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而不凡的生活.片段解读(一)

2022-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可可V西里

2022/3/8

麦当劳.上海

麦当劳里遇见一个妈妈,给女儿买冰淇淋和派。她端着托盘拉着女儿。

女儿边走边说:“妈妈,我不想要巧克力的新地,我想吃蛋筒的冰淇淋。”

妈妈提高音量:“哎呀,我特意想着你没吃过巧克力的,就想着让你尝尝新口味。”

女儿小声说:“可是,我想吃蛋筒的。”

妈妈不耐烦:“你先尝尝呀!看喜不喜欢,不喜欢下次就不买了。”

解读

⚡️这让我想起以前,我也是这样对甜甜的。可明明孩子需要的是被尊重,而不是说服她为我们的自以为是买单。

⚡️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付出了所有,孩子却无法理解也感受不到。因为我们给孩子的爱就像一个核,如果核的外面包裹着各种情绪、强迫和控制,孩子怎么能感受到被层层阻隔的爱呢?

女儿吃了一口巧克力新地,说:“有巧克力不好吃。” 

妈妈叹了口气:“那下次不买了。”

女儿看了看妈妈,舀了一勺冰淇淋给她。

妈妈边吃边问:“你是吃不完吗?” 

女儿摇摇头:“不是。”

解读

⚡️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一样,同样很难感受到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爱。所以在孩子向我们表达爱意的时候,我们也常常错过。有时就算没有错过,我们也并不习惯向孩子反馈自己被爱时的感受。就像孩子抛过来一个球,我们却扣下不还给他们。当互动失去了“互”,就“动”不起来了。

⚡️那如何剥离包裹着“爱”的层层阻隔,从而感受到爱呢?下一篇我们单独讨论。

女儿:“妈妈,我想吃薯条。”

妈妈:“等下还要吃晚饭,外婆做了排骨汤。”

女儿认真地问:“那还有什么菜?”

妈妈:“还有肉。”

女儿:“还有吗?”

妈妈不耐烦:“这还不够吗?你怎么这么贪心?你还想吃什么啦?汤里有排骨,香菇,扇贝丁,还有……”

女儿沉默了,低头继续吃着。

解读

⚡️其实那个小家伙不是贪心,也不是不满足,她只是想满足好奇心。看,两代人的沟通像不像在两个世界?这也是我以前和甜甜的情景之一。

爱的流动,需要我们的心里有空间,需要我们相互通往彼此的心里有通道。否则,就算是血缘关系,也是两个世界的人。

想要心里有空间,通往外面的世界有通道,前提是在能力范围内尽量满足自己的正当需求。当自己的正当需求得到了满足时,也收获了对自己的了解和尊重。尊重自身的感受,就是爱自己的土壤,会逐渐滋生出爱并填满内心。当自己圆满了,心里才有空间容纳伴侣、家人和其他人事物。反之,“自身难保”的阶段里,只能处在自私的状态中,无法替他人着想。连Ta认为的爱别人,都是要求或交换来他人满足自己的情感欲望。结果却是:满怀期待,尽是挑剔,总是失望和永远不满意。

另外,生活里最容易看到的,是别人的错误和缺点。最难地,是看到并承认自己的错。可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最终能让人解脱苦难感的,反而是坦然面对自己犯的错。这样收获的担当能力和勇气,是未来面对暴风雨时还能不乱阵脚、如履平地的基础。

一切的开始,在于:姐妹们,对自己好一点,再好一点吧!自身和家庭幸福的开端在这里。

—— 三月八日随记

后记

这是一篇在三八节那天我分享在朋友圈的内容。内容发出后,陆续收到了小伙伴的私信。都是围绕着“什么是爱自己?”“如何爱自己”的话题和我讨论。我想,这是大家很感兴趣的话题吧?下次,就聊聊这个。

文字 |  配图 | 摄影 | 可可

思想指导老师 | 王碁(qi)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