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舒适区说了一万遍,为什么预期和结果之间总隔着10000碗鸡汤

2017-12-12  本文已影响19人  咖啡不加糖NoSugar
少年! 不是这么个跳法啊喂!           (截图来自印度神片《巴霍巴利王》)

在说原因之前,先说说错误的鸡汤服用方法:

对创业一窍不通普通文员小赵

心理预期:炒掉老板,自己做老板开店实现财务自由

大概率结果:耗完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本金后重回求职市场投简历

内向型技术员小钱

心理预期:豁出去报名参加英语演讲大赛,在台上突然发现另一面的自己,乔布斯奥巴马丘吉尔灵魂附体

大概率结果:紧张到失眠心慌手抖,尴尬到怒删视频想移民非洲

夜猫型死宅小孙

心理预期:清晨5点钟身体与梦想一起起床,慢跑1小时有氧半小时,半年后在朋友圈秀人鱼线巧克力腹肌

大概率结果:坚持2天后放弃,重回窝在沙发玩ipad吃零食,跑步机闲鱼上二手卖不出去沦为晒衣架

综合处办事员小李,逃离体制内,外企求职无果

理财小白小王,血汗钱入股市一天亏一半

……

所有错误的服用方式的交集就是:天天喊着要走出跳出跑出舒适区的人,可能都没闹明白到底自己的舒适区在哪里,以及到底要走、跳、跑到哪里去。

什么是“舒适区”?

据不严谨考证,“舒适区”的提法来源于美国领导力大师Noel Tichy,大师画了三个同心圆,分别是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learning 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阐述人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不同区域。

最小一圈“舒适区”,就是非常熟悉、很有把握的区域,没有压力、舒舒服服待着不动的地方(大家哭着喊着要逃离的地方)。

中间一圈“学习区”,对自己来说有一定挑战,因而感到不适,但是不至于太难受。

最外一圈“恐慌区”,超出自己认知能力范围太多,心理感觉会严重不适。

自制渣图

简单来说,所有错误的服用方式都是试图从最内圈(舒适区)一步跨到最外圈(恐慌区),步子太大容易扯着(大雾),所以大概率事件是直接KO,不是死在外圈,就是重新缩回内圈拒绝挑战。

解释完原因,再讲讲我个人来说比较推崇的鸡汤服用方式:

找出个人的相对优势领域,在优势领域学习区深耕,把相对优势变为绝对优势。

走出舒适区是政治正确,但是要确定两点:怎么走(分步走,进入学习区而不是恐慌区),往哪儿走(选择优势领域,而不是劣势领域)。

选择分步走的原因很好理解。学习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东西,让学习区慢慢转换为舒适区,让恐慌区慢慢转为学习区,逐步走扩大圆圈的范围,就是个人认知和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选择优势领域的原因有3点:相对投入低,相对收益高,未来商业需求。

1、相对投入低

坚持做一件事情,需要意志力。人的意志力有限,并且每做一件事情之前的所有考虑、犹豫、权衡、挣扎,其实都是对意志力的消耗。选择在自己擅长的优势领域继续深耕,显然消耗的意志力更少。对于喜欢读书的人,要求他读完书进一步写下读书笔记对意志力的消耗,和要求他编个程序消耗的意志力,显然不会是相同的。

2、相对收益高

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已经积攒了5000个小时的努力,再投入5000小时,也许你就能成为该领域内的专家;如果把5000个小时用于培养一项新技能,也许你会成为一个拥有两项普通技能的人。而环顾四周,哪里缺乏平庸的正常人呢?把相对优势变为绝对优势,无论在职场上还是个人能力上,无论从金钱回报、还是他人认可、还是潜在的机会上,都能取得比从头学习一门新技能的回报更明显。

3、未来商业需求

《必然》里的一个重要观点,未来人类寻求的三大目标之一就是快乐,而大部分人的工作可能就要逐渐转型为:如何为他人创造乐趣。如何成为一个对他人而言有趣的人?

大家都一样,就没什么趣味可言。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在某个领域能为他人带来不同的体验和理解。你不必从全方面碾压普通人(颤抖吧凡人),但至少在某一个点上,你的认知高于他人,才能创造差异,利用差异产生趣味。

这种趋势在这个年代已初步体现,在某一个领域特别突出的人,比起全方面都很均衡的人更容易获取关注、奖励和认可。看看你微信里关注的公众号,哪一个不是在特定领域做到极致,才能吸引你的点击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