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白发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3期“母亲”专题活动。
不经意间的一个抬头,看到了妈妈的满头白发,这时的我才意识到,妈妈真的老了。我低下头,回到自己的小屋,妈妈年轻时的模样又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那时候,妈妈很年轻,一头乌黑的短发,干起活来比一般的男劳力都猛。在我印象里,我的妈妈是最能干的。就连我的同学,都羡慕我有一个能干的妈妈。当然,他们也会嘲笑我,嘲笑我不会干活。是的,妈妈几乎把所有的活都干了,一点都没留给我。对我,她只做一件事,把我锁在家里,让我好好读书。那时候的我,学习成绩虽然很不错,却也羡慕同学们可以下地干活。
再后来,妈妈在父亲的劝说下,终于可以让我干活了,妈妈总是把最轻的那一部分留给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开始有意地培养我做饭的能力。等到我炒菜、熬稀饭、烙大饼都学会了之后,她又有理由把我留在家里,不让我去地里干活了。从那时起,妈妈每天干完活回家,都会吃到我亲手做的饭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上高中了。高中的学习生活与以往完全不同,我再也没有时间给妈妈做饭了。地里的活,依然是妈妈一个在干,家里的饭也是妈妈在做。至于我的父亲,因为经常出差的原因,一年到头,在家待不了几天。
高中的生活紧张又充实,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偶尔过一次大周,回到家中,迎接我的一定是一顿大餐——妈妈做的大餐。桌子上的菜,全是我爱吃的。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真是太没心没肺了,光顾着吃,却没有体会到妈妈辛苦。
十年寒窗苦,只为题名时。在某年的夏天,我也收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走的那一天,妈妈给了我一个包袱,里面是她亲手烙的油饼。的确,妈妈烙油饼是一绝,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油饼。虽然我也会烙油饼,却总也烙不出妈妈的那股香味。
四年的大学生活,每一次从家中离开,总也少不了妈妈的油饼。回到学校,舍友们见到我的第一件事,就是问我有没有带油饼来。是的,他们吃上瘾了!
毕业了,工作了,我回家的时间更少了。最忙的时候,一年只在家待了两三天。记得那一年我是腊月二十八回的公司,腊月二十九到家,然后正月初二就又出差了——因为我服务的客户过年不放假。
在我忙碌的那些日子里,每逢重要的节日,比如八月十五,腊月二十三,我的生日,总能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让我在外面千万不要委屈了自己,一定要吃好、喝好。听着妈妈的话语,我“嗯”、“嗯”地答应着,眼泪却模糊了我的双眼。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其实,面对远方父母深切的关爱,男儿的泪水仍然会不受控制地流下来。父母,永远是最牵挂我们的人。
熬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终于又可以天天回家看到自己的父母。这时却发现,他们都老了。微驼的脊背,蹒跚的脚步,时不是的咳嗽声,还有那满头的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