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职场的青涩,从校园女神到职场女王(上)
周末准备出门收到领导微信要求在家加班?
正跟朋友聚会工作群里狂轰滥炸要求每人想三个品牌创意?
明明和大学同学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却毕业后就不得详见?
......
每每这些时候,就感觉到一股深深的恶意,压力也就随之而来,甚至在午夜梦回之时无比怀念几年前还在大学里的时光。那个时候的自己,大小也算得上是个女神,长发及腰、意气风发...
这篇文章就是送给所有初入社会一至三年这个职场青涩期的新人小白的,以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希望能给各位朋友,尤其是女性同胞们些许感悟。
分享之前,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个人背景。90后,坐标上海,国内211本科,海归英国硕士,就职于某国内咨询公司已近三年,工作性质常出差常加班、无补假无补贴。
工作第一年,因为没有国内读研经历,研究能力差、基本功不够,咨询工作上手慢,导致周末不上班时也提心吊胆,害怕群里有动静,每个周末晚上都会舍不得睡去,更害怕周一的到来;
工作第二年,开始不用整体提心吊胆,工作稍有起色,但害怕遇见新状况发生,依旧每个周末晚上都会舍不得睡去,依旧害怕周一的到来;
工作第三年,群里信息觉得想回就回,周末加不加班视情况而定,工作有起色,选择权甚至决定权越来越多,虽然周末晚上还是会偶尔舍不得睡去,但已不再害怕周一的到来,不再害怕新的状况。
这三年间,从不被重视到领导认可甚至成为同期入职小伙伴们的学习榜样,以及”不太好惹的女王范“等,我总结有三点是助推我走过这三年的青涩期、实现一个更自如更有发挥价值的状态,这三点也正好构建了一个三角形:能力、心力、领导力

(一)能力篇
新人尤其是女生在职场青涩期常会遇到被轻视的情况。我的工作是咨询顾问,虽说公司没有宣扬男性咨询顾问比女性咨询顾问更容易让客户信服,但这几乎是行业里的“潜规则”。有次甚至在某个云南项目上,客户点名要求男咨询顾问作为项目经理对其汇报工作...这是别人的偏见,我们无法立即改变,但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很多新人在职场中的表现不够自信,这种不自信,其实很大程度来源于知识架构、处事应变、工作效率等个人能力上的不足。所以我认为,能力是改变别人对自己的认知、改善新人处境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方面。
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是有阶段的,以我个人为例,我总结为:理解——模仿——学习——创新
1)理解
首先是理解,很多女同事向我抱怨,“领导说我文案写得不行,没有亮点、没有模式突破,不知道是什么意识?总监又提了一堆要求了,我觉得这样做没有意义...”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当你初入一个职场,不要着急发表言论,比起听取你的意见,领导更关心的是你的执行力,是能否将领导的意志转化成工作能力,最终转化成成果。
所以,第一步,一定是努力去执行。当然这个执行并不是说领导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执行多少?是否合理?这些可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只有学会理解领导的意图、理解他的观点在项目过程中的价值与意义,你才能想到如何更好地执行下去,并且还能对项目工作本身有所裨益,同时也有助于你理解领导的思维方式和习性,甚至是他的“套路”,以便于你日后在理解领导和团队默契方面的把握。
2)模仿
模仿其实是与“理解”相辅相成的。模仿领导的思维方式、文案形式、表达逻辑,甚至是模仿公司内部或外部优秀人士的工作成绩,都有助于你更深刻地理解你的上级和对整个项目的思考。那是不是一定要有模仿这一步呢?模仿让会不会对我个人的思维造成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影响也是必须的。可是作为白纸的新人们,怎么能拒绝收到影响呢?
之所以要模仿,并不意味着绝对的照搬照抄,而是取其精华,如果你觉得他人做的比你好,请学习;如果你觉得他人的思维存在纰漏,请知晓,并放在心里。争论对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来说很难出成绩,除非是非常open的领导们,敬可一试,但如果相对封闭,建议先接受,记在心里,等到你有选择能力或拒绝能力时,再尽情改变。
3)学习
学习其实并不是从这一步才开始的,是一以贯之的。“理解”、“模仿”都是可算得上是一中学习,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源源不断的知识补充。我是一个自我学习型的人,如果有一天或者几天没有学习,我就会觉得非常的不充实。职场中的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专业性的学习和非专业性的学习。
专业性的学习是行业内部较好的著作和经典案例,是与工作直接相关的。我相信每一个新人入职时都会有领导推荐的书单,这里面,也绝对会有精华的内容,所以,耐住性子,制定计划,不管要读多久,也要开始摆上日程。另外一种非专业性的学习,可以是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等这些内容,可以补充知识库、增长个人见识,提升自我分析能力的学习。这部分内容相对丰富,可能见效并不会特别快,但是古人也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新人来说,也绝对是气质up的上佳良品了。
4)创新
创新对于大部分情况来说,是种微创新。对于新手来说,颠覆性的创新不太容易得到,况且从新人嘴巴里讲出来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进行“微创手术”。职场上的创新,就是要利用之前的“理解”、“模仿”、“学习”,为解决问题设计一条更好的道路。
我刚开始写文案报告的时候,都是领导吩咐我这一页p要写什么内容,用哪些支撑,去哪里找这些支撑材料,大概的形式是什么...一开始我就是模仿他的思维来操作。后来慢慢地我知道了他的“套路”,并且学习到了很多种用于表达和支撑的逻辑,于是与他只用告诉我这页p主要的用意,再到后来我就会加入我对于项目的思考,开始给他建议,“我觉得这一部分应该先说思路,从三个部分来支撑.."在听取我的意见后,项目的某一整个部分都由我来做,我来设计具体的模式、发展策略、支撑体系等。这其中的变化就是在不断地利用原有的知识进行改良、创新,最终形成我自己的东西,而非上级吩咐的。
这四点或者路径是我在入职第一年里面不断提醒自己的,也是帮助我不断刷新别人对我的认知,最后认可我的重要因素。我将“能力篇”作为第一篇,并不意味着我希望将各位都“教唆”成“女强人”或者“工作狂”,而是作为在职场中自我保护和释放价值的第一层“壳”。职场上看的最多的还是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第一规则。如果不以能力说话,我们很容易别轻视,甚至是贴上“二类的”标签。职场的第一印象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不被看好的人,就更难别认可。所以,如果时间允许,如果还不至于一塌涂地,就请立刻开始,从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起。
(想要分享的内容太多,因此分成了上篇和下篇,也给大家一点消化和思考的空间吧!敬请期待《走过职场的青涩,从校园女神到职场女王(下篇)》,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