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净读书人钱钟书
钱忠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
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他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
(1)从小酷爱学习,聪明过人
1910年11月21日,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教育世家,他的父亲正是著名的中国外史专家、古文学家、教育家、清华教授钱基博。
小钱在周岁“抓周”的时候,在众多物品中选择了一本书,还紧紧抓住不放,于是父亲便给他取名“钟书”。
四岁的时候,钱钟书已经看完了《三国演义》、《说唐》等小说。不仅如此,他还会对这些作品发表自己的评价。
他常常跟着父亲去茶馆听说书,又喜欢到书摊上看各种小说。回到家后,他经常手舞足蹈地将自己看到的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2)在文学上崭露头角
钱钟书中学时,父亲对他的写作一直不很满意,他就努力读书,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章。
经过不断的努力和进步,钱锺书的文笔也愈加稳练。
钱穆先生写《国学概论》时,邀请钱基博作序,而钱基博则将这个任务交给钱锺书。
当钱钟书写成后,钱基博觉得他的序言观点独到、笔法老练,竟一个字也未作改动。
直到《国学概论》出版,也没有人敢相信,这篇序原来出自一个20岁的年轻小伙之手
(3)求学生涯,广泛涉猎各种书籍
1929年,清华大学录取了19岁的钱钟书。初入大学,他就以惊人的记忆力名震清华园,乔冠华称之为“照相机式的记忆”。
在清华的四年里,钱钟书考试总能拿第一,破过清华“超等”的成绩记录,甚至在报刊发表文章近二十篇。
他在清华大学学校的时候,一周阅读中文经典,一周阅读世界名著,交错地进行。
每次他到图书馆借书还书,怀里必定抱着五六本巨著。别人觉得枯燥无味不愿意看的字典和辞典,他也能读得津津有味。
除了大量阅读,钱钟书还会做读书笔记,他做笔记花的时间是阅读时间的一倍之多。而且,做好的笔记他还会“学而时习之”。
1935年,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英国牛津大学。在这里也是一头扎进了图书馆博览群书。他也是用做笔记的方式,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下来,还用古文、英文和法文各写一遍。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副博士(B·Litt)学位。
他在离开牛津后,继续前往法国进入巴黎大学学习,期间遍读了法意德等国的文学原著。有时会和夫人杨绛在漫步街头看风景。
(4)伉俪情深,相濡以沫
钱钟书与杨绛相识于1932年,在清华大学的古月堂前,两人一见钟情,
1935年7月13日,两人在苏州庙堂巷举行了婚礼。那一年,钱锺书24岁,杨绛23岁。
婚后钱钟书考到牛津大学,而杨绛却还未毕业。她考虑到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丈夫,杨绛还是决定随钱锺书到英国牛津求学。
钱钟书对家务一窍不通,杨绛只好全部包揽;钱锺书总是闯祸,也是杨绛替他收拾妥当。
杨绛是一个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拿得起锅铲,摇得了笔杆的人。她处事不惊,淡定从容,是钱钟书的依靠。
杨绛用无限的温柔与爱去包容钱钟书,钱钟书也在爱意中,慢慢学会了体贴。长达60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共同学习,相濡以沫。
(5)不受环境影响,一心啃书著书
抗日时期上海沦陷,不少人都逃到国外以避难。以钱钟书的学识,但他和杨绛却选择坚守上海。
当时钱钟书一家在沦陷区的日子非常艰难,钱钟书也没有工作,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亭子间里,就连三餐都不得温饱。
钱钟书潜心写作1941完成《谈艺录》和《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出版长篇小说《围城》。
抗战胜利后,钱钟书依然没有离开大陆。杭立武请他去台湾大学做系主任,香港大学邀请他去做文学院院长,
朱家骅请他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任职,牛津大学也请他去当教授,但钱钟书通通回绝。
五六十年代时,钱钟书凭自己翻译水平高的本事入了毛选英译委员会,他也幸运地没被打成右派。
尽管没有打成右派,但仍然被众人批斗,而钱钟书即使戴着高帽子、挂着大牌子也依然保持乐观,不畏缩,也不惊惶。他和妻子一有空就看书。
(6)成绩卓著,享誉海外
他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1972年3月,开始写作《管锥编》。
1976年,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
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他先后担任过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英文总纂、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
钱钟书和其他学者出访美国,在耶鲁大学操一口流利的英语进行演讲,也震惊了在场的外国人。
他学贯东西,在中国古典诗词,西方语言文化方面都有所建树。他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
钱锺书对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并取得显著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1998年12月19日,中国著名学者、作家钱钟书在北京逝世,享年88
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创作和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
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