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读书2015#总以为很熟悉——论语背诵心得(一)
前两年,背下《弟子规》《道德经》和《心经》,从记诵中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对周遭看法产生了改变,是非常惊喜的收获。今年打算背诵《论语》,每个月一章,慢慢来。
《论语》是中华文化之源,熟读之后,再看其它古代作品,多多少少会发现有它的影子或思想折射,可以说《论语》是古代作品中的恒星,其他很多作品都接受其光芒的普照,比如说《弟子规》就是把学而第一章的第6则进行了演绎和扩展。所以背一背《论语》,应该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
这个月背的是“学而第一”章节。开篇的“学而时习之”,光是解释就可以有两三种意思。其中的“习”总被当作“复习”,然而“践习”的意思可能更为准确,更为鞭辟入里。这个道理就非常重要了,如若有人能把这个道理时时刻刻地做好,肯定是所向披靡的。
因为,知道道理的字面意义不难,难的是主动去落实一个道理、去践行一个道理。比如,总说不要拖延,但有时候就是控制力很弱。
想起@文紫在201501期沙龙线下活动中的一句发言,深有共鸣。她说,有的人在分享上听过,回去就忘了。还有艾力在《超级演说家》里也提到别人听他此番演讲后会有两种态度,一是“哇,这人好变态,我要离他过远点”,二是“哇,这人好变态,但我也可以试一试”。光是去启动“尝试”的这个念头,就要耗费我们好多能量。
包括“学而第一”这一章后面的“三省吾身”中的一省就是“传不习乎”——老师、别人传授给你的道理和知识,有没有去实践一下呢?
可能很多人当时会心潮澎湃,不停地告诉自己说我要改变,但是回去就一笑了之,还是玩玩吧,时间还有大把呢。
原来,我们最最熟悉的“学而时习之”就是个人管理中最最重要的法则——知行合一!以前总以为自己很熟悉《论语》了,其实只是错觉,我们能说真的懂了吗?再认真琢磨,要做到句子所表述的内容,绝非易事。
此外,“学而第一”的开篇还是“快乐宝典”。特别是“人不知而不愠”一句——别人不知道,我们不生气。
生活中、工作中肯定会受到曲解、误解,让我们委屈不已,倘若时时谨记此句并信仰此句,遇到类似的情况就释然了。因为对方不了解实情,才会做出那样胡乱的判断,或许对方无法和自己站在同一个角度、高度罢了,那又有什么好生气的呢。而且生气会耗费到原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不值得。本来时间和精力已经是人的限制性资源了,再为那些不值得的人或事又消磨掉,更为可惜。无关痛痒的事情,不需要花时间去辩解。
是的,《论语》,还可以教我们如何去找到快乐。
以前曾经有段时间,听到别人背诵《论语》会有排斥感,固执的念头总以为其中除了之乎者也还会有什么。言语间带有大不敬之感。现在想来,惭愧不已。那只是因为读书期间只接触了部分内容,只见树叶未见森林,实属定论过早。
阅读古代经典可以是一种“二次创造”的过程,有“六经注我”之用,不一定要追求文学艺术上之美感,更重要的是由古代经典去促发行为改变,那才是真的懂了。
@发愤的草莓
( 新浪微博 http://weibo.com/2014study)
【关注】 个人管理、楷书、育儿
【喜欢】 读写、涂鸦、竹笛、EOP
【坚持】 做日计划、周回顾、记录时间开销、手写活页日记
【发起】 汕头幸福成长沙龙(微信号gerenguanli)
转载本文请注明作者与微博网址,谢谢!
如果您觉得本文让您有收获,不妨花1块8毛8打赏一下作者,——》[猛戳这里][1]
[1]:http://weibo.com/p/100160379579737117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