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古井的故事
谈到我在上海的经历,其实还是有很深的体会,也是在这一年我真正踏入职场,知道了职场上的一些规矩。
对于一个没有关系、没有后台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很正常的,每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或多或少会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从懵懂到了解,从言听计从到不情愿。
为什么慢慢地职场上的人都变成了老油条?因为真的不公平啊,为什么让愿意干活的人累死,那些无所事事的人闲死?有些人就是很会偷懒,领导交代的任务一拖再拖,直到领导发脾气也不会尽快去解决,这是职场上的一类人。
另一类人责任心超强,稍微事情有点多就感觉喘不过气,总是太在意。
还有一种人,不管怎么安排就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事情会做,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没办法改变什么。
第一种人太拖拉,基本上是团队的拖油瓶,每次都因为他耽误整个团队的进程。
第二种人走的太快,以至于总是把自己累的筋疲力尽,到最后才发现,所有的人都在后头,他需要等待很多的人来完成。
第三种人不紧不慢,恰好能在规定的时间截止内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任务,不会因为事情多或者其他原因而影响自己。
第一种人多半离开职场是因为实在太拖延,第二种人离开职场是因为给自己的压力太大,只有第三种人能在职场稳定的待下来,没有走太快,也没有跟不上脚步,但这样的人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只适合做一个普通的员工。
既然要谈我在上海古井的故事,就是对职场有了这样的认识,知道每一份工作都有想离职的时候,每一份工作都有不耐烦的时候,每一份工作都有优势和长处。如何能够在不喜欢的工作中或者能够在以为自己喜欢却不喜欢的工作中长久的坚持下来才是一个重点。
如何让自己在不喜欢的工作中坚持下去呢?不妨学学第三种人,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调整,当自己适应了这样的节奏,不会拖团队的后退的时候再想着如何去成为团队中的佼佼者。
要想成为团队中的佼佼者,是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意味着你要比其他的人更努力,你要比其他的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甚至牺牲掉自己更多的休息时间。我认为,一个准点上下班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团队中的佼佼者的。
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牺牲自己的时间为代价,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中和提升自己的过程中。
回顾在古井的这一年,我知道自己受到了许多的委屈,也因为工作的事儿哭过很多会,但现在我却认为这些都是为了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尽管我没能在上海古井继续待下去,可是对于古井,我还是很认同它的企业文化的。
鉴于在上海古井发生的一些个人事情,我认为是没有必要写的,因为个人的事情有的是回忆,可以随意在任何一个地方去怀念。
遇见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儿,我不希望在这样的一个标题下写出,我的职业生涯开始于古井,我不希望很快就在古井结束,所以接下来的光阴,即使我无数遍想要放弃,还是会安慰自己,要坚持。
这一年的经历告诉我,当一个人可以忍受讨厌的人在你面前指手画脚的时候,你就成功了。很遗憾,我未能忍受我我讨厌的人在我面前指手画脚,所以,离开的人是我。
如果我能忍受讨厌的人在我面前指手画脚,我定不会离开,毕竟,身边还有可爱的同事。
缘于古井,身在古井,望与古井的缘分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