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每过一天都让这部电影更伟大一点
今天奥斯卡颁奖。
按通常的说法,这是“影迷的盛宴”。
但吊诡的是,今年越到奥斯卡,真正的影迷反倒越会感觉……落寞。
不是么?
最佳影片《绿皮书》。
好看归好看,但不像是奥斯卡该有的好看。
同样的,还有院线热映中的《阿丽塔》。
卡神多年憋出来的大招。
视觉效果的确更上一层楼了,但还是让人觉得没看够。
这年头,影迷多尴尬啊——
哪怕数一数二的电影,也总是差了口气。
在那个佳片璀璨的年代,因为某次偶然的邂逅,你坠入电影的爱河。
你和电影在一个个周末激动不已地约会。
也在那些无人知晓的夜晚,尽情缠绵,相拥入睡。
但在十年,数十年的影迷生涯后,你是否感觉到心跳的次数在减少,看电影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陪伴?
如果说你有这种感觉的话。
那么每天在苦苦搜索,变着法子给你安利新片的Sir,更有。
所以今天这一篇,Sir想跳出今天,带你重温“初恋”的感觉。
在20年前。
一部科幻片,攫住了无数影迷的心。
就连那些从不看科幻片的人,都为之久久难以平复,从此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黑客帝国》
The Matrix
在聊之前,先说一个不久前还在Sir朋友圈里转发的视频。
威尔·史密斯回忆当年拒绝出演《黑客帝国》的经历。
沃卓斯基(当年的)兄弟找到了史皇,希望他出演。
但史皇看了剧本,发现兄弟俩居然迷恋这样一个镜头——
主角大鹏展翅凌空跃起,然后定在半空,360度摄影机旋转。
听罢,见多识广的的史皇一脸嫌弃,推掉片约,然后接下了大烂片《飙风战警》。
现在我们都知道,这个不可描述的体位,已经成为《黑客帝国》的标志,留名影史。
而与之擦身而过的史皇,也只能哭晕在厕所了。
当年《黑客帝国》到底有多火?
沃卓斯基兄弟用6300万美元的预算,狂揽4.6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更是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四项技术奖项。
考虑到奥斯卡主要奖项一贯对科幻片的冷处理,《黑客帝国》显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影响之广,直到今日,也能看到各种余晖。
1、让昆汀爆粗的特效
不熟悉的影迷可能不知道。
同样作为港片爱好者的昆汀,曾经对《黑客帝国》破口大骂。
为啥?
因为他认为其中惊艳的电脑CG,很可能会毁掉电影这门艺术。
今天看,《黑客帝国》没有“毁掉电影”。
倒是造出了一个世界。
比如之前提到的凌空飞踢。
慢动作,弹道痕迹,镜头的空间运动轨迹的使用,二十年后,不论是电影、电视,还是电子游戏,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而当年拍摄这个镜头,沃卓斯基兄弟用了120架摄影机和两组动画摄影机,即时捕捉演员的静态和动态效果。
直接打碎了空间和时间的交互,用一种再创作的方式解构了演员的动作。
但这只是沃卓斯基兄弟在拍摄过程里诸多创举和实验的一环。
他们大规模地使用电脑CG技术,延展拍摄技术的呈现效果。
比如电影中被史密斯特工附身过程的变脸特效。
比如用水母的形态构建双子兄弟的隐身穿越。
甚至用特效模拟超级卡车正面相撞的场景。
而在第一部成功之后,沃卓斯基兄弟玩得更疯。
为了拍摄追车戏,他们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
拍摄完成之后,又把多达一万五千吨的建材,拆除后,捐赠到墨西哥,在当地修建经济适用房。
2、影响好莱坞历史的华人元素
除了特效之外,真正让第一部《黑客帝国》一炮而红的,其实是电影中的动作设计。
让当时的好莱坞惊掉下巴。
如“尼奥躲子弹”的镜头。
这一个招式来源于中国传统武术招式里的铁板桥。
而电影里的中国基因,来自袁和平,香港武指中的领头羊。
《黑客帝国》系列,大量引进香港的武指团队。
甚至在花絮中,也直接提到,
他们(导演)的梦想,必须靠《精武英雄》的动作指导来实现。
因此在拍摄第一部之前,所有主演都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武术动作的专业指导,甚至每个人都分配专人负责训练。
从动作身法到演出逻辑。
不再是旧式好莱坞里的州长和史泰龙式的肌肉蛮斗,而是带有一种中国武侠飞檐走壁的飘逸。
不仅让动作场面看起来更具东方禅意。
也与现实的地面拉开一段距离,多了虚拟的意味。
而改变这一切的是——
吊威亚。
威亚曾改变了香港的武侠片,功夫片。
而《黑客帝国》里的香港人,又把吊威亚带入了好莱坞。
彻底影响了新世纪初的好莱坞电影。
在威亚的帮助下,好莱坞出现了之前从未见过的来自东方的动作设计风格。
之后像袁祥仁、元奎、熊欣欣……一大批香港武指进军好莱坞,担任动作指导,甚至是直接当导演。
从《霹雳娇娃》系列到《刀锋战士2》,甚至《杀死比尔》,《碟中谍》系列,好莱坞动作设计中的中国武术元素大行其道。
据说当年基努·里维斯被选为男主,也是因为带有四分之一的华人血统。
而他之后的《疾速追杀》《康斯坦丁》,基本延续的是《黑客帝国》的戏路。
3、至今少有企及的哲学探索
《黑客帝国》在内核上其实是对威廉·吉布森创立的赛博朋克科幻,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呈现。
沃卓斯基兄弟不仅从《神经漫游者》中获得灵感,更是从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甚至是弗兰克·米勒的漫画,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中汲取不同的养分。
孟菲斯和尼奥的对话里,甚至还有《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影子。
在汲取了各种程度的养分之后,它建构的命题,在Sir看来,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对真实的怀疑。
什么是真实?
很多人把真实当做你所感触到的生存状态。
比如每天醒来,听到的闹铃声,呼吸的新鲜空气,刺眼的阳光,食物的香气和味道,甚至是爱人肌肤的触感……
我们为各种关系所牵绊,共同构建出我们在生活的样子。
但要是有人,突然告诉你。
就像孟菲斯告诉尼奥一样——
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来自于大脑信息的模拟。
世界早就毁灭,人类都泡在培养皿中,被机器人奴役。
同样的两颗药丸,你敢接受吗?
红蓝药丸的选择题,真实或虚拟
20年前的沃卓斯基在电影里讨论的这个问题,在前几年居然看到了眉目。
没错,就是VR。
当智能设备已经能够蒙蔽你的五官,欺骗你的大脑的时候。
真实,成了哲学问题。
去年斯皮尔伯格的《头号玩家》就对VR大发展之后的世界做了延展探讨。
但这个探讨的背景和《黑客帝国》殊途同归——
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粮食,战争,科技,阶级……),人是否只有在虚拟中,才能获得生活的尊严。
同理还有诺兰的《盗梦空间》。
当五感已经可以被愚弄的时候,人只能求助经验,求助记忆。
而《盗梦空间》则在讲,连记忆、梦境、经验都可以被篡改的时候,人类面对的,或许就只有那个永远无法停止的陀螺。
无法求证的真实,这个饱含着怀疑论的思考,在《黑客帝国》里,第一次被大规模地搬到大众的面前。
而它的第二个价值,则是一种绝对的悲观。
《黑客帝国》三部曲,看似是一个寻找救世主,拯救人类命运的宏大冒险。最后尼奥似乎拯救了世界,仿佛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深入到电影之中,
尼奥,史密斯,先知,建筑师,锡安,机器章鱼……这些战斗了三部电影的对头们。
都是在做无用功。
他们是人工智能设计的矩阵法则运行的组成部分。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上帝。
所谓的争斗,只不过是在帮助上帝在除掉bug和病痛,完成自我进化。
你活着,是因为上帝让你活,你死了,上帝根本不在乎。
所谓的救世主,是用来聚集bug(反抗人类),让上帝下一次清除,更加容易。
牺牲了自己做出的改变,不过是程序的一次新实验。
这才是悲观的地方。
作为救世主,为了人类的未来。
尼奥寻找钥匙,寻找先知,打败史密斯,正面建筑师,到最后牺牲自己,与机器大帝面对面谈判。
但这一切的努力的结果是什么?
尼奥在机器大帝那,获得了帮助他“杀死史密斯”的机会。
电影里,人类已经渺小到把自身工具化,才能苟存。
而苟存的缘由,是人类的力量已经渺小到不值一提。
到最后,似乎又是爱拯救了一切。
但就像先知和建筑师的谈话。
当沃卓斯基兄弟完完全全地站在了人工智能的那一边,所说的话大致如此——
碳基生命的人类啊,你存在的意义,是在硅基文明的历史书上。
这种对人类命运的悲观,对文明前途想象的大胆,也是赛博朋克在大银幕上为数不多的经典之作。
除了这两点,沃卓斯基兄弟还在电影中用先锋的美学,构建了一个独特的机械末世。
被插管圈养在培养皿中的普通人类。
锡安城的破旧质感与机甲战士。
而对应的,却是矩阵中,明媚整洁的,人类黄金时代文明的回忆。
这种反差构建出的一整套美学,为后世的赛博朋克式的科幻,提供了可以实践的参考和模仿。
整个系列,科学、宗教、历史、哲学等的借鉴与隐喻,混杂着东西方文化,不断讨论真实和虚拟的关系与边界。
在那个马化腾刚刚创立QICQ的年代,沃卓斯基兄弟已经成功地在一个面向全世界普通观众的商业电影里,植入了对人工智能,网络,和人的存在意义的探讨。
在网络兴起的年代,诉说网络世界里人类的最终下场。
而在人工智能还八字没一撇的时候,讨论机器人以人类养分自我进化的问题。
但如今,二十年过去。
好像再没有出现过有能够在商业和艺术表达上的取舍能够做到如此深度的作品。
当今的超级英雄电影。
已经开始熟练地,从政治正确(《黑豹》)、恶搞卖萌(《死侍》)、鲜美肉体(《海王》)等各个角度,迎合观众的需求。
这并非不对,但它们看起来已经越来越安全。
再也没有电影像《黑客帝国》,敢于冒犯观众,给上一记冰冷的耳光——
你的生活,全都是假的。
什么才是科幻电影最摄人心魄的魅力?
Sir以为。
是这种对我们日常生活的离间。
在小说《三体》的序言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这样写下了他的读后感——
多年以后,我还会记得看完《三体》的那个秋夜,我走出家门,在小区里盘桓。铅灰色的上海夜空几乎看不到几颗星星,但是我的心中却仿佛有无限的星光在涌动。这是一种奇异的感受,我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好像都被放大、重组和牵引,指向一个浩瀚的所在。
这段话中,最值得玩味的不是星空,不是宇宙。
而是自家小区楼下。
你每天都会经过。
但今天,因为读完了一本书,你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有了从未有过的感受。
这才是植入人心的科幻感。
它像一个飞碟,载着你极速逃离地球,将你抛向宇宙的深处。
尔后安然返程,让你落回原来的生活轨迹。
你抽离生活,又重新插入生活。
你怀疑人生,又再次接受人生。
一切都没有改变,但一切看起来已经不同。
而我们对《黑客帝国》念念不忘的20年也正是——
在它之后。
谁还能对深信不疑的“真实”,不打个冷颤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