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想法

《道德经》第二章1

2020-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8351

《道德经》第二章 第一节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②,音声③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注释]

①斯:这。恶:丑。已:通“矣”。

②盈:充实、补充、依存。

③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 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对比才能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比较才能形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互相搭配才能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解读]

老子对美恶、善不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等的论述,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系统而深刻地揭露事物之间对立统一规律的文辞,这也是老子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老子以矛盾法则为基础,深刻地指出了,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矛盾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对立着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转化。这种相互之间的变化是自然万物的根本性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