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有一个小孩,他不知道回声是什么,有一次他站在矿野中呐喊,附近的小山立刻反射出他的声音,无论他怎样呐喊,回声依旧与他相同。他说“你好”,它便回应道“你好”。因此传达出一个道理: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对你怎样。
是吗?
在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感召什么样的人,你对别人怎样,别人就会对你怎样。这是一个相互的“力”。即是你给出一个作用力,就会得到一个反作用力,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力”,保持平衡。但这是从理论角度来看。
不是什么情况都是绝对的,这也是相对的。相对于一些物质的确是这样,但是相对于人类来说就不一定了。这里举例说明:我们先假设两个人,一个人为A,一个人为B,如果A对B非常友好,按人类正常的思维模式应是B对A也非常友好,做为一个人的回应。但是人类的思维不可能是统一思维,所以就出现了相对于正常情况的特殊情况,如果A对B非常友好,在特殊情况下,分为两种,一是B对A冷淡,二是B对A不友好。这样看来,虽然对方给出了“力”,但是也证明有可能跟你给他的“力”不一样。
但是话说回来,如果你一拳使劲打到墙上,墙的反作用力就相当于你给出的作用力。所以墙反弹的反作用力,不可能让你感觉舒服,也不可能让你感觉没有任何力度。在这种情况下,“力”的相互作用是一样的。就不像人类那样具有其它可能性。
由此看出,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物而异。
相对于人类来说,A对B非常友好,但是B对A不友好,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方法就是让A给出的作用力大于B给出的反作用力,同化B的反作用力。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情况被称为感化。但是这种方式对“墙”就行不通了。
那么人类交际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称它为“人类交际作用力”,这个定理是整个“回声效应”当中的一个特殊存在。
还有一种事态,此事态与“人类交际作用力”相驳。在特殊情况下(相对于正常情况),善人多做好事之后,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回报。的确出现过这种状况。此事是有一面原因的,而这面原因其意更深。单方面的去看的确是这样,但是全面的看待就不是了。他的回报,也许是隐性,而并非是显性的,所以不能仅主观的单方面思考,而是要有所客观全面的察觉。这里也举例说明:比如说,一位大善人积攒了非常大的功德,应当给他加五年的寿命,但却让他早早的无疾而终。从外表看的确与“人类交际作用力”原理相似。先别着急,还有后面的:没想到的是,两年之后,全球迎来了第二个冰川时代,基本上导致人类灭绝。所以说让他早早地无疾而终,免去了人类灭绝时的痛苦死亡,这就是给予他的回报。那你是否能免除这种回报呢?答案是不能。除非你又做了其它的事情(作用力)来免除这种回报,就算如此,不会给你回报,也是为了给你一个回应(反作用力)。
以上就是我对回声效应引申出的一系列理论的见解及总结
《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