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不是99%创业失败率,而是1%的成功方法!(一)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创业时代,有人说这是最坏的创业时代。
实际上,他们说的都是实话。
之所以是最好的创业时代,因为最近20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变革引发的商业革命,给了无数有想法的青年以机会;之所以是最坏的创业时代,因为有99%的创业者已经折戟沉沙、默默死去!
我们重点研究的不是这99%的失败,而是探索那1%的成功方法。
本文系《创业者,别死在黎明前》的第一章,此书为本人“创业小咖欧老湿”原创,目前连载中,大纲共10章,预计30余万字,诚邀关注。
第一章 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本章导读
1、创业成功率真低
这十几年来,我们经历了几轮创业的浪潮。不论你在潮中、还是潮外,至少对创业,以及这个词汇相关的大量信息不会感到陌生。
我们是这个创业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有多少年轻人将“二马一李”(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作为榜样,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这场以互联网为名的创业浪潮?2015年下半年的资本寒冬尚未远去,双创概念(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犹在耳边,彼时又有多少人折戟沉沙,大浪过后只剩裸泳?
业内传言,创业成功率不到2%,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到1%。(此处创业成功率,是指企业能够存活5年以上。)
诗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说的不正是创业这回事吗?
(二马一李,代表了互联网创业的顶峰)2、我们的“眼光”有问题
除了商业的残酷之外,有时候,我们的“眼光”也会出巨大的“问题”。
2011年,“小米”刚开始做手机的时候,彼时,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然方兴未艾,外国手机有苹果、三星,国产手机大都是性能差的山寨机。而小米连手机硬件设计和生产经验都没有,再加之雷布斯提出的“成本价做手机+粉丝经济”概念,根本没几个人能看得懂。对于这家准备“不挣钱”的公司,几年来,唱衰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停过。然而,时至2015年,小米的估值450亿美元;今年3、4月份,小米开始寻求IPO前最后一轮融资,预计估值1000亿美元以上。
2011年,做GIF动图的“快手”,2013年转型做短视频。当我们看到像一直播、花椒、斗鱼、熊猫、秒拍、小咖秀等短视频、直播软件甚嚣尘上的时候,快手还是“某非著名APP”。
然后到了2015年6月,很多一线城市青年听都没听过“快手”,却猛然发现快手已经是上亿用户量级的大平台了(2018年已有4亿用户量级)。主打“城乡结合部和二三四五线城市青年群体”的快手,有几人在事前能料到在“不声不响”之间,就实现了逆袭呢?
如果你没有想到快手的成功,那你更想不到2016年下半年才开始做的“抖音”,以“高bi格”VS快手的“城乡结合部”,形成了快速成长,时至今日也已成为数亿量级的大平台。要知道,2016年底的短视频、直播业态,就是称其为“红海”也不为过。抖音的成功,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我们不看好的项目,结果别人做成了;而我们看好的项目,时至今日,坟上的草都长得老高了。
2013年到2016年,我在北京和深圳参加过许多创业类路演和竞赛活动。在我的记忆里,大多数被专业评委们(投资人、创业导师)选为金奖、银奖的项目,一两年后,早就悄无声息,死于寂静了。反而是被评委们弃若鄙履的项目,有些反而做成了,而且还做得很大。
3、没有抓住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创业成功者是极少数”的事实,以及“我们频频看走眼”的事实,都说明一个问题,大多数人并没有抓住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
那到底什么是决定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呢?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这一篇章进行探讨。
一、创业者是一个焦虑的群体
从选择创业开始,我们就忙忙碌碌,承担更多风险,面对很多问题。
遇到“创业in”的小伙伴,10个有9个是焦虑的。
如果你问他们焦虑什么?
他们会告诉你:“团队管理还有很多问题!”“营销渠道成本太高!”“竞争对手太强大!”“推出新产品用户却不买单!”……等等。
很明显,这些他们所谓的问题,都不是创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如果它们是的话,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创业失败?
为了找到“决定因素”,何不如我们展开上帝视角,从两个创业故事中去寻找蛛丝马迹。
二、上帝视角看两个创业故事
1、两座城的两个创业者
深圳和成都,中国经济浪潮前沿的两座大城市。一个矗立于南国,一个位于西南。
毫无疑问,每天在这两座大城市里,都发生着无数的故事。
有趣的是,在2013年4月1日愚人节同一天,在这两个城市里,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处的年轻人都同时萌生了相似的创业想法——做餐饮,做“火锅”。
我们用上帝视角,凝视着成都的张冬冬和深圳的吴小强:
张冬冬,一身西装革履,戴着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间俨然职场精英模样;
吴小强,一身休闲T恤加牛仔裤,顶着一头蓬松的乱发,diao丝宅男的气质扑面而来。
坐标:成都
张冬冬,29岁,某房地产公司前营销策划负责人。山东人,因为在成都读大学,最终定居蓉城。张冬冬经历了房地产“黄金十年”,十分清楚其操作手法和套路。也因为房地产的经历,非常注重炒作和包装。在他看来,这是商业成败的核心部分。
坐标:深圳
吴小强,28岁,某互联网公司前产品经理。四川人,南京读大学,毕业后北上北京进入某知名互联网公司,2年前又南下深圳跳槽到另一家互联网公司。
作为互联网圈内人,吴小强深刻感知着互联网倒逼传统行业的改革。比如酒店、机票、团购、出行等行业。他相信互联网的技术,也相信互联网思维。在他看来,“得用户者得天下”——“用户体验”是商业成败的核心部分。
2、两份创业计划书
张冬冬和吴小强在创业之前,都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书”。
张冬冬版创业计划书,关键内容如下:
(1)市场:成都作为西部第一大城市,1600万常住人口;同时,作为“世界旅游之都”,每年数亿人次旅游人次;作为四川特色餐饮——火锅,市场规模足够大。市场策略层面,可根据现有火锅品牌进行针对性改良,在“品牌包装”和“市场营销”上着力,无论是针对本地市场,还是旅游人群市场,都可以有所针对。
(2)品牌包装:为了迎合消费者心理,他将其包装为“百年老店”的概念。围绕着这个概念,店面的装潢元素走民国清朝风:门口黑色的木质牌匾做招牌,上书“百年老店”;木窗、灰墙、红灯笼、;进门的影壁,影壁上还有一个巨大的金色龙头——保证消费者走进门时,会被震撼一下;火锅的锅用铜锅,上面也是同样形制的一个龙头;于是,商标样式也出来了,用金色的龙头形象,符合中国人“高端、大气、上档次”且民俗感浓郁的审美倾向。
(3)市场营销:张冬冬将房地产的“排队”引入到了餐饮行业。从开业始,他就雇人排队。在店门口精心布置等位区,有电视、有茶水瓜子,冬天有烤炉,夏天有风扇,甚至还备有小型的棋牌娱乐,主要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更多人愿意坐下来等。张冬冬认为,传统行业,最好的营销就是“排队等位”。这一点在房地产行业屡试不爽,在餐饮界也必将行之有效。为什么要设置影壁,除了高端大气上档次之外,因为刚好这么一堵墙挡住了外面人的视野。哪怕店内没有坐满,外面路过的人也只能靠窗位置的情形,以及门外坐满的“等位”的人。这是一个策略。
其次,为了让开业有一个“爆满”的情况,除了雇人排位之外,他又精心设计了一个开业营销方案:开业七天,头三天打5折,后四天打6.8折。
(百年老店概念的火锅,许多人在等位)(4)门店运营:张冬冬发挥了其职业的思维能力,在许多细节上完善了其经营策略。比如,店内的空间布局。为了提高“翻台率”,首先他采用的是方桌而非圆桌,同时精心设计了桌子与桌子之间的间隔,空间上显得略微局促,开放式的大厅私密性不强,同时,长条木凳久坐不舒服,这些都促使人们在吃饱喝足后心理层面不愿意继续留下来,因为不便于私密聊天。
(5)产品层面:这方面反而是张冬冬最后才去思考的东西,也是他思考得最少的部分。火锅底料,他直接委托一家代工生产厂商生产,调试的口味处于市面平均口味偏上,主要是进货价格可以保证更低,张冬冬接受了。
(6)Logo和Slogan:为了彰显张冬冬想要的“高大上”感觉,LOGO是一个古朴的龙头,品牌名则叫做“龙门”;Slogan很装逼,“你总有一天要来吃的火锅”。
吴小强的创业计划书,关键内容如下:
(1)早期用户群:22-30岁之间,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乐于使用社交软件,喜欢吃火锅、有消费能力的年轻白领人群。
(2)门店选址:适应于此人群的生活轨迹,最终确定于supermall(商超)内。
(3)品牌定位:轻奢时尚火锅——轻奢,突出消费者体验上的高性价比、高bi格;时尚,在装潢格局、服务品质、餐饮体验上着意以外,在社会化传播上不断制造“时尚话题”。
(4)产品:放大产品的概念,产品包含了3个部分——“店面装潢”、“餐具、菜品和摆盘”、“服务”。
(5)早期运营和营销:将互联网的“内测”(产品还未上市前内部测试阶段)、“外测”(针对市场部分用户的测试阶段)概念引入餐饮创业。店面装潢需要3个月时间,在此期间,就开始产品“内测”。邀请潜在用户和微博大V到店进行内测,测试的内容包括“门店装潢”、“餐具、菜品和摆盘”、“服务”;通过在微博上分发内容,包括征集“内测首席体验官”,内测现场内容(照片+文字),内测后用户“体验报告”,并与相关的大V进行互动,形成社会化营销的热点。
(6)广告和曝光:除了网上的社会化营销,在第一家门店周边线下投入相关广告,主要宣传“内测”的相关活动内容。
(7)Logo和Slogan:为了在视觉上“先声夺人”,吴小强选择了一个动态火焰的标识,品牌名叫做“火肴”;Slogan紧抓定位:轻奢火锅——用轻奢的态度做火锅。
3、两个创业的开局
坐标:成都
张冬冬的第一家店开到了成都最繁华的春熙路,并很快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种可见是“显而易见”的成功:门口坐满了等位的人群,忙碌的迎宾忙而不乱地分发着等位的票据,所有路过的人都可以看见这青砖、红灯笼、大牌匾、有着影墙和大龙头的火锅店如此人声鼎沸,不免会产生好奇和从众的心理,从而加入了排队的人群。
第一家的火爆,让张冬冬快慰之余,有了一种紧迫感。在他内心的认知里,“龙门火锅”本质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营销和包装的套路,竞争对手都可以学习。所以,当下来说,趁着发展势头良好,快速扩张规模,快速在成都全城形成品牌影响力,是他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这需要巨量的资本和资源。于是,他开始挖掘此前在房地产圈里的各项人脉关系,觥筹交错之间,由于大家都看好“龙门火锅”的发展潜力,也看好张冬冬的能力,几千万资金很快就通过“借贷”、“投资”的方式筹集起来。
到了2014年下半年,龙门火锅已经在成都开设了20家门店,在火锅、川菜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
坐标:深圳
吴小强的第一家入驻了深圳南山一个新开业的商超内。首先,装修好了门脸和对外的墙壁,大气上档次的招牌上书“火肴”二字,同时,在商超内外用多个大幅的广告布展示着火肴3个月内测的活动,以及一些邀请的名人名单。
当人们路过时,偶然一瞥,看到这样的消息,不免对“火肴”这个品牌及其活动产生些许好奇。随着网上越来越多的大V参与火肴的“内测”,逐渐在微博上形成了一波关注的热潮,尤其是名人试吃的照片中,一丝半点地展露出来的菜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这些菜品,视觉美感上的冲击很大,干冰、火焰等效果非常吸引人。在微博上的关于“火肴”的话题热点,因为邀请日本爱情动作片女主角内测的照片曝光,从而被炒到了最高点。
“火肴”还没有开业,就赚足了人们的眼球。坊间开始流传吴小强团队造的营销段子:“名人不是在火肴吃火锅,就是在去火肴的路上”。
火肴开业前,通过微博宣传,微信沉淀,在还没有正式开业的前提下,就已经有超过5000人购买了会员资格,并预存了费用。
除了在社会化传播上的成功,对于吴小强来说,还有一个重要事项完成,即:随着内测体验官的反馈,产品和服务得到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这种修改和完善有:菜品的摆盘,如镂空的冰块中盛着鸭肠等等,同时,也在内测中确定了受众广的产品作为爆品来打造,如鸭肠、毛肚,且名字也随之诗意化,千层冰鸭肠,巴鲁爱情毛肚之类;另外,更重大的改进来自于内测体验官的建议,即将普通的火锅,如法餐一样流程化——如前菜和头汤(宣传去油腻、清肠道的功能)+火锅主食+甜品(蛋糕或冰淇淋),这种方式,一个是在“高bi格”上提升很明显,另外,与传统火锅的差异化也出来了,同时,还增加了利润点,也因为此,连slogan都重新改为:用做法餐的态度来做火锅。
对于吴小强来说,这句slogan改得太好了。如此一来,bi格有了,同时,以后围绕着产品的玩法可以更加不用拘泥于火锅这个单一的元素上,比如,推出新品甜点,推出新品沙拉,都符合这个品牌的调性,而不会让消费者不接受。
也就是说,在内测期间(原本的装修期),吴小强完成了3件事,即:
(1)通过内测试吃,对产品、服务、装修、品牌的改进和完善;
(2)通过微博上的交互和宣传,完成了对品牌的宣传和推广;
(3)通过会员资格预购,在没有正式营业的情况下,收获了第一笔现金流。
第一家“火肴”开始营业后,果然非常火爆。但吴小强反而放慢了脚步,他与张冬冬的思考完全不同,张冬冬担心别人“复制黏贴”自己的商业模式,而吴小强反而没有这种担心,他的底气来自于用户对这个品牌的热爱和高参与度。
吴小强重视几个环节的建设:一是团队建设,这是保证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二是菜品研发和运营团队的建设,并形成了“内测—预订—正式售卖”的一套打法;三是供应链体系的建立,保证产品的品质保证。这一切都围绕着“用户体验”在做文章,按照吴小强的说法,这是“练内功”。
火肴的规模扩张方式,也走了创新的道路。吴小强没有选择“投融资”的方式,而是选择了对喜爱火肴的用户进行“挖潜”的模式。这是一套金融打法:一种是“股权众筹”,即对消费者进行针对一家新店的众筹,但投资者不涉及管理;还有一种是“消费权众筹”,在新店开设前,对消费者进行预存会员卡的销售,这种会员卡享受多项特权,甚至也享受部分分红权利。
这两种模式都大获成功,喜爱“火肴”的用户非常乐于、甚至追捧投资火肴。
由于吴小强特意放慢速度,到了2014年年底,火肴在深圳仅开出了3家店。他的这套放到火锅行业的“互联网玩法”,虽然在某些圈子里形成了特定的影响力,但由于规模尚且不大的原因,在餐饮圈内,火肴的声势反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4、两个创业者的第一次相遇
坐标:成都
2014年四川餐饮峰会现场,主演讲环节的嘉宾正是在川内声名鹊起的张冬冬。而此时,巧合的是,刚好回四川的吴小强坐在台下后排的普通观众席。
“龙门火锅”仅一年多时间,就从1家店扩张到了20家店,张冬冬在台上讲述着他的“成功秘诀”。在他演讲内容的几个板块中,他着意讲了“事件营销”的方法和策略。
他举的例子是广受媒体追捧的一个案例:在新店开业当天,在火肴门口T台走秀,同时,第一天到店的顾客,还有“比基尼女郎喂食服务”等等。当他讲这个案例时,下面的观众,尤其是那些餐饮业界人士,都听得津津有味,赞叹非常。
然而,坐在后排的吴小强内心却有着深深的不认同。在公司里,他甚至给运营和市场团队定下基调:无用户不运营,无产品不营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运营活动或内容中,必须有用户参与的元素;在市场营销中,则必须加入产品的元素。
举个例子,后来“火肴”最火的营销案例,就是网上广为流传的“火肴体”。而火肴体的来源,正是以明人或用户的口吻,表述生活态度和美食态度(具体可参考凡客体、陈欧体)。
在问答环节,张冬冬受到了提问者的“诘难”。
提问者:张先生,听说你们火肴都是雇人排队的,而不是真的用户在排队,这是真的吗?”
这些诘问很显然不是今天才有,张冬冬从容回答道:“企业可以作假,但不可能长期作假,毕竟利润是做不了假的!”
张冬冬很快下了台,“雇人排队”这种房地产的操作,作为中国企业伦理的一环,“作假”这这种事是定然不能承认的。另外,今天并没有人对龙门火锅“百年老店”的概念提出质疑。想来,这也算是餐饮业界的心照不宣了。
虽然吴小强不特别认同张冬冬的市场营销策略,但依旧从张冬冬的演讲中学习了良多,比如“供应链建设”、“餐饮一线人员培训”、“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所以,他抱着学习的态度,希望跟张冬冬去交换一张名片。
没想到人还没有上前,就发现张冬冬已经被许多仰慕者围作了一圈。
吴小强好不容易挤到前列,跟张冬冬握了个手,递上自己的名片并自我介绍道:“您好,
张冬冬先生,我也是做火锅的,非常期待能跟您认识交流。”
可能“也是做火锅的”这句话让张冬冬略微皱了下眉头,然后才微笑着对吴小强说:“这位吴先生,不好意思,我刚才名片发完了……”
话还没说完,已经有组委会的人将张冬冬强行拉走了。
对于没能结识张冬冬,吴小强感觉很遗憾,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5、发展与瓶颈
坐标:成都
2015年8月份的时候,“龙门火锅”已经在四川的几大城市加重庆开设了新店,直营门店的数量将近40家。
但也正是在这种快速扩张中,张冬冬感受到了发展的瓶颈。
最明显的是市场反应,不知从什么时刻开始,龙门火锅不再如同此前那般火爆,有的门店的运营状况甚至阶段性的出现了亏损。张冬冬把原因归结到“快速扩张”上。快速扩张导致人员培训跟不上,服务质量下滑,供应链生产跟不上导致菜品品质下降等等,当然,也有市面出现了许多也玩“排队套路”和“事件营销”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由于团购平台的崛起,也分流了传统餐饮大量的客群来源。张冬冬从早期非常地抵制让“龙门火锅”入驻团购平台,到最后也不能不向互联网的趋势妥协。
在此期间,考虑到增加风险抵抗力等因素,张冬冬还开设了多个新的餐饮品牌,涉足到茶饮领域、烧烤领域、中餐领域等。就连火锅领域,他也新设了一个更高端的火锅品牌“大龙王”,主打俱乐部概念,以区隔“龙门火锅”的中端市场。
但这些都只是经营策略的变化,不足以改变“龙门火锅”出现的颓势。
于是,2015年年底,张冬冬又采取了新的策略,将“龙门火锅”的直营模式,变更为“直营+加盟”。他与某加盟代理公司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加盟推广。
在“加盟”这一波助力下,到2017年年底时,全国已经有300多家“龙门火锅”的加盟店存在。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由于“加盟模式”,张冬冬对加盟商的控制力不强。加盟管理费的缴纳常常出现问题,同时,许多加盟商也不愿意依赖张冬冬的供应链体系,于是菜品质量也出现了参差不齐,用户口碑骤然跌落。
张冬冬为之焦头烂额。
坐标:深圳
随着围绕着“用户”做文章的打法,越来越成熟。从2015年年初依赖,火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势头。
吴小强坚持“一切围绕用户”的理念。每1.5个月-2个月推出一款新品,邀请用户参与“内测-预售-新闻发布会-正式出售”的整个产品改进、社会化传播和营销的流程。
大多数火肴的新店,都是通过股权众筹或消费权众筹的模式,从喜爱火肴火锅的消费者中筹集。所以,一直以来,火肴都保持着非常高的关注度和热度。而所有门店采取直营或联营的方式,保证了用户体验的统一性。
到了2017年年底的时候,火肴已经开到了国外,比如澳大利亚、美国、东南亚诸国等,全球共计300多家门店。而这样的发展势头,远远还没有将潜力挖尽。无论是市场,还是资本方都十分看好“火肴”的前景。
吴小强的团队来自于互联网,也非常善于利用互联网。像微信、微博、用户论坛、团购平台,“火肴火锅”都以开放的心态,深度与之对接。
对于火肴火锅的未来,吴小强信心百倍。
6、两个创业者的第二次相遇
坐标:北京
2018年4月份,中国餐饮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主演讲嘉宾是吴小强,他主讲“餐饮+互联网”的新模式,他着重讲了“用户思维”的重要意义。而此时,张冬冬正坐在台下。
吴小强从“火肴火锅”刚创业开始说起,他说:“我们跟所有的创业者一样,创业伊始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连一个用户都没有!传统的做法是,先开店然后等客上门;我们的做法是,先找用户后开店!”
“人们都知道我们在‘火肴火锅’第一家店装修期间,搞的‘内测’活动,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实际上在‘内测’之前,我们就已经对超过1000名潜在用户进行了调研工作。而在这1000名潜在用户中,我们又筛选出100位乐于帮助我们的热心用户,让他们参与到了我们产品研发、品牌定位的全过程中来。”
“也就是说,当我们还没有产品的时候,我们就有了100位愿意帮助我们的热心用户;而当我们还没有正式开店的时候,我们就有了5000位预付了钱的会员……最有趣的是,我们的大部分员工都来自于我们的用户,我们真的是一群热爱这件事的人在做这件事,所以,我们的用户也相信我们。”
“有人说火肴是新的商业模式,但实际上,在其他领域,尤其是互联网领域,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早已有之。如果说我们做的“火肴火锅”取得了一些成绩,那也只是因为我们坚持这个道理而已……”
当吴小强演讲完毕下台后,立即被一群热情的人所围住了。吴小强在互递名片时,突然发现了人群中的张冬冬,他立刻微笑着向张冬冬伸出了手,面对张冬冬愕然的表情,说道:“张先生,很高兴认识您,很期待这一次我们能好好聊一聊。”
这两个创业故事,依然在中华大地上的各行各业中上演着,远远没有停止。
是否能够从这两个创业故事中探寻,到底什么是创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是张冬冬的“包装”和“营销”,还是吴小强的“一切围绕用户”呢?
相信,每一位读者朋友内心都有了答案。
如果你仍然不那么认同,没关系,我们何不如再放宽一下视野,再从历史的角度去探寻一下答案。
三、用历史的视角看待商业进化
让我们展开历史的视角,追溯商业的进化历程。
1980年—1990年——供需关系时代
在这个时代,许多商品都是“稀缺货”,在这个时代。像格力、美的、TCL这些民族家电品牌都是在这个年代崛起的。那时候,商业上最大的现象就是“供需不平衡”,且“供小于求”。那个年代第一代的本土商界大佬们,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市场需求大与生产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姑且称这个年代为“供需关系时代”。
1990年—2000年——渠道为王时代
黄光裕的国美、张近东的苏宁开始快速发展,并走向全国扩张的道路。在这个年代,作为终端渠道商,国美、苏宁面对生产厂商有了绝对的“议价权”。也正是因为终端渠道商的强势,像董小姐(董明珠)的格力、何享健的美的等电器制造商一度大力自建终端销售渠道。这个年代,是由终端渠道商说了算的时代,我们且称之为“渠道为王时代”。
1995年-2005年——供应链整合时代
1999年,蒙牛就开启了“公司+奶站+农户”的产业链模式,以整合整个产业链的方式,以控制原材料和降低成本,最终在市场层面形成与竞品的性价比竞争优势。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行业的大型企业都开始“向上游走”,以控制全产业链为目的。我们姑且称之为“供应链整合时代”。
1995年—2005年——营销为王时代
1995、1996两年,秦池酒先后以6666万元、3.2亿两度夺得央视广告标王,也正是因为央视新闻后的15秒广告,让秦池酒这个原本小地方的非著名白酒品牌,一夜之间蜚声国内,成为一线大牌。(秦池的广告营销效果斐然,最后的没落则是因为产能跟不上以及危机公关太失败。)2000年左右,史玉柱的脑白金开启了全国洗脑广告,“今年爸妈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从2000年到2003年4年,成为全国保健品单品销量第一。分众传媒也是在2003年成立的,分众传媒主营电梯媒体,进一步细分了广告营销的受众人群(写字楼白领、住宅楼家庭主妇)。分众的崛起,意味着广告营销达到了顶峰。我们且称这个时代为“营销为王时代”。
1998年—2010年——互联网时代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创业时代到来。在这个时代,以即时通讯的腾讯、搜索引擎的百度、电商阿里为佼佼者。由于互联网将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急速拉近,基于互联网技术,商业离用户越来越近。用户足不出户,即可“知天下”(搜索引擎)、满足社交需求(即时通讯)、购物(电商)。也正是因为互联网浪潮的到来,新生了一些行业(如物流配送),也极大地颠覆了传统行业(如零售)。我们且称这个时代为“互联网时代”。
2010年—2018年——用户为王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
2010年4月小米成立,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发布。2011年销售30万部手机,2012年719万部,2013年1870万部,2014年6112万部……这是一家不打广告的公司,却创造了销售的奇迹。雷布斯的“开一家与用户做朋友的小店”的思维,奠定了小米围绕“打造用户参与感”的商业模式。这个时代的商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激烈程度,比较品牌大小、比较广告洗脑已经出现了某种层次的“失效”,如果站住胜局,其核心是用户的争夺。我们正身处在这个时代中,且称之为“用户为王时代”。
沿着这条商业脉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商业模式的核心离用户越来越近。
我们所身处的这个“用户为王时代”,曾经的“得diao丝者得天下”不过是这个概念的一个侧面的诠释。
小米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贯彻“用户思维”最彻底的公司。小米有小米网进行用户沉淀,腾讯也有support平台,本质都是为了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商业闭环中来。
在这个时代,只有“迎合用户的价值观,满足其需求,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的商家才能够脱颖而出。
今年小米恰值8年,据说IPO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将超过1000万美元,一旦成功,雷布斯(雷军)将问鼎中国首富宝座。
雷布斯说,小米8年的成功是“价值观”的成功。我想说,小米8年的成功是“小米粉丝”的成功。
2013年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典礼上,董小姐与雷布斯打赌,在5年后,格力和小米谁的营业额高,那么被击败的一方愿赔10亿元。
2018年,董小姐(董明珠)和雷布斯5年赌约到期。
你认为谁会是最后的胜利者?这个答案属于历史。
得用户者得天下,这是“用户为王时代”的基本准则。
四、构建可指导创业的全商业模型
我们通过两个创业者(张冬冬、吴小强)故事,以及对“商业进化史”的研读,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即:
决定创业成功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谁离用户更近”、“谁更了解用户的需求”、“谁能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更优秀的产品”者创业成功。(请注意,此三点为递进关系)
那么,光有“用户意识”还不足以,我们还需要构建一个商业模型,用于指导我们的创业实践。
那么,接下来,我们按照商业逻辑,来构建一个“接地气”的全商业模型吧。
1、1.0版本——从“惊险一跳”说起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资本论中的“惊险一跳”,即商品交换货币,亦即销售环节)从有商业以来,“将商品卖给消费者”就是商业闭环中最重要的环节。
这里的“惊险一跳”就代表了“将商品卖给消费者”这一重要的“商品交换”环节。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惊险一跳”这一个环节已经不足以完全说明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2、2.0版本——建立一个闭环
针对1.0版本,我们以下迭代:
考虑到“商品”这个词汇,更强调其“货币交换”阶段的属性,所以,我们用“产品”一词替代可能更合适。
产品,其词汇属性则可包含从需求到研发、从营销到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属性。
同理,我们也将“消费者”变更为“用户”,这样就能涵盖还没有消费行为的“潜在用户群体”。
而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关联,“惊险一跳”已经不足够了,我们认为应该变为“惊险两跳”。
第一跳是,从用户那里获取需求,从而作为产品研发的依据。
请试想,有多少商家,是因为生产了“同质化”的产品、或没有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从而积压库存、最终破产关张的?
所以,商家建立一条持续获取用户需求的渠道,在当今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跳,是从产品到用户的销售环节。
生产出产品,还要用户接受、市场买单才能够完成。
也就是说,商家需要建立一条持续获得用户购买的渠道,这是企业生存的来源。
基于“惊险两跳”的思路,我们的想法就清晰了,按照一般的创业公司,我们应该按照以下路径做事:
首先,研究用户需求;
其次,针对经过验证的用户需求来生产产品;
再次,将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销售给用户;
最后,用户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反馈回企业。
我们发现,以上路径,已经形成了一个严密而有效的闭环。
随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已经明晰了,如果要给这“惊险两跳”分别命名的话,分别为“需求渠道”和“销售渠道”。
相较于1.0版本,我们2.0版本的商业模型如下图:
“用户-需求渠道-产品-销售渠道-用户”的商业闭环需求渠道,是指建立一条能够从用户持续收集需求的稳定渠道。这条渠道不仅在产品未研发前起作用,在产品迭代过程中一样作用非凡。
销售渠道,是指建立一条持续获取用户、持续销售产品的渠道。
相较于以前我们学习的各种商业模型,2.0版本的模型,有一个巨大的革新之处,即将“需求渠道”的建立提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同时,将“用户-需求渠道-产品-销售渠道-用户”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3、3.0版本——加上“竞争”和“市场”元素
2.0版本,已经非常接近于商业的本质,即“越能精准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越成功”。
但在这个本质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竞争”和“市场”的元素。
正如毛太祖开篇名义地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我们也应该这样思考,即:谁是我们的用户?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这个问题是创业的首要问题。
关于“竞争”元素我们应该这样思考:无论是任何时代,商业的本质都是竞争——那竞争的本质是什么呢?
竞争的本质是“消费者的选择”(从形式上,则是与竞品之间的“差异化”;竞争的目的则是“消费者的选择”,这是竞争的一体两面。)
无论你是着意于“渠道建设”、“广告营销”,还是“互联网+”,以及其他的商业策略,最终归根到底,终究竞争的是“消费者的选择”。
如果说放到工业时代之前,竞争主要是指“销售”这一环节的竞争,那么到了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对“消费者选择”的竞争,实际上已经包含了3个层次,分别为:
(竞争的3个层次)与竞品的对比竞争
当消费者面对同一品类无数品牌的选择时,首先是横向比较,如性能、颜值、品牌知名度等,这种选择的方式更倾向于理性。
小米深谙这种消费者心理,每次新品发布会都有一个必要环节,即与同类产品的“性能对比表”。
业内认为小米的这张性能对比表,价值1000万美元只有在理性层面让消费者认同,才能升华到感性层面的追捧。
当大品牌跟你讲情怀时(比如奢侈品),小品牌则选择跟你讲理性。这是小品牌的生存和逆袭之道。
消费者心智的竞争
这两年一直有“爆品策略”和“定位策略”之争。
“定位策略”是否已经失效?我认为,没有。爆品和定位,是一体两面的东西,而非非此即彼。
定位之所以有价值,原因在于写在人类基因里的东西。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因为人类有限的大脑处理能力,都是以标签化的方式进行储存的。
举个例子,当你要向第三者介绍你的某个朋友,你一定会这样说:“哦,某某他就是脸大脖子粗、身高1米5、鼻子上有颗痣那位。”试想一下,为什么你会这么表述?
而且我可以断言,如果你跟这位“脸大脖子粗”的朋友十年不见面,当你都回想不起他具体长什么模样的时候,你依然记得“脸大脖子粗”、“身高1米5”、“鼻子上有颗痣”。
为什么?因为,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记忆方式,本来就是标签化的。标签化的方式可以简化我们的记忆储存量。
再次试想一下,你是怎么记忆某一个品牌的?比如,你常常去的一家烧饼店。你会为了吃她家的烧饼,走两个街口那么远。
你会怎么向别人介绍?你会说:“那家烧饼店的烧饼特别好吃,是一对老两口子在经营,用肉用料特别实在,已经开了十几年了还没有涨价。”
如果我们把这些信息进行整合,那么标签就出来了:十几年老店,夫妻店,用料足,口味好吃。
如果商家的定位意识足够强,这些标签是可以由他主动宣传完成的,同时,可以让用户在“自传播”时,使用更简洁、有效的词汇,而不是让用户自己去想词汇。
早期的定位理论,强调“心智阶梯”,强调“第一”的概念,时至今日,我认为,在商业细分的大背景下,定位的概念应该从“第一”转变为“唯一”。(定位的详细内容,我会在后续的营销章节中细谈,这里就点到为止了)
所以,作为商家,对“消费者的选择”竞争中,必须对消费者的心智进行竞争。
定位已经从第一变成唯一,心智争夺依然有效消费者投入度的竞争
在互联网思维中,排第一的是“用户思维”,除了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其实,占据用户的热情、时间和参与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点上,苹果是个中翘楚;小米,是后起之秀。
要让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投诸于热情、时间和参与感,本质就要让消费者爱上这个品牌和产品。
小米的做法是,精心设计参与节点,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研发中来,同时,给参与者以荣耀感。
对于小米来说,小米网这个单品牌网站,一度成为中国访问量前4的网站,其机制主要就建立在“参与感”上。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小米手机用户。你对小米的闹铃样式和铃声不满,于是,在小米网上发帖提出:小米闹铃太丑了,铃声能不能是自己能够很便捷地剪辑某一段音乐。
你的帖子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有人回帖,有人点赞,也许还有人唱反调。但不管如何,你的帖子被顶到了论坛上方,很快就被小米某个小组的工程师团队发现。(小米是小组制,同时要求所有工程师每天花至少1个小时泡论坛)
该工程师团队用官方身份回复了帖子,说:“感谢你的建议,他们已经将这个功能迭代放到了2周后,并会按照这个计划进行开发,期待你能够试用开发出来后的内测版本,提出建议。”
你收到了这个信息,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爽?因为这是你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题外说一句,从心理学角度,人类时时处处都在追求自己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是通过与外部世界交互中反馈回来的。也就是说,你对着树打一拳,就一定要感受到拳头疼、树摇晃、树叶乱飞;反过来试想一下,你对着树打了一拳,然后什么也没发生,你会怎么想?你会觉得不够真实,自己没有影响世界的力量。这种心理,放到互联网时代,就更为明显。我点一下按钮,就应该弹出新的弹窗;我砍boss一刀,boss就应该掉血、掉装备。)
等到小米内测版本出来,果然让你先用先试,工程师团队再次聆听你的意见。
等到橙色星期五,该功能正式上线了,说不定小米还公开感谢你一番。再次放大了你的荣耀感。
小米的这些玩法,只是一例。
归根结底,在这个时代,我们在竞争“消费者的选择”中,竞争消费者的热情、时间、参与感是其中的重点。
甚至可以这么说,在互联时代,对消费者“投入度”的竞争,是大多数商家最缺乏的一环,但也是商业规模扩张中最重要的一环。
小米黎万强提出的参与感三三法则,出自《参与感》一书关于“市场”元素,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思考。
一是市场趋势的研究;二是在进入市场前,对市场规模的思考。
对于趋势,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来自雷布斯(雷军),“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就是趋势,这种趋势的到来,几乎是“不可阻挡”的。
除了这种技术性变革导致的趋势之外,还有艺术性的趋势,比如女性潮流性产品,无一不是属于趋势。
市场趋势难以预测,人为制造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趋势,不同于一时的热点,而是一种主流走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跟随。这种跟随与其说是灵光一现的好运,还不如在企业内建立长期研究的机制。
市场规模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算术题,即:市场规模=用户量*客单价*消费频次。
为什么投资人特别在意“市场规模”?
因为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这个市场是否值得去做,以及你的天花板在哪里。
我们考虑清楚了“竞争”和“市场”元素,在2.0版本的基础上,我们也就可以构建出3.0版本的全商业模型了。
up全商业模型3.0版本3.0版本的商业模型,已经是一个可以指导实践的全商业闭环模型了。
请小伙伴们看着图,我们顺着再走一遍。
<1>找到“目标用户”,通过“需求渠道”收集他们的需求;同时,也对该市场趋势和规模做了研究,确定能做;
<2>针对“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的“竞争”要素,在3个竞争层次上制造与“竞品”间的差异;
<3>将针对“需求”并具备“差异化”的产品,通过“销售渠道”销售给“用户”;
<4>“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需求渠道”反馈新的需求,作为产品迭代的依据。
这个由我创作的模型,名为“UP”全商业模型,U指的是User(用户),P指的是Prouct(产品)。因为在这个模型中,产品和用户是其中最核心的两个元素。(同时,UP是一个很好的词汇,创业就是要up ,一切向上,取个好彩头。)
如何使用“UP全商业模型”指导创业实践?
在创业筹备期——即“产品前阶段”,我们可以将“UP商业模型”拆分成以下6个问题:
up全商业模型拆分的6个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这6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早期的“商业模式”也就确定了。这是“UP全商业模型”的正确打开方式。(更详细的使用方法,将在下一章——即第二章中讲到)
4、3.0版本是最终版本吗?当然不是
在商业实践中,UP全商业模型还可以继续细分。同时,UP商业模型可以用于有“看板管理”文化的公司,与日常的“目标过程管理”和“关键数据监控”一起互相配合。
更详尽的使用方法,我将在后续具体内容的章节中进行讲解。
五、第一章小结
回顾一下本章我们所探讨的内容。
我们用上帝视角看了两个创业故事(张冬冬和吴小强),也通过时间线浏览了“商业进化史”,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得用户者得天下。
而要达成“得用户”的目的,我们构建了足以指导创业实践的“UP全商业模型”。
小伙伴们,请跟我再大声念一遍:
“谁离用户更近”、“谁更了解用户的需求”、“谁能针对用户的需求提供更优秀的产品”者创业成功。
下一章,我们将介绍如何从0到1“白手创业”,敬请期待。
六、采访问答第一回
美女记者小云举起话筒,怼向了欧老湿的鼻子。欧老湿艰难地推开话筒,结果又被怼了回来。(想象苦逼的王大锤)
“看你是个美女,忍了~”这是欧老湿的心理活动。
1、只创“必然成功”的业
小云问:“请问欧老湿,你以前创业失败过吗?”
欧老湿:“当然失败过,成功的人都经历过失败。”
小云:“你说只创‘必然成功’的业——但是,我想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在创业之初会失败吧?那您的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呢?”
欧老湿:“‘必然成功’是指建立在对市场、对用户、对竞品信息的全面掌握,以及强大的分析能力上的。所以,我常说,创始人就是公司的天花板。作为创业团队的Leader,如果能够通过清晰的商业逻辑和事实,向团队成员阐述市场走向、以及为什么他们选择这样的切入点、这样的产品,竞争优势在哪里,未来的市场又会往哪个方向变化等等……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让团队成员信服,且乐于参与到一场变革的事业中。”
欧老湿为了说得更清楚,举了个例子,他说道:“就好比当年我党,一穷二白,但依然能够吸引很多有志青年,甚至于这些青年是背叛了其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出身的,为什么?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党的理论,拥有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也就是马克思列列宁主义——清晰地说明了,社会将怎么发展演变,以及阶级之间的关系,革命的未来等等。当然,这套理论也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印证。”
欧老湿:“也就是说,如果创始人没有一条清晰发展路线,就别谈什么吸引人一起投身创业的话。”
2、“用户为王”核心是竞争“用户的选择”
小云:“欧老湿,你强调现在是‘用户为王’的时代,那么像渠道、营销、供应链、品牌建设,包括像互联网技术变革,是否都不重要了呢?”
欧老湿:“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记者童鞋,你这么说有断章取义之嫌。时至今日,如渠道、营销、供应链、品牌,乃至于全球化的供需关系,以及技术变革,对于商业来说,依然属于重要的环节。作为商家你当然应该考虑以上的环节,但所有环节都是为用户服务的,包括技术变革。我常说一句话,‘技术要为艺术服务’。”
欧老湿接着道:“举个例子吧,比如说腾讯、阿里,在各自领域都是垄断型的企业,这两家创业时期的技术实力并不强,远远比不上百度的技术底蕴,但为什么时至今日,腾讯和阿里是金字塔顶端,而百度却从BAT中掉队了呢?除了本身各自领域的差异之外,还是体现出一个特质,谁离用户更近,谁的产品是技术为艺术服务,而不是相反,谁就能够最终获胜。”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离用户更近,更了解用户,也就更容易获取用户,更能做出让用户体验感高的产品,所以,你赢了。这就是‘用户为王’的本质。”
3、所有模型都是拿来用的,包括UP全商业模型
小云:“欧老湿,您所创建的UP全商业模型,对于创业实践的指导意义强吗?”
欧老湿:“在我工作历程中,看板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管理机制,而UP全商业模型配合关键数据,可以更有效让团队成员掌握每个环节的问题。”
(看板管理,是指将商业环节的重要信息和数据,呈现在看板上,展示给团队全员,并通过每日立会、周会等跟进和优化工作进度)
小云:“后面的内容会介绍UP全商业模型的使用方法吗?”
欧老湿:“下一章名叫《从0到1的白手创业》,我们会在中间讲解如何使用。”
如对本文感兴趣,请关注本人;如需转载,请站内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