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依旧古风专栏古风言情投稿专栏

月似当初(长篇)

2019-04-15  本文已影响4人  公子容与

第一章  园中梅,香冷入瑶席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又是寒冬腊月,五更天,琴音突然梦醒,坐起身,打了个哈欠,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瞧了瞧天色。本想继续躺下,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掀开被子,逼着自己起身,待洗漱收拾毕,琴音来到梳妆台前坐下。

  她端坐在梳妆台前,瞧着菱花镜里的女子,云鬟雾鬓,素面朝天。琴音轻叹,她打开描着云纹的八宝奁,这些琳琅又孤凉的粉黛和珠环,静静躺在妆奁里。琴音从中翻出白梅贴饰,贴于额上,再对镜描摹。枯枝淡色,蒹葭苍苍,那双星眸,澄澈冷静是她,灵动飞扬也是她,也是难猜的清远。心思,是藏在眉端的,被忽略。簇簇落下来,荏苒浮生里。

  只可惜,琴音的技术不是那么好,效果并不佳。也是,平日里,除了必要的场合,琴音几乎不会打扮自己。再者,她只是一名琴师,又哪能喧宾夺主抢了上面众位美人的风头呢。

  传闻梅花妆起源于寿阳公主,寿阳公主某日卧于含章殿,殿前的梅花被风吹落,落于公主额上,竟怎么也揭不去,三日过后,梅花终被洗去,却在公主额上留下花瓣的印记,因此又被称作“落梅妆”。引得世人争相模仿。

  琴音却觉得,梅乃高洁孤傲之物,脱于尘世,实是不应该作为女子的妆饰,供人消遣玩味。若不是今日梅妃设宴,邀众妃赏梅,琴音作为宫里为数不多的女琴师,自是要负责奏乐助兴。她定不会去如此无聊的赏梅宴。

  大抵想到那些女子大多附庸风雅,以引起皇帝注意,她便有些愤愤。为了应景,她奉命弹《玉妃引》,为梅妃的舞《寒梅落尘》伴奏。那朵白梅,自是为红梅作衬。

  作为小小的琴师,职责所在,她可丝毫不敢怠慢,早起调音,梳妆,穿衣,望着送来的素雅的襦裙,琴音着实想骂人,大寒天的,为了让这些妃嫔添些兴致,我们这些人只能穿这么单薄的衣裳。真真是折磨人,回来估计又要受凉了,琴音哀婉的想着。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官大一级都压死人,何况今日出席的,都是些受宠的美人,万一表现不好,她们一声令,自己的一条小命就可能不保了。

  毕竟当今之世,琴师就如同伶人般,受尽冷眼。算了,做好自己就好,何必在乎他人冷眼呢。毕竟人间冷暖世情恶,也不能太过于激进,太过于执着人人平等。也不知道能否回去,还去想这些事作甚。

  大约辰时,琴音抱着自己的琴独幽,缓步低眉,跟着众位舞姬至梅苑,等到了梅苑,满园的梅树,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也难怪梅妃大费周章办宴,来百花之先,独天下之春,如此盛景,当真值得赞叹。

  沁梅香可觉,淋竹醉堪调。透过梅影,琴音想到了同为四君子的竹,他仿佛又看到那个风雅潇洒,群贤荟萃的年代。

  一路上琴音偷偷观赏了这偌大的卫宫。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金辉兽面,彩焕螭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亭台水榭,长桥卧波。甚是奢华别致。有着异于江南小巧婉丽的大气磅礴。

  陆陆续续,众位美人也大都到了。众美人皆捧暖手炉,外罩着明艳的斗篷,梳着各式各样的发髻。

  卫帝并未立后,六宫之中,当属贵妃顾云以及梅妃姜若影最得宠。所以,今儿个赏梅宴,既姜若影所办,众人自然要来捧场子的。当然,如顾云,是不屑于来的,所以此宴实则是姜若影主持的一场自我雅集,目的就是引众人眼球,别具一格,提升自己的人气以获圣宠。琴音如斯想。

  梅苑也因为宴会而布置的典雅多姿,中央有一座八角亭,可容纳数人,装饰的如同屋内一般无二。亭中皆铺上厚厚的地毯,焚着香,烧着暖炉。又按着小宴会的格局,摆了案几,案几上放满点心酒水。周边靠墙的地方零星分布着几座半山亭,供乐师奏乐,正对着八角亭有一片湖,湖中有一处圆台,圆台上有些别致的纹样。湖边一圈植满白梅,时而一阵幽香袭来。片片花瓣零落成泥,也煞是好看。舞榭歌台,集锦风流。

  梅妃此时独自一人站在园中开的最盛的一株红梅下,身上披着的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与满树红梅交相辉映。仿佛她已融进那一片朱色,遗世而独立,就如梅花仙子,仿佛是要成仙归去。

  众美人望着不远处的姜若影,艳羡又嫉妒。干脆收回视线,不再去看。她们大都斜倚在美人靠上,一副慵懒富贵的形象,慢慢抿口茶,抑或是微启朱唇,咬口玲珑精致的点心,余光看着石桌上的摆饰,闻着淡淡的熏香,百无聊赖。

  于是众妃便谈论谁今儿个陛下宠幸了谁,要不就炫耀自己新得了赏赐,也有一些位分低的,恭维梅妃,言其出尘,气质独绝,当为众妃之率。

  此时恰好梅妃掀开珠帘,走进亭中。梅妃听到这些赞词,仍旧淡淡的,好似与梅花般高傲。

  众妃大都心中多有不甘,不就是欲擒故纵,对陛下若即若离,装的有多清高圣洁,充满神秘感,有什么好得意的。梅却妃气定神闲,慢悠悠的坐在主席上,任身旁女官宣布着宴会相关事宜。

  琴音弹着独幽琴,不再去看众美人的明争暗斗,这些场景,她之前看的太多了,那些台词,她都能倒着背了。因而她眸子如水,专注抚琴。她只要弹琴进去入一种境界,就会与外界隔绝,世间就除了琴声再无其他了。

  琴音师从虞山派严天池后人,琴艺自是卓绝。她的琴,也是老师所赠,也是虞山派传下来的。琴的历史也极为悠久。然而,这里的人只知独幽是好琴,却也不知它的高妙。然而琴音一开始是不愿学琴的。

  因只是助兴,琴音也就随便弹弹。虽只随便弹弹,却仍是将她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走。

月似当初(长篇)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