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意和远方”的渴望,恰恰源自解读力的无能
提到读书,很多人说自己从毕业后就没再读过小说,现在只看非虚构类。似乎读小说就像长粉刺。他们为自己长过粉刺感到可耻,紧接着,我也为自己现在还长粉刺感到可耻了。
梁文道说,小说里面不是没有知识。很多人不读小说,是因为它的知识是不确定的。从非虚构性作品里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或者在虚构作品中得不到有价值的东西。这种得到或得不到,其实是解读力的问题。
这几天,我翻完了《文学的意义》。书中汇集了22篇中外学者、作家文学解读。鸡毛说,这是炒冷饭。他看过其中1/2的文章,又和1/4的作者打过照面。你看过这一半就可以了,我说,一本书能有一半的价值就相当不错了。饭好吃,拿出来,烩一烩。在一些通识文本上,展示通识的解读力,获取一些通识,也正是“国民通识读本”的含义。
“既能把薄的书读成厚的,又能把厚的书读成薄的”,这是一种解读。“读金刚经,有一句两句的体会,就拿来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应用、联系,然后再回头去和金刚经印证”,这是一种解读。书评、文论在百分百植根与百分百背离之间,或软之又软,或可有可无,这也是一种解读。就像从矿石中提炼出何种金属,或提炼出何种纯度的金属,都是一种冶炼技术。可见,读书也是个技术工种。你常常要花费很大精力,才能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有个简单的建议。这是我以前上学时,绕了很大圈子才发现的。这个建议就是:“你必须要读原著,任何解读本或翻译本都不能代替你读原著”。也就是,要直接从原著出发,从坚实的部分出发,拿出你的解读力来。别奢望从虚幻入手,兑换真实。“以谎言验证谎言,得到的肯定是谎言”。如果说文学是生活的解读、生活的影子,那么文学解读,就是解读的解读,影子的影子,那又是何等的虚幻呢?
帕慕克说,“这是一个人把自己关闭在房间里坐在书桌前创造出的东西,是一个人退却到一个角落里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文学的意义”。 文学的意义是什么?是一个人对抗满屋子人的虚幻吗?还是对抗自己脑子里的虚幻?再套用马尔克斯的句式,如果解读不变得真实具体,而只是声援文本的幻想,声援生活的幻想,那是丝毫不能减少我们的孤独感的。用文本解读文本,用对话解读对话,用概念解读概念,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我们的解读力在哪里,我们的文学也就在哪里。我们的坚实在哪里,我们的完整也就在哪里。这正是《文学的意义》。除此之外,那些对“诗意和远方”的追求,恰恰源自解读力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