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且戒在慌张——读钱理群的《“好玩”是一切读书和研究的真谛》
读书且戒在慌张——读钱理群的《“好玩”是一切读书和研究的真谛》
读完钱老《致青年朋友》一书中的一篇长文《“好玩”是一切读书和研究的真谛》,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就该文写作的源起和读者对象看,是钱理群先生在烟台大学给广大师生所做的演讲稿;而从文章探讨的话题看,谈论的核心议题是大学生如何读书。洋洋洒洒的“万言书”分为“大学时代:人生的盛夏、“立人”之本:打好两个底子、 沉潜十年:最诚恳的希望、读书之乐:以婴儿的眼睛去发现、两层理想:永远活出生命的诗意与尊严”五个部分。五个话题,有读书的态度与方法,有丰盈人生的态度与方式。浅显的文字,饱含殷殷期盼之情。
关于读书问题的讨论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关于读什么书,怎么读书,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阅读需求。不过,就是这种常识性的问题放置到生活中往往会被很多人忽视。就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而言,古人的说法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很显然,这是从功利性的角度谈论读书的意义。而从自我修为的层面审视,古人读书是“古之学者为己”,现代人读书则是“今之学者为人”。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读书方式,从书中获得的东西就不一样。但是,作为人类区别于一般动物最主要的精神活动方式之一,“读书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好事”。之所以如此定性,源于在书的世界里“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不仅能够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感知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打开了认识和了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子。就一个人而言,肉体的局限限制我们认识和感知世界的视野,而在书的世界中思接千载,视通八级可以弥补很多缺憾。
从钱先生个人切身体验的角度看,他正是从读书中受益匪浅,所以才以殷切的期盼之情告诫年轻人应该在该读书的年龄要博览群书,不断地丰盈自己的人生。人生有四季,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的事情。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要求,每一个阶段做事应遵循各自的规律。如果乱了顺序,打破了界限,有可能会造成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诚如钱先生在文章引用的周作人的话:“一个人的成长一切都顺其自然。人的生命就像自然的四季:小学和中学是人生的春天;大学是人生的夏天,即盛夏季节;毕业后到中年是人生的秋天;到了老年就是人生的冬天。人生的季节跟自然的季节是一样的,春天该做春天的事,夏天该做夏天的事。”也就是说,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生活需求,不同的信息汲取,不同的人生需求,只有明确了这些,才不至于乱了方寸。
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和认识自己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意外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底色。钱先生说一个人需要打的底子很多,其中“专业知识的底子”和“人文情怀的底子”是最主要的。仔细思之,先生之言可谓切中肯綮。就一个人而言,他是社会性的生物。在残酷的丛林法则作用下,要很好的在世间行走,在有限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做工具支撑是很难的。作为一个职业人,本职工作是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保障。即使做不到术业有专攻,起码对本专业的知识尽可能做到稔熟的程度,这样在职业园囿中行走时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当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技术性的工作运用现代的机器就可以完成,而且其效率要远远高于人的操作。这就涉及人与一般性生物的区别之处。人富有思想和情感决定了这个世界的温度和色彩。如果世界完全被机器充斥,人之为人的生存空间就变得冰冷。这就触及现实所说的“人文情怀”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首歌其实唱出人与人同一般生物界的不同之处。爱的付出与享受,在生物界可能普遍存在,但是真正具有普世性的除了人类似乎找不到第二种生物。不论处于什么样的人生阶段,弄清楚“人生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问题是至关重要。只有搞明白“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短暂的人生之旅才不至于迷失方向,行走时才不会有负重之感。
在被物质包裹的世界,人很容易被裹挟,患上恋物癖。再者,光怪陆离的世界很容易造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顿与迷惑。“关键时候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考验一个人的心智的时候。面对选择,如何做出抉择,除了取决于兴趣爱好,更重要的在于自己的心性情怀和心智。这些不是先天就具备的,而是在后天慢慢积累的,而这同样离不开书籍的帮助。文字的认识只是浅层的,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精神东西才是真正的“开卷有益”。毕竟,一个人的精力和活动范围有限,这就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事必躬亲,穷尽所有的需要感知的世界。而要真正认知更为丰富和广阔的世界,必须沉下身子,在书籍的世界里沉潜下来。“读书且戒在慌张”,读书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精神劳作的过程。既然是“慢慢走,欣赏”的过程,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很难达成预期。再说,书籍对人的思想情感的浸润并非能够收到立竿见影效果,而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所以,以十年树木的短视之思读书很难达到心理的预设。只有以百年树人的思想在书的海洋在遨游,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任何一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意蕴,“老眼光很难看新世界”。因此,读书时不应该带着固有的经验。固有的思维只会把自己始终置于井底之蛙的境地。读书的过程,应该戒除套板反应的固化思维,以“婴儿看世界的眼光”去审视和品读,才会从书中汲取新的有营养的东西,也才会慢慢的成长。书籍的世界不是物质的储存室,而是精神的聚合体。读书的过程是浸润思想、陶冶情性、提升品格的过程。人生是物质和精神的复合体,物质的需求已经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丰盈思想和精神的问题。“人生充满劳绩,也应诗意的生活。”对每个人来说,生活与人生中都应该有诗与远方。至于怎么把这种况味在生活与人生中真正体现出来,书籍当是最好的“储藏室”。
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这是需要认真运思的话题。但是,就读书的本义而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告诫和“读书且戒再慌张”的劝诫,当是应该牢记于心的。而戒除急功近利之思,把读书视作生活和人生中“好玩”的事情,可能会更为惬意。(安徽省霍邱县一中城南 陈士同)
原文链接:https://culture.ifeng.com/c/7zPLSwWC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