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话题

同事关系也是一种关系的复利

2025-04-17  本文已影响0人  镜像德哥
微信图片_20250418145137.jpg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史前人类依靠部落而生存,离开部落就意味着死亡。因此,我们对归属感的需求并非某种性格特点,而是植入我们DNA之中的求生本能。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每天至少要花7、8个小时在工作上,我们和同事相处的时间甚至多于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工作场所,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我们的新型部落。

根据哈佛大学“幸福研究”显示,社会联结和人生幸福程度的相关系数为0.7(这个值在科学领域已经非常高)。与幸福真正相关的不是财富,不是出名,也不是好看的外表或是住在温暖适宜的城市,而是一个人的社会联结强度。——《牛人心法》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来自强关系(夫妻、朋友、子女),而不是网络社交这种弱关系。但显然,无论从相处时间上,还是关系的影响上,同事关系也是强关系的一种。

盖洛普Q12员工敬业度的问卷调研显示,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在工作中是否有最好的朋友。那些反馈称“在工作中有最好的朋友”的员工,比那些反馈“没有”的员工,其敬业度要高出七倍。他们在所有的绩效指标上得分都更高。他们和顾客关系更好,项目里的创新点子更多,而且思维更为敏锐,犯的错更少。——《牛人心法》

这便是为什么有人发现,人们在一个团队中,如果人们的归属感需求若被满足,他们便会感觉自己所向披靡,无所不能;但若未被满足,则会萎靡不振,如秋日的落叶随风凋零。

瑞·达里欧也说,同事和工作场所构成你的工作环境,而环境对你人格的影响超过对你工作的影响。他说,你的工作和大多数职业未来都会发生变化,你今天选择的职业道路未来可能面目全非,你甚至会转行,但唯一不变的是,你可以尽量接近那些品格、能力俱优的人,选择在符合你天性的地方工作。

前几天,在复利社群,一个关系教练永橙老师分享说,在今天这种不确定的环境里边,与其去追求什么赛道,打法,或者产品形态上的稳定性,还不如追求一种正向的长期关系经营的稳定性。这种正向的关系经营,也是长期能带给一个人更多正向的复利。

如果你遇到一个好领导,好同事,或许你可以从上身上学习很多你学习里面学不到的知识,你们甚至结成了亲密的战友,可以出去一起创业。

比如字节跳动的张一鸣和梁汝波,他们两人在酷讯搜索时是同事,一个做产品,一个做技术。于是,张一鸣创业时邀请梁汝波一起搞“内推网”,后来一起做了字节跳动,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

《好好思考》中,成甲老师还分享一个角度,就算是工作上的学习,也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只能看到“被安排的任务”和“培训手册”中的知识,那我们进步的速度也是有限的。

实际上,在工作中有很多隐性知识。你和同事的每一次谈话、交流、任务布置,甚至同事遇到问题时微妙的细节反应,都可以是学习的对象。只不过想要在工作中快速进步,我们就要多花时间挖掘优秀同事身上的“隐性知识”,并把它们转化为能为自己所用的思维模型。——《好好思考》

他们是如何安排工作的?他们是如何思考问题的?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策?这些行动背后的思维模型又是什么? 如果能够在工作中逐一弄明白这些问题,那我们的进步速度就会快得多。

特别是在体制内,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平时相处,人际关系是第一位的。很多时候,跟同事关系好,处理事情就是快很多,也会简单很多,还会告诉你怎么处理。

如果关系一般,很可能就得照章办事,按走流程时间就会慢很多。单位的很多老人,看起来不做事,可要是不尊重他们,分分钟就被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他们也许就是关系过硬,也许跟你的领导或者其他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可能不会去做很多事,但他们阻碍某件事做成却很擅长。据说富兰克林也曾吃过这个亏。

在18世纪的印刷行业中,存在一种传统,即新员工入职时需支付一定数量的啤酒作为“欢迎礼”(bienvenu)。由于富兰克林不喝酒,他刚开始已经交了这份“酒钱”,后来换了团队还需要重新交,他最初拒绝支付五先令的“酒钱”,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要求。尽管也得到了老板的支持,但他仍遭到同事们的排挤和恶作剧,最终不得不妥协并支付了这笔费用。

他也从这一事件让他认识到,与身边人保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此后,他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与同事的合作,并逐渐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影响力。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有这么一句话:越是持久的关系,越需要不断的储蓄。

正如你的亲密/亲子关系每天都要处理,同事的关系也需要经常维护,一起克服工作中的难题偶尔的聚餐、团队活动、甚至聊些八卦等等,都需要重视且融入,才能实现关系的复利与增长。


每天分享一个我正在学习并觉得有用的认知或例子,欢迎关注。如果今天这个认知或例子对你有启发,欢迎给我点赞或转发。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的第381天/1000天,早起第1629天,慢跑3572/10000公里,最近正在学习《复利日知录》,很多理念来自《富足人生社群》课程的复述,一个地球上少有的可以让你不断变好的社群,欢迎加入一起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