解。
这是一个萦绕在中国式父子间几千年的始终无法解决的矛盾,中国的每一对父子都好似哪咤和李靖,最后非得闹到“削肉还父,削骨还母”的境地才行,好似自己家的孩子永远是个“不成器的孽障”。
尤其时至今日,时代更迭的速度之快连我们自己的都难以想象,曾经人手一台的诺基亚,现在已经完全被各家智能机取代,红极一时的人人网现在都没了踪影。
这个娱乐致死的年代,这个互联网可以搞定一切的年代,远不是父母可以理解的了。所以徐正太不懂阿浪为什么可以靠开车挣钱,就像有些家长不懂为什么年轻人天天打游戏也可以挣钱,他们不懂。
在他们心中,只有当个“正面教材”好好学习,找到一个铁饭碗安稳的过日子,才不会吃他们吃的那些苦。他们虽然不懂,却寄托着他们内心最美好的期望——望着他们的孩子过上好日子。
但是,时代变了,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不止有好好学习这一条路,也永远不会是每个人的路。那些不可思议的,光怪陆离的想法在每个”阿浪“的身上萌芽,于是一场战争就爆发了。
电影用了一种超现实的手法来化解”父子矛盾“——穿越到父亲的年代,和父亲做一回兄弟。我想这是韩寒做梦都想做的事情吧,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少年肯定没少和父亲闹过矛盾,真正想穿越的是他自己。
穿越到过去才发现,父亲曾经也不是那个暴躁的中年人,而是非常酷的年轻人,甚至还有个很萌的名字叫“正太”,有着港片情结的正义感,甚至还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
影片的最后,年轻时的父亲说了一句话,隐约看到阿浪的眼睛中闪着光芒,他说
你开车还是蛮有天赋的嘛。
我想听懂这句话的人自然就懂了,阿浪那么努力,那么拼命其实就是为了得到父亲的一句认可。那个对他拳脚相加,看不起他梦想的中年人始终对他没有一句赞同的话,于是骄傲的他在得到冠军奖杯的那一刻对他说
“谢谢你那么不理解我”
有多少的孩子那么努力,其实就是想得到一句认同,想听到一句“做的不错。”而中国式的父亲,父爱如山,生怕孩子骄傲始终不愿意多说一句。于是代沟变成了矛盾,矛盾变成了心结。
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你恰好是一位父亲或者一位儿子,请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去和他们好好聊聊吧,不用多说,可以就说
“有你这个(位)儿子(父亲)我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