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古拓新凿春秋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5153/bd3f12b186d4152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5153/c2cd7c8611e377b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605153/345c3c3dfe9bfabf.jpg)
——访著名篆刻艺术家江艇
梅兮冬馨·安远
时隔多年,难得利用春节假期回我梦寐思念的故乡。我侧视舷窗,飞机正浮翔在白茫茫的云海中,时而恍若飘在太空,上方一片澄蓝,时而又穿越云层,依稀可见大地上的房舍、树木还有弯延曲折的河流……群山连亘之后,我终于看到了我故乡的海与平坦的土地——那是喂养我长大的衣食父母啊!飞机下,那一条白带正是闽江,它汩汩流淌着,向着东海奔去……就在它快入大海之际,非常惬意地绕着我故土一周,分两支流入海。这就是东南沿海魅力之城福建省会福州市,我的家乡就坚守在这座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都门口上,它的名字叫嘉登岛——琅岐。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这一方优越的海洋性肥沃土地。物阜人丰,钟灵毓秀,先贤辈出。这次春节回乡,其中很重要的议程就是拜访我童年时代,非常疼爱我的一个诗词作家:江芝林叔叔。
我缓步穿过儿时走过的小道,来到一个前庭雕有一对目形的明时木建筑四合院,一打听,才知道我要拜访叔叔早已搬离该院在省城居住了。叔叔是文革初期少有的大学生,幼小的我,母亲经常带我到叔叔家串门,因为我的父母亲曾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光阴,我就是出生在叔叔家里的。说也奇怪,在叔叔家出生的孩子们,后来个个都成了文人墨客。当我到省城福州拜访叔叔的时候,才知道他的儿子江艇,已是中国佛像印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篆刻学会监事。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江艇年轻有为,出生于1974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艺术设计系。因他的木结构四合院祖居位于家乡琅岐镇的虎头山鹿,故别号为虎头山人。他因为喜欢聚友、谈艺、论道、品茗,所以署斋为茗养斋、可镂堂,不染斋。作为职业篆刻家的他,从小受其父影响,耳濡目染,饱学经书画论,精研金石,后师从西泠篆刻名家林健。据他爸爸讲,他自10岁始,就夙兴夜寐、自学不辍,象他爸爸一样,在做完学校规定的功课作业外,习惯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展卷阅读。在他的陈列印章与印谱笺上,不难看得出他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足迹。他印宗秦汉,功好佛像,他对我介绍说,他大学毕业后,阅读了大量古今名家印谱,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着意拓展“从古不泥于古”境界,逐步形成自己古拙圆润、不仅具有着先秦汉唐的魏碑遗韵又不失明清端庄灵秀之篆刻风格,作品屡次获奖:有纪念林则徐诞辰230周年海峡两岸书画展与第一届全国青运会“青春梦想”书法艺术展、第一届海峡两岸青年篆刻大赛作品展、2018中国匠人大会“守艺长安”百艺千匠进长安交流展、“金石秋韵”福建省首届篆刻艺术展暨寿山石印钮雕刻邀请展、中国佛像印展(第二回)、中国佛像印展(第四回)全国百福百印福建福文化篆刻艺术展等……他在创作中,往往会仔细端详要雕刻的印章石料,应用自身潜修过的艺术设计理念与篆刻章法,在一方指寸见地中显乾坤,让人惊叹不已,里中古朴洗炼的行文,透出其大智若愚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浮想三三。他对我说,手握一方石,脑中就是一个世界,是人生也是事物,艺术的魅力就是通过艺术者对世界的认知,通过自己的思想与手中的技法来表达。它可以是正能量的,以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社会缺乏不了艺术家,倘若缺了,那意味着时代的停滞,社会的落后了。听了他的这番话,我感慨很深:是的,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土地,但不可以没有文化!文化是人类传承的信仰,是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
从一方寸石中,我读懂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胸怀与对我民族深深爱着的土地的眷恋!他见我对金石篆刻艺术很感兴趣,于是又与我聊开了。
他说,这金石篆刻艺术,其实就是中国雕刻与书画艺术相结合的石文化艺术。它渊源流长,始于先秦,比纸的诞生还早,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倘若将岩画与甲骨文、钟鼎文、竹简放在一起来考论,那历史就更早了。这些从尚存的诸子百家的竹简中与摩岩石刻中可见一斑。现在能记起来的则是现代集体创作的一本《鲁迅笔名印谱》,听说当时参加者共有七十二人,都是名重当时的篆刻家。这印谱付刻印一百三十二方。这是解放后第一部钤拓成谱的高水平的印谱,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二是由田叔达刻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印谱》,连同边款共五百十八方,分装十七册,由符骥良钤拓部,其一呈献毛主席,后得到党中央的鼓励函件;其二在国庆节呈上海市人民政府,以作国庆献礼;其三由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保存、供社员阅看。三是由方去疾、吴朴堂、单孝天合刻《瞿秋白笔名印谱》,计印八十方,装一册,沈尹默题签,康生题,郭沫若题诗,唐弢作序,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四是由钱君匋藏印甲集《赵之谦印谱》,收赵印一百十六方;乙集《吴昌硕印谱》,收吴印一百十二方。赵之谦谱由符骥良助校和钤拓三十五部,吴昌硕印谱由符骥良拓墨,华镜泉钤朱,亦为三十五部,均二册装一函。赵之谦谱除1917年西泠印社手拓本之外,此为数量最多最完美的一部。此两谱之特点是印面、边款都具释文,并详细说明石质品种及印章的具体尺寸,这是自有印谱以来所未见者。1988年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五是湖州谭钧刻的《毛主席沁园春词句印谱》,原印钤拓装一册,后由湖州工艺美术社出版。说到这里,他对我说:他今年春节献给家乡琅岐人民的挂历上,就有他篆刻的印谱,他说这是他献给家乡人民的心意,也是他永远不忘生生不息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融集先贤与家乡才俊智慧,刻印出一本最能代表时代风貌又能突显家乡风情特色的印谱!我听完他的介绍,不得不为他深情眷念故乡情愫所感动。是啊,身处盛世之中华,无处不丈夫!但愿他的心愿夙日遂就,给我中华大地之艺术芳苑增添一枚清芬的花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