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三个小故事告诉我们看医生时要懂的道理:少摆谱、少生气、多观色

2024-03-16  本文已影响0人  红苓读书

健康,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

一旦身体不舒服,看医生是少不了的,但看医生时也有小诀窍,诀窍用得越好,医生给我们看得越准。

少摆谱

汉朝有位名医叫郭玉。

他给不同身份的人看病时,效果很不一样。给普通百姓看病效果往往是药到病除,但给一些达官贵人或者说皇宫贵族看病的时候,往往效果不甚理想。

有个人还发现郭宇看病时的一个奇妙的现象。

就是一些达官贵人,如果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来看病,那么效果就会出奇的好。

当朝的皇帝也知道了这件事,就问郭玉是什么原因。

郭玉坦诚的回答说:

“医者意也。”

也就是说医生的意念很容易受到病人的气场,语言或者行为的干扰。

比如说一些达官贵人来看病的时候,官架子拿的大大的,有时候也不是他们故意摆官架子,只是平时的习惯成了自然。

面对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医生的心里自然会受到一些干扰。

生怕给病人治不好病,越有这种心态,医术越发挥不出来。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视剧上有些地方的重要人物让医生给自己看病的时候是不露脸的,只露出来自己有病患的部分躯体,或者说蒙着脸让医生给把脉。

去看医生的时候尽量把自己的姿态放得低一些,除非自己真的是内行,否则高高在上的架势反而影响医生对自己病情的把握。

少生气

徐文兵在《黄帝内经说什么》中说道:

“义愤填膺,伤心动情,所欲不遂,心情不好都是乳腺癌的诱因。

中医认为,伤心的人才得乳腺癌,不伤心的人不得乳腺癌。”

唾面自干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位官员的儿子也做了官,准备去外地上任,上任之前父亲问他,你脾气爱冲动,而去的地方民风又彪悍,到那里之后你准备怎么做?

他的儿子回答说,到那里之后,如果有人往他的脸上涂唾沫,他会用衣袖擦去,不发任何脾气。

他的父亲接着跟他说,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你不必用衣袖去擦,让风把它吹干就好了。

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生气,是用自己的过激反应来让别人达到目的;生气,是用别人的无理来伤害自己的健康。

遇事不要慌,冷静处理;难事别搁在心里,理性地想办法解决;烂事从容应对,或对它爱搭不理。

看医生时,更要情绪平稳,否则,影响医生的判断不说,还可能把情绪不稳定的医生带到沟里去,或者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听过有人去看医生时,被医生骂了出来,让他会说话后再来。

多观色

清朝名医叶天士给别人看病的时候,往往手到病除。

但是他在给自己的母亲看病时,总是缩手缩脚,老是治不好母亲的高烧。

因为他给别人治高烧的时候,生石膏开到30g或60g。

但给自己的母亲看病时,他老是感觉生石膏性凉,不能用药太多,一直是10g,15g的这样用,导致母亲的高烧一直退不了。

无奈之下他找到了自己的同行薛雪,薛雪过来以后,直接开了生石膏60g,叶天士的母亲吃了一剂药后就好了。

看医生时尽量不找自己至亲的人给看病,因为给自己人看病,医生的心理负担会加重。

还有看医生的时候,如果医生说起话来没有那么的坚定,这种情况下最好也不要太相信他的话,可能是有时候是病人太过专业,有时候是医生对病情把握不好。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它的存在——察言观色。

第一印象很重要,第六感觉很关键。

结语

孙思邈在《千金药方》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当医生面临的只是病情的时候,医生的心境和意念与病人的身份、语言、地位、气场等等没有任何关系的时候,医生才能发挥出ta真正的水平。

做别的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心无旁骛很重要,很重要!

我是红苓,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