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笔记销售职场漫谈

企业家爱拜关二哥,只因不懂管理数据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周周赋能

最近认识了一位世界五百强的海外分公司老总,拿到了一些华为的年报数据。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内幕消息,其实很多人都可以拿到,不过是一些基本面的数据而已。好在这位高管对这些数据做了一些分析,让我们对管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数据分析是基础

1

这位高管口中提到最多的就是人均效益,用个通俗点的词来说,就是人均产值(GDP)。

当然如果只是拿华为来说事,那就为免太过托大,显得我想装X,我也要拿一些相近的数据来比较一下,就比如中兴。

根据2018年的年报,华为的人均销售(人均产值)384万,中兴的人均销售120万。

这个差距是多少呢?大概是3倍。

如果只是拿中兴来比较,也是把难度降低了。那大环境数据也来比较一下,2018年的数据,就以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深圳来看,深圳市2018年人均GDP是24万多。中兴人的这一数据,是深圳市的5倍,而华为是深圳市这一数据的15倍。

由此看来,中兴已经很厉害,不过华为更逆天而已。

如果我们在回看到20年前,当时中兴跟华为都差不多,人均大概60万左右。而20年过去了,中兴从人均的销售60万提到120多万,华为从人均60万提到380万。

是什么造成了华为的这些优势呢?

有人说是砸钱请人才。

比如最近看到的华为狠砸高薪聘请顶尖应届博士生,8位2019应届博士生年薪89.6万起步,最高的年薪达到了201万。

好像有些道理,而且这还不是现在才这样做的,即使早在最困难的时候,华为也要贷款给员工发工资,可见华为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

2

不过华为能砸钱,除了任先生本来在人才身上很舍得砸钱以外,还因为

——华为盈利能力真的很强。

正如前面的比较,华为的人均营收是中兴的三倍,而员工平均收入呢?

根据调查,华为人的平均工资78万,中兴是30万。员工之间的收入也差了2.5倍。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华为人创造了3倍的价值,拿2.5倍的工资,那么这就合理了,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只有公司有利润,员工才会有钱赚,员工的工资不白拿。

当然,以收入论英雄,还只是在看结果。

出来砸钱就一定能成功吗?

不一定。

砸钱做研发、点科技树,的确是一条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好方法,但不是每个公司,每个行业都能这样做。

比如一些传统的行业,如家具、白色家电/、快消品等等。这些产品的技术已经很成熟,我们能看到这些行业有什么颠覆性的研究成果吗?

好像很少。

传统行业在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并不多

3

如果你又刚好处在这些行业,大投入去做研发,能产出的效应不一定很高。所以投入研发,并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所以在这一方面,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压缩管理成本。

毕竟做研发,那是大招,做好就是绝杀,但是发招以前要蓄力很久,随时可能被市场淘汰掉。

倒是降低管理成本,就比较稳妥,又可以做到的。

为什么说管理成本很容易降低呢?

因为管理水平在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内,可以说是非常混乱了。

我最近去给一家公司做调研。表面来看,他们的生产条件也比较好,设备自动化程度也高,员工工作热情度也比较高,车间的5S管理也做的还不错。

这些都是表象,因为他们知道我去做调研,当然要摆得好看一点。但是这些只能说叫做基础中的基础而已。

什么才是管理水平呢?

举个栗子,当我问到他们要一些设备维护记录,这个他们不要说拿出来,甚至连说也说不出来。这说明他们的设备并没有定期维护。

这就是问题。

很多人买一辆几十万的车也要定期维护,但是一条上百万的生产线,竟然没有定期维护计划,这不是很奇怪吗?

管理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生产线(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再问细致一点,比如订单准交率,他们也是说不上来,说明压根就没想过。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订单准交率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一家企业的信用度,基本可以认为是这家企业的面子了,如果面子都没有监控,相信客户满意度一定很差。

其他问题,关于交货周期、品质水平、工时薪酬等,这些细节就不用太关注了。当然,照惯例还是要问一下,不然就显得我不够专业。

不过我知道,结果不用看,一定烂的一比。

可见,很多企业的经营不过是随便乱做的,钱浪费到哪里去,根本就没人知道。

以前的订单很容易获得,利润就把这些浪费给覆盖掉了。

但是,现在订单量跟以前不能比了。而且越来越难获得,只有交期准、质量好,成本低,才能获得更多的订单。如果这些都做不好,那么就不要谈赚钱了。

总结

对于很多老板来说,成功可能靠运气,能不能扛过去,也只能靠运气了。

最后只剩下一招,多拜拜关二哥吧。

关羽像

Ps:由于篇幅问题,下一篇会说一下相关数据的改善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