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葡萄牙的高山》:孤独是我们一生的宿命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紫陌红尘共清欢
《葡萄牙的高山》:孤独是我们一生的宿命

1904年,托马斯开着富豪叔父赞助的“豪车”上路了。对托马斯来说,这趟旅程本来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寻梦之旅,然而因为要第一次驾驭汽车这种大玩意儿,而且仅仅是经过叔父一两个小时的集训就要上路。要说起来,这叔父心够大,而且真是富有,不怕托马斯把车给毁了,同时也说明叔父对托马斯是真爱。血浓于水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实是真的。

那又怎么样呢?托马斯在女仆情人和儿子,以及父亲相继离世后,感到了孤独和痛苦,叔父的爱弥补不了托马斯的心灵,唯有以倒退走路来抗议命运。托马斯带着宗教般的精神,不顾道路如何艰难,驱车九天才到达葡萄牙高山区,只为找到神秘神父做的“宝贝”——一件十字架。沿路上,托马斯遭遇了跳蚤无尽无休的叮咬,还意外造成一个五岁小男孩的死亡,更别提生手驾驭汽车的各种困境,最终托马斯像鲁滨逊一样找到了十字架,上面被钉着的耶稣长着一张猩猩的脸。

十字架找到了,托马斯却没有归路了。这是托马斯的故事。

1938年,病理医师欧塞比奥在解剖尸体之余,听他的妻子讲了很多侦探小说家阿加莎的小说与宗教一些隐秘的关系之后,接待了来自葡萄牙高山区的一个老妇人玛丽亚。玛丽亚要求病理师解剖他的丈夫,她想看看与她琴瑟和鸣的丈夫是怎么样活着的。他们原本是邮票和信封的和谐关系,但是自打五岁的儿子莫名其妙死亡之后,他们的生活就布满了阴郁。欧塞比奥按照老人的要求解剖尸体,发现了后者身体里装着很多奇怪的东西,胸腔里躺着一直猩猩和小熊崽。

1980年的加拿大,参议员保罗的妻子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儿媳妇也离了婚,儿媳妇带着孙女离开了。保罗失去了人生的意义。在参观一个灵长目类研究机构时,发现了猩猩奥多。发现彼此天然的相互投缘之后,保罗买下了猩猩,并决定带着奥多回葡萄牙高山区寻根定居。故事最后,保罗心脏病发作死在高山区,悲伤的奥多追随当地神一样的物种高山犀牛而去。

故事戛然而止。

《葡萄牙的高山》:孤独是我们一生的宿命

这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扬·马特尔的另一部小说《葡萄牙的高山》中的故事,交织着魔幻、寓言、宗教的因素,揭秘人生的本质。

三个故事分别取名《无家可归》、《归途》和《家园》,看上去三个故事彼此独立,却又彼此关联。托马斯车祸中死去的男孩就是第二个故事中老妇人年幼的儿子,保罗的父亲跟死去的男孩又是堂兄弟。最关键的猩猩贯穿了整本书,所以这几个故事并不是断裂的。

第二,故事主人公都失去了至亲。后者的逝去对他们都具有毁灭性的冲击,猩猩成了拯救他们灵魂的关键。我们的祖先都是猿猴,猩猩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其中的隐喻意义很明显。猩猩最先出现在神父的日记中,他们的样子跟当时被奴役的黑人相似。宗教要众生平等,却让非洲黑人被肆意虐杀,大概因为这个神父才愤然把猩猩刻上象征救赎的十字架。

第三,人类的终极孤独不可避免。也许我的认识很肤浅,整本书我看到的就是孤独。托马斯的形体孤独是显而易见的,他一个人倒着走路,一个人驱车上路,最终“无家可归”。病理师的妻子其实也去世了,他要解剖的那句桥下的女尸就是他的妻子。病理师最后的哇哇大哭其实也是失去以后的孤寂宣泄。保罗作为政治人物,外化形式是热闹的,但内心是孤独的。

同样,哈罗德是孤独的(《一个人的朝圣》主人公),欧维是孤独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主人公)。蒋勋写了《孤独六讲》,把孤独学术化了,也扩大了孤独的范围,你会发现孤独在你体验不到的时候就已经慢慢在生命中了。

活着时“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大限时“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孤独是人类摆脱不了的宿命。

因为孤独,所以我们需要爱,需要信仰,需要救赎与被救赎。

作者:扬·马特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