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研修总结
今天上午听取了余映潮老师的讲座《走好自己的名师奋斗之路》和崔允漷教授的讲座《解读新课程标准》,下午听取了班主任徐文祥老师的主题报告《语文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与实践》,三位老师的报告解决了我工作中的许多疑惑,也给我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
如何做研究和研究什么
余老师用一个个具体鲜活的数字,一组组震撼人心的图片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性;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研究,怎么研究,研究什么;告诉我们不仅要研究名师的课例,还要研究自己的课堂,提炼技术要领,“着力于研究自己的课堂教学,将最省时、高效的教学手法定格活用。”余老师还告诉我们不仅要研究,还要写作,要把思想火花用文字来固定。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论文写作“六字诀”——新、厚、精、美、深、奇。他通过一个个祥实的的案例,把这些抽象的理念变得形象直观。例如:《孔乙已最后为什么只摸出了四文大钱?》(深)、《别有意味的一个段》(新)《文学作品里,节日的苦难》(厚)、《文末有一个详写的故事》(奇)。余老师一边讲我一边查阅他的资料,发现他出论文的效率非常高,几乎每周一篇,甚至每周两篇,这种治学的态度比学问本身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新课标、新要求、新教案、新评价
郭老师重点从操作层面解读了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新教学特征、如何设计学历案、如何评价学生等
新教学的四个特征是: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评;线上线下的混合学习。这些特征将成为我们改善和评价课堂的标准和依据。
新教学要求下的学历案设计要回答以下问题:为何要学此单元?期望学会什么?何以知道学会了?怎样的学习进阶?怎么知道学生学会了吗?通过什么支架管理学习。所以一个学历案包括:单元名称与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过程、作业与检测、学会反思等几个步骤。总之,学历案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一个独立的学习事件,一个最小的课程单位,一种微课程。
在下午的讲座中,徐老师首先分析了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普遍问题:环节过多、碎问碎答、重点不突出,问题不能贯穿整节课形成一条线索,然后提出了问题设置及提问应遵循的原则:引领性、总领性;启发性、开放性;独创性、针对性;连贯性、层次性;规范性、准确性等五项原则。
在阐释这些原则时,徐老师举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老师设计的问题是“说一说哪些词体现了作者心中的喜,并读出来。”在《草船借箭》中徐老师抓住三个字“借、笑和亮”来梳理故事情节、品析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特色,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徐老师设计了三个问题:“美丽”一词在文中体现在哪些地方?你为怎样才能读出美丽?给居里夫人写颁奖词。三个问题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在大任务下有充分的学习空间。这此问题不正是课标提出的大任务吗?正因为徐老师丰富的知识背景,他才能设计出如此高妙的任务。不得不佩服徐老师, 那三万本书真的是没白读啊!
最后,徐老师用一组漫画告诉我们,教学策略虽然重要,但学生更重要,如果没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再好的工具,再巧妙的流程也是白费,也是徒劳。我们学习培训,读书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名师当专家,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才是我们成长与发展的终极目标。
徐老师的话深深感动了我,也感染了屏幕前的小伙伴伴们。是啊,我们不辞劳苦来学习,不就是为了不误人子弟,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吗?
课程已经结束,但学习不会停止,导师们的教导言尤在耳,愿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收获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