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蒜皮系列婚姻育儿

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4)——给牛同学的信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27人  有梦想的唐糖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昨天牛同学在我的qq空间里给我留言,她说:我有一个问题不是很明白,如果说曾经你爸爸给你带来很大的伤害,但是你妈妈在你长大后给到了你非常多的爱,在我看来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包容与爱,为什么这些爱仍然不能使你的伤痛有所化解呢?

我记住的是一个大概意思,因为今天她已经把这条留言删掉了。我昨天看见她的留言,但是有事没及时回,早晨正想着该怎么回复她,突然收到了她一条消息:嗨,昨天给你的qq空间的留言不太妥当,想想觉得这就是不会好好说话,所以还是删掉了,如果让你看了觉得不舒服,很对不起啊~

牛同学并不是我的同学,她是我同学的老婆,我们在聚会中认识,但是并不熟悉,后来她无意中通过她老公的QQ号进入我的空间看了我的一些文字,就对我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就成了朋友,但说起来也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依然很少联系,基本上都是通过qq空间的文字交流。

在我的生活随笔中,基本上全部内容都来自于日常生活,而我妈,也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角色。她对我的爱,几乎可以用“无可挑剔”来形容,在我身边的几乎每一个朋友,都对我有这样的妈妈表示羡慕,用他们的话说,叫“可遇而不可求”,作为看了几年的我的老“读者”,牛同学自然也对我妈印象深刻,所以她提这个问题一点也没让我不舒服,但是怎么回复,我却真的需要想一想。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篇文字。

这不是一篇我私人化的回复,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为一个教育的话题来深入剖析。

我想回答牛同学的这个问题,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伤害优先原则

上课时老师曾经提到“伤害优先原则”,大意是“伤害优先”是人的本能,也就是说,当伤害性体验和愉快性体验都降临在一个人身上时,他记住的印象更深刻的往往是伤害性体验。

基于伤害优先原则,所以在以爱疗愈旧伤的过程中,爱的滋养要以比伤害多出十倍百倍,才有可能愈合旧伤,而且这种愈合,就像摔碎了的镜子拿502粘好,始终和从未碎裂不同。

(二) 来自幼年

为什么旧伤那么顽固?为什么一个人知道很多道理却很难改变?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格的形成,基本上在6岁之前就定型了。一个人越早年发生的事情,对他的影响越大,就好像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在心理,几乎难以清除。

这个早年,甚至可以追溯到孕期。一个人的安全感的建立,是发生在3岁之前,尤其是0-1.5岁,如果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基本上一辈子都很难找回来。这个阶段父母对孩子,除了满足,就是满足。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和树立足够的安全感,会一辈子有缺失感。

马伊俐在她的微博上曾经说过,在她养育第一个孩子时,受到儿童教育学的影响,对孩子哭闹经常采用不搭理的方式,严格按照科学喂养的时间方式喂养孩子,目的是从小就告诉孩子:靠哭闹不能解决问题。结果是她的第一个女儿从小就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体弱多病,性格忧郁。而在养育老二时,她完全摒弃了“科学”喂养方式,对婴儿极力满足,结果老二的状态比老大好很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关于我小时候的事,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据我推测,在爱和安全感这方面我肯定是没有获得很好的满足。我妈每天像一只忙碌的陀螺,照顾家里里里外外的事,从时间和精力上,她根本不可能做到像一个全心照料婴儿的母亲那样给到婴儿足够的关注和爱。在我有限的记忆里,我爸在我一岁时因为被蚊子叮咬哭闹这样的小事,就暴揍了我一顿,2岁左右时又被强行送到天津我爸身边(我爸当时在天津当兵),严重的分离焦虑让我到现在还对那种脱离母体的痛苦记忆犹新。幼儿时曾被遗弃在幼儿园独自过夜,早晨上幼儿园时被我爸无缘无故打到吐出全部的早饭,童年时妈妈每天倒班,爸爸不在身边,没有正常的家庭氛围,反倒经常看见爸爸和妈妈吵架、摔碗,叫嚷着离婚…….这些刺激性体验早已进入潜意识,成为终身无法逾越的鸿沟,而这些严重干扰孩子安全感的伤害性体验,是成年后百倍的努力也难以弥补的。

很多伤害是父母无意识的,可能在父母的记忆系统里早已烟消云散,但是在孩子的系统里,却终身有效,这不是因为孩子心胸狭窄,记仇,而是因为这些东西都被存储进了潜意识。

(三)潜意识

人的负面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一旦过夜,就意味着它会进入到潜意识层面。这是非常可怕的,也是在家庭教育中经常发生的,更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我们都知道冰山图,人的意识,只是露在上面的一角,而绝大部分都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的潜意识。潜意识一直在支配我们的言行,但我们却根本找不到这个背后的推手——因为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它。

在我的理解里,心理治疗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也就是把潜意识里的伤口找出来,放在意识层面,让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对旧伤口进行手术,清创,缝合的过程,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爱本身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对于爱,更多的是靠感受来感知它的存在,例如温暖,被尊重,被接纳、被允许的愉悦感….所以,爱是一种温暖和愉悦的感受,是任何人都喜欢的感受。在这种感受里,人会忘记曾经的伤口,也能抵消一部分“新伤口”的痛感,但是,忘记不代表完全愈合,它只是被短暂的遗忘而已,一旦受到外部的刺激,未愈合的伤口就会马上做出疼痛的反应。而疼痛,同样是真实的感受,这和爱并不矛盾。

(四) 条件反射

刚才提到因外部的刺激而产生的疼痛感,就类似于条件反射。在家庭养育和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自我反应模式,包括情绪、感受、思维、行为等。这些模式会在生活中不自觉的应用,当出现类似的情境时,还会激发起原始的情绪体验

例如我在《鸡毛蒜皮与蒜皮鸡毛2》里提到的孤勇的感受,其实就源于我早年的类似体验。在我小时候,经常被打骂教训(也许这并不是客观真实,而只是我的感受),我就能经常体会到类似愤怒、无助、委屈、憋闷、恨意、凄凉等感觉,虽然那时候年龄小,没办法用这样精准的词汇描述感受,但是“感觉”是真实且记忆深刻的,所以当我成年时遭遇类似的感受时,那种熟悉的感觉就出现了。

旧时代的伤,再未得到整合和疗愈之前,从未真正消失,它只是随着时间被掩埋到了深层,当一旦有外界的刺激出现时,它就会死灰复燃,变本加厉。

(五)其他的原因

例如天性使然,我天生是一个比较敏感、忧郁体质的人,情绪和感觉系统比较发达,像含羞草一样,一碰就有反应。所以,同样的事件,发生在一个钝感力强的人身上,可能不会有什么不良后果,但在一个敏感的人身上,就容易放大。这种天生的体质是无法改变的,唯有在后天得以正确的引导、梳理和加倍的小心对待,才能使某一个特质扬长避短。遗憾的是,在未学习之前,很多人是没有方法的。

再比如,我妈也不是全能的。的确,我妈性格本身比较平和、温柔、豁达,所以她的确给到了我很多的爱的滋养,我从她那里感受到最温暖的便是包容、呵护和理解。

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妈没有问题,实际上,在我的养育过程中,我妈也有不少失误,比如说,规则意识建立的不好,溺爱,包办替代,唠叨,爱讲大道理(虽然方式都比较温柔),最主要的一点是,她自己本身也缺少爱的能力(至少在我小时候如此),她的爱更多的源于生物的本能,来源于天然的母爱,但是在方式方法上仍有不少欠缺,例如她从小就给我讲故事,教我很多道理,成语,但是在“共情”孩子这方面表达的很少。父母这代人,不会表达爱,羞于表达爱,所以,自然也很难给到孩子很多爱的体验,而更多时候,是溺爱的体验。

当然,我妈从未放弃学习和思考,在她人生的后半段,她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她的智慧和豁达,给到了我足够多的滋养。从我的感受来说,如果没有近十年来自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爱的滋养,如果没有Mr 韩给到的虽然方式欠缺(无原则的溺爱居多)但依然情谊满满的爱的滋养,我绝不会是今天的样子。

我会依然在旧的模式中撒泼打滚,一辈子都在追寻童年的缺失感中苦苦挣扎,在自卑、内耗、纠结中度日如年。

不管是问题的形成还是问题的改变,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好比种一颗种子,它需要在土里有漫长的生长期才会在土的表面看到一点嫩芽。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当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时,实际上表面的脓包下面早已感染一大片了,自然,消去脓包的过程也很漫长。之前家长不恰当的养育造成的感染,此时需要花费十倍、百倍的精力一点点的清创。所以,预防永远大于治疗。

父母的爱,朋友的爱,Mr 韩的爱…所有这些爱都相当于是在我原有的坑洞上填土,当然在填土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在一点一点的愈合,当我内心的坑洞被填满后,我就变成一个更有力量,更有温度,更能溢出爱滋养其他人的人了。

所以,人格的修炼从来就没有捷径,也同样没有止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