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动与青年
上午第一节课在五一班上《四季之美》第一课时,整整15年没有上语文课了,教案都记不住,对不住活泼可爱、积极主动的孩子们。
我得找时间读教材、教参,学习名师的教学设计,多琢磨琢磨。争取后天上第二课时不会像今天这么糟糕。
什么是“博动课堂”?每一堂优秀的课应该都是“博动”课吧。不管是“绿色课堂”,还是“生态课堂”,还是“生本课堂”“高效课堂”“智慧课堂”“融创课堂”……研究的本质、核心上都是相通的,都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进行,只不过途径、方法、说法有所差异而已。
打造博动课堂,很明显着重要围绕“博”和“动”来研究,最简单明白的理解,“博”就是“融和”,不是教师一言堂,不是教死知识,不是只教当堂课这一学科的知识,它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师生融和互动的“博”,是知识、能力、情感等核心素养融和的“博”,是各学科相互融和的“博”……
“动”呢?一堂课,要让学生想动,就是想学知识,最明显的比如“激趣引入”;能动、会动、敢动,教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起来;脑动(思维)、眼动(观察)、嘴动(多读、多说、多唱)、手动(练习、实践)、身动(活动)、互动(生生、师生)……
这样的“博动课堂”,就是生本课堂,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课堂,就是生态课堂、绿色课堂,符合教育教学规矩的课堂,把学生当成人,放在中央的课堂。
我懂一点点,就是“实战”水平低。断断续续教了三年半语文,教了大概九年数学,以后基本延续思品教学,参加赛课也是思品,职称评定也是思品这条路。现在想上一节语文教研课,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参与到博动课堂研究中来,也给大家提供一节批判课,在批判中我们形成对“博动”的多一点理解和共识。
下午我们用三节课时间召开了青年教师座谈会。效果还行,我为青年朋友们的积极、热情、上进所感动。
根据青年朋友们的发言,刘校、张校分别作了诚挚的讲话,字字句句都是对青年的指引、关切和激励。
我主要告诫青年朋友,要有正确的理想信念,要努力学习真本领,要有积极良好的心态,要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和担当。
祝福青年朋友,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