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简友广场捡一个好文

奶奶的纺车

2022-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布衣向儒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奶奶经常端坐于土炕的窗前,右手摇纺车,左手捏棉条,随着左右手的有机配合,棉线就从棉条中如春蚕吐丝一般绵绵不断抽出来,又自动缠绕到线锭子上。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父母都是双职工的原因,在我入学前的两三年里一直跟着奶奶生活。乡村的生活是单调的,也没什么可玩,每次奶奶纺线,我就蹲在一旁,目不转睛盯着奶奶的左手,惊奇于奶奶的手法,就跟变戏法一样,指头粗的棉条瞬间变成一根细长的棉线,总感觉棉线就藏在棉条里面,是奶奶抽出来的,可是当我扯开棉条,除了棉花还是棉花,百思不得其解。好像也问过奶奶,可能因为自己太小,对于奶奶解释却是如何也理解不了。

趁奶奶休息的间隙,好奇的我忍不住就想鼓捣,无论我右手转不转纺车,左手的棉条就跟欺生一样,一扯线就断。

我记得奶奶纺线时,摇动纺车是有进有退,进退自如,左手里的棉条也是配合右手,时而送进,时而提起。棉线乖巧听话,源源不断,绵绵不绝。记得奶奶说,棉条是处理过的,略带潮湿,否则是抽不出棉线的。

这是我童年阶段的一幕碎片记忆,奶奶摇动纺车的姿势永远定格在记忆里。在我八岁那年,奶奶因病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

正因为有了这段模糊的记忆,在初中学到课文《记一辆纺车》时,一点都不陌生,爱屋及乌,对这篇课文也格外在意,从文中作者的介绍,结合记忆中奶奶的纺线动作,让我对纺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真是一项熟能生巧的技术活。作者经过亲身体验,才能把纺线,纺纱写得惟妙惟肖,身临其境。

在过去生产力落后,物质贫乏的年代,纺线作为一项生存的基本技能,成为家家户户妇女必不可少的必修课,我虽然不会纺线,却对纺车怀有特别的感情,不是因为当时认识到它有多么重要,是因为奶奶喜欢。

成年后偶尔出去旅游,在一些民俗村可以看到已经退役多年的农具,木轮车,中式家具,其中就能看到纺车的身影,不由得会多看上几眼,愣神的工夫,眼前总会浮现奶奶端坐于土炕的窗前摇动纺车的身影,那么亲切,那么慈祥。

时光不能倒流,如果可以,我还想重返懵懂的童年,静静守候在奶奶身旁,看她纺线,倾听纺车吱吱扭扭转动的声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