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每天写1000字

做个结构化的程序员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在的蜗牛

本文涉及的一点知识

       万事万物都有结构。程序也不例外。

做个结构化的程序员

       最近在和团队成员交流的时候,有一部分同事反馈,逻辑和硬件的问题很难定位和分析,以致于软件调试起来很辛苦。而且逻辑、硬件与软件的技术方向不同,所以想要学习和理解期间的内容比较困难,所以即便自己想帮忙定位问题,也是有心无力。每当我听到这样的反馈,我都会拿在前东家定位无线通信系统问题的故事举例,告知他们通用的方法,顺便消除他们内心的恐惧。

       一个程序员职位晋升的过程,一定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解决自己编写代码的问题,协助分析解决别人编写代码的问题,到解决子系统、分系统级问题,最后分析解决系统级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对问题所处位置的细节设计的了解程度越来越低,问题的种类越来越多,问题的难度越来越高,但是我认为如果采用了适当的方法,问题的解决就只是时间问题。

       以下是我总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步,厘清真相。厘清真相的目的在于用不带任何个人主观判断性的词汇充分描述出现问题时的现象。我们在描述问题发生时的现象时,会遇到两种常见的情况,一是信息不足,二是信息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我们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时,有相当的概率是由问题描述不清导致的问题分析方向错误所引发的;这是因为我们看见的世界是我们的大脑建构出的客观世界,我们会本能地、不自觉地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问题发生时的场景。因此,在自己的判断前加入“我认为”或者“我怀疑”等字眼,更容易帮助别人更好的分清哪些是真实的现象,哪些是你的判断。

        第二步,澄清流程。澄清流程的目的在于使得团队在对问题发生之前的系统行为达成共识;由于问题往往发生在一个系统级流程运行的过程中,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个流程的过程和原理,对于分析和定位问题有着重要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在于很多信息都在我们的盲区之中,需要调动资源把它们都找出来。

        第三步,分段定位。分段定位是根据第二步中获取的系统流程的信息和第一步中获取的现象信息,在系统处理流程中缩小问题可能发生范围的过程。这个阶段是持续进行的,直到把问题缩小到一个独立的模块或者组件中。在这个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二分法”,就比如通信系统中,如果一次通信失败了,先从流程的正中间切一刀,判断一下是发送端没有发出来,还是接收端没有收到。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找到足够充分和可靠的证据证明某个环节一定是正确或者错误的,否则,会对判断造成很大的影响。

       经过上面三个步骤之后,就可以由对于模块的技术负责人进行独立排查和解决了。我觉得任何人只要在工作中能够不断练习上面的方法,一定能够有很大的提高和进步,这就是结构化带来的好处。

写在最后

       其实,程序员的很多工作都可以结构化,包括程序设计文档的编写方式、代码注释方法、模型设计方法等等;找到并刻意练习,会有很大的提升。

        第16篇(16/1000),2018年3月28日,于北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