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命吗?

2019-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素水_6e9a

刚刚看了星爷的《新喜剧之王》,觉得在新年的前几天应该看一部这样的电影。如果放在之前,我的首选肯定是神仙般的组合沈腾和黄渤领衔主演的电影《疯狂地外星人》,这是又宁浩这位鬼才导演知道的第三部“疯狂系列”,前两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加之本部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可以说本部影片看点十足,期望值很高,会让你在影院捧腹大笑。在春节,喜剧片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但我并没有观看相关的预告片之类的,主要是因为没有个动力点让我去主动搜索相关信息;其次,我今年的心境不适合看这种纯搞笑的电影。喜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为了一时的痛快,大笑一场之后剩下的只不过是因为刚才的笑点集中来不及呼吸而引发的暂时缓不过气来的肚痛罢了。现在的我不喜欢这种感觉。

之前看过周星驰的《喜剧之王》,不过那时年少,不懂其中的深意,只是觉得星爷一个人在各种尬演。后来才知道正是这部影片开启了一个属于“周星驰的时代。”这次是因为张柏芝才点开了一篇有关《新喜剧之王》的宣传报道。张柏芝是为星爷去站台了。估计这么多年来,张是众多早年跟星爷合作的艺人中还跟星爷保持关系很好的少数几个人中的一个吧。点开新闻之后,才知道星爷今年也有电影在春节档上映,才知道星爷今年不走无厘头嘻哈风,走的是怀旧风。至于电影的女主角先关报道很少,仅有的只是她的身份,以及众人对她的样貌的评价。关于女主角的经历,我当时看到的只是她是2014年湖北卫视的《我为喜剧狂》的总冠军,还参加过喜剧选秀节目《笑傲江湖》以及一系列名不见经传的网剧和电影。当初看到她的颜值她的年龄,的确不能用圈内某些知名导演启用一名新人的标准来看待。关于星爷为什么要选用她当女主角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太多,我也猜不透。现在想想,或许是因为我对《喜剧之王》这个故事的核心内容还是不熟悉甚至不理解吧。

昨天,我看大年初一的电影票房排行榜,跟我预想的一样,《疯狂的外星人》排在第一,《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分别位列第二、第三。说实话,我希望自己喜欢的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喜欢,我希望好的电影能够赢得更多人的认可。在这种希望驱使下,我点开了看电影的微信公众号,是的,我看了抢版的电影。之前,我是不喜欢这样看电影的,不仅看不清楚还影响看得心情。但这次,我忍不住了。我要看这次星爷怎么诠释小人物的奋斗史,我要看当代还有多少人愿意为“周星驰”这个名牌效应买单。

影片的开头是《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的特写镜头。这本书在《喜剧之王》中是男主角尹天仇的重要精神寄托。这本书在影片中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在开头。另一次是在与李洋初次正是介绍自己的时候。他们二人共同热爱着演员这个职业,都是《喜剧之王》的资深爱好者,都每天扎堆在各个剧组中扮演着各种各样的没有镜头的小人物,他们彼此知道彼此的痛和悲,喜和泪。但有一点不同,李洋纯粹是业余爱好,他是在体验生活,他有资本选择角色;但女主不行,也不可以,她得靠这份热爱生活,为她的结婚基金努力着。他是真心爱女主的,哪怕最后他的告白被沉迷于演戏的女主解读成是演戏,也不妨碍他对她的真心。他真心地希望女主好,希望女主最后会梦想成真。所以当他在电视前看到女主得奖时,他是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

个人认为,影片除了《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引出来的李洋这条线索外,还有父亲这条线索。片中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他们会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他们认为的有面子,开心,幸福的路。无奈,女儿不听话,硬是跟父亲硬干了十几年。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怕他们嘴上骂你们多少遍,打你们多少次,他们内心里仍是为你好,仍是不断牵挂着你。所以父亲会偷偷地跟导演讲道理,跟有着大块肌肉的场务以自残的方式为你要会一盒盒饭,也会在你得奖时,众人都在因你过去的种种心酸经历开怀大笑时,他老人家的眼眶却浸满了泪水。那时心疼的泪水,那时理解的泪水。别人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他知道。他知道你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什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女主是幸运的,他的父亲还有机会能够去到女儿工作的地方,亲眼目睹女儿是怎么一步一步挺过来的。我的父母只能在电话一旁或者单方面听我一个人在这想着法地胡编乱造,他们估计永远都没机会接触到我将从事的地方。

与《喜剧之王》中纯粹简单的即使我身无分文,但我可以勇敢地说出“我养你”的爱情不一样,该影片的爱情从始至终就是一场“你给我钱,我就可以说无数遍你想听的鸡汤文”式的骗局。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女主能被选中,也是因为男主给了女主灵感。正所谓“那些看不起我的最终都会使我变得更强大。”关于爱情,我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双眼,我不知道从哪儿看得一本书,说看一个男生是不是真心想娶你,那就看他的未来规划里有没有你。片中的男主倒是有,而且还很明确,那有怎么样呢?不爱终究是不爱的。与其每天满口将来的生活如何美好,倒不如每次我受伤,被欺负时的那句“你没事吧?”“你怎么了?”“你还好吗”来的真切有效。

我不知道小米和女主之间的感情能不能称得上是友情 ,至少小米心里没这么看待。真正的朋友是不会在看到自己的朋友在苦苦哀求导演给自己一次机会时觉得尴尬丢脸而把朋友拉出去;真正的朋友不会不但看不起自己朋友的职业,爱好,还落井下石,自己意外被选中还在没有被选中的好友面前故意卖惨显摆;真正的朋友更不会对自己的朋友说:“你知道什么是命吗?我不想当明星却当了;而你非要当明星,但你就是个跑龙套的,这就是命”这种丧尽天良的话。

好了,介绍完片中的几条主线后我来谈谈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学校的时候写了一篇关于打破阶层壁垒有多难的文章。主要是因为那段时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失败,确确实实感受到有些事实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很难改变,在这种想法驱使下,由于吸引力效应,我那段时间看到的所有相关新闻,视频都与这个主题有关。最近“微信读书”APP 里看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的《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慢慢明白,自己之前所谓的努力都只是浪费时间,因为自己没有一套合理恰当有目标的计划体系,所以你看不到任何进展,你所做的不过是行为上的“坚持”而已,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大脑没有参与整个过程,结果自认而然就是失败的。在“得到”APP里,听了罗振宇老师的“逻辑思维”课程,课程整体上都秉持着一个宗旨: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打破命运论的心理暗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确定,有很多自己生下来就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些都是不确定的。可能有的人就会问我,这明明就是确定的呀。是的,你的家庭环境是确定的,但我们从长远角度来看,我们不确定多年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就像几年前,我们从来都不会想到今天出门我们根本不用拿现金,拿出手机刷刷几下就解决了问题,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丢钱了。正如你此时所推论到的,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一切都是不敢想象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利用自己的意念,自己的方向感去找到一些确定性,挖掘出一些确定性。我们不能确定未来,但我们可以确定自己喜欢什么,然后努力把自己的喜欢变成自己的职业;我们不确定未来社会要求什么样的技能,但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不落于人后。

一直以来我都深受农村整体环境的影响,觉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命,无论如何老天都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一切。所以我就给去年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失败都归结于“我把去年的所有好运气都花光了,现在该是我还的时候了”。但自己也有在想,其实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我们所谓的命只不过是你曾经的种种作为无形中埋下的果。按照这种想法再来回顾一下一直以来我走过的路。从初中开始,我就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怪圈:自己不聪明,但可以靠努力弥补。凭借着这种执念,我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从平行班进入了优化班。但到了高考的时候,这种想法行不通了,自然第一次高考失利。想也没想就选择继续复读,但这半年我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学习上的问题,但依靠自己的努力还是勉勉强强给了我一个大学上。这四年,放心,由于没有读过什么书,不知道该如何读过自己的大学,所以课外活动没怎么参加,书没怎么读,自己也就没有进行什么深层次的自我反省。这四年我唯一坚持下来的就是课前复习,考前复习。在准备考研那半年间,我逼着自己把八本书读完了,并做了笔记尽量把整本书的体系都记下来,有的时候我为了完成自己当天的任务在整个宿舍后期都放弃的同时独自一人熬到凌晨两,三点。也许是这种努力“老天”有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捡了个大便宜,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调剂成功进入了一所自己怎么想也不敢想的大学的研究生。但是,研究生的生活让我遇到了比大学更优秀的人,他们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自我性格塑造上,都要比大学阶段的同学略高一筹。但我只是意识到自己不足,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按照旧有的学习模式继续学习研究生课程,所以是时候了。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失败,我开始问自己,开始反思,开始有意识地读书。逐渐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

现在看来,一切都是有原因的。正所谓“You are what you eat.”你今天所经历的都是你曾经过去的种种行为的结果。根本没有所谓的命运不命运,只是你曾经怎么选择,怎么做而已。赵丽颖如果就一直相信“农民的女儿还是农民,或者不会出现明星’’之类的命运说,也就不会有曾经大热的《陆贞传奇》,《花千骨》,《楚乔传》,以及今天正热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的出现打破了很多娱乐圈多年以来亘古不变的观念。

我知道有很多事情已经无法改变,但有更多的事情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确定下来。有抱怨命运的空挡,不如想想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试一把,哪怕最后仍不敌命运但自己试过。或许会有咸鱼翻身的一天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