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是没有遇见,而是害怕相见
人生不是演绎别人的故事,却总是从别人的故事中获得成长。
看到你的朋友为某件事抓狂时,你是否也会想到你生活中抓狂的样子。
看到一场意外给别人带来悲伤的时候,你是否也会感到悲伤。
看到别人快乐时候,你是否也感到快乐,而有没有失落,自卑,甚至嫉妒呢。
……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我们从不缺乏共情的能力,却总是拒绝自情的机会,我们走进了别人的森林,却忘了自己的森林。
1、你认识你自己吗?
在一个喧嚣的时代,每一个个体都逃脱了不了被社会裹挟的命运:
职务小了,你失落。
存款少了,你害怕。
房价高了,你焦虑。
孩子成绩不好,你抓狂。
朋友没有来往,你不安。
……
这是你生活的B面,而你生活的A面却是:
买到一个名牌包包,你兴奋。
看到对手被奚落,你高兴。
天天与朋友喝酒吃饭,你自信。
一场演唱会,球赛,旅行,你充满期待。
……
我们总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却把自己的内心裹得严严实实。
忧郁时我们激励自己,快乐都靠自己寻找;快乐时我们又有一丝不安,反问这样有意思吗?
我们给自己的最多的借口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却也常常“为入江湖,心甘情愿”。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说: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最坚硬,钢铁、钻石和认识自己。生命是仅此一次的机会,演好演坏都不会让你重来。正因为角色的成本太高,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敢问一下自己,这样做值不值得。
对于生命的来路,有太多的无奈与不堪让我们不忍回头看,而对于生命的去路,则又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让我们不敢往前看。
我们都害怕遭遇生活的突然,于是便把命运寄托于时间的偶然。遇见就成为了我们对生命、对生活最好的借口和托词。因为在这种偶然相遇的迷幻当中,我们不需要为昨天后悔,不需要对今天负责,更不必为明天焦虑。
在与生命短暂的相遇中,我们可以活在当下,成为快乐自嗨自己,管它岁月流转,管它暴风骤雨。
2 、你还是你自己吗?
我有一位的朋友,讲义气,很大气;朋友多,路子广。整天不是帮这个做事,就是和那个喝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是在聚会,就是在去聚会的路上。我们都觉得做人很成功,也很潇洒。
有一次我和他坐在一家餐馆的包厢里,等一位各方面都比他更成功的人士,由于我比他年轻,而且无论是事业,还是经济条件都没有他好,况且感情又特别好。他在我面前就不能也从来不需要掩饰什么。
那天只见他两眼无光,一脸疲惫,连话都不想和我说。但每一次听到包厢门锁孔锁芯转动的声音,他马上就会把自己调整到一脸笑容,兴奋满满的状态,尽管很多次其实只不过是服务员进来给我们茶杯里续水而已。
我们害怕世界遗弃,于是先把自己遗弃以便投身世界。为朋友两胁插刀时,我们也是插自己的两刀。因为只有先插自己两刀,把那个明哲保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的自己杀死,我们才能够大大咧咧,乐乐呵呵接受朋友亲人向我们提出的那些合理或不合理、各种各样的要求。
与同事喝酒时拼命喝,为的是得到同事一句讲感情的表扬,尽管第二天或许比大病一场更难受。
亲人借钱时二话不说,为的是维持亲情不会破裂,尽管你自己囊中也羞涩,或者明知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朋友找帮忙时从不拒绝,为的是不伤彼此面子,尽管你自己也需要放下面子,低三下气的求人。
我们付出的或许都会成为我们得到的,但我们得到的却未必都是我们需要的。为了得到世界的认可,我们可以扛下所有责任,却唯独不敢扛起对自己的责任。我们害怕看到真相,所以选择了对自己无视。
3、 你害怕见到你自己吗?
做最真的自己,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强调什么往往意味着欠缺什么。德国哲学家齐奥尔格·西美尔说:一个健康快乐的人不会去酗酒,而恰恰是贫困交迫和不幸的人在寻求麻醉。
无论是最真,还是更好,都是我们麻醉自我的理由。最真从来不会因为强调而变得更真,更好从来因为强调而变得最好。能够做到的都不是希望,可以实现的都不是理想。
一段健康的关系不需要酒精维持,一份温暖的亲情不需要金钱体现,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不需要鸡汤滋养。你焦虑的都是你没有得到的,你害怕的都是你不够强大的,而你追求的则往往是你无法达到的。
我们以为只要融入世界,就会变得大,却忘了世界越来越大时,我们却会越来越渺小。因为只有如此,世界才能变大。但我们谁都没有面对真相的勇气,更缺乏真诚面对自己的力量。
我有一位堂弟,由于青春年少不争气,不务正业,四十岁时才成家,生活过得七零八落。长辈们都喜欢教育他,拿他说事,他也很谦虚,你说什么他都只会点头致意,完全是一副浪子回头的模样。
但一旦喝了点酒,一点小事也会让他瞪鼻子上脸,上房揭瓦掀桌子,借酒发疯,指责这个指责那个。通过这种方式他一次又一次将这些教育他、指责他的这些长辈掀翻在地,屡试不爽,收回了曾经被践踏的心理优越感。
我们很多人,特别是从农村里或者社会底层原生家庭出来的人,那浸透骨髓的自卑常常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幻相,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可以摆脱家庭出身烙下的自卑印记。但天生的敏感,却经常把我们拉回自卑的现场,打回出身的原点。于是,我们们又寄望于自己变得更强大。而在这种自卑——强大的无限循环中,我们则长成了一只只“斗红了眼的公鸡”。
堂弟对生活无能为力之后,便用酒精让自己变得强大有力,也使他的自卑性格在这种自我麻醉中变得肆无忌惮。
个体心理学开创者,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讲过一个相似的故事,他的一个病人因为一次由哥哥代做作业撒谎而引发罪恶感后向父亲老师承认,并得到诚实的肯定之后,不断地通过撒谎而又承认忏悔的方法,显得比其他人更诚实以获取自我的优越感而乐此不疲。
心理学家认为,面对自我认为的心理优势行为我们会通过不断重复,以强化自我的心理优越感,而对心理劣势的行为,我们则会通过寻求理由回避心理挫败感,在这种强化回避中,生活让我们过得越来越麻木,我们离自己的本心也越来越远,但我们的生命心理结构、生命能量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变。
“难以开口道再见,就让一切走远”。遇见更好的自我们付出的或许都会成为我们得到的,但我们得到的却未必都是我们需要的。为了得到世界的认可,我们可以扛下所有责任,却唯独不敢扛起对自己的责任。我们害怕看到真相,所以选择了对自己无视。换一种说法就是害怕看见真实的自己。在相见不如不见中,与那张“破碎的脸”一同离开的一定还有我们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