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说读书读书笔记大赏

我的职场十年-读后感

2016-04-20  本文已影响371人  游书

 这是一本差点错过的好书,被简介说成是小说,而自己不怎么看小说,故而一直闲置,直到最近在火车上,准备找个稍微简单点的,在火车上放松下脑子,才翻起这本书。看了叫好,好书在自己看来,种类很多。这本好在贴近自己真实的生活。同样身为职场人,工作了八年,自己也有颇多零碎的感悟,边看边写了很多的批注,读完后印象深刻的有如下几点:

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被人误解为消极的作风,但本意为自己不在那个位置,很难去理解那个位置的问题。比如作者在谈及前面的执行层的叙述时,由于自己处在这个岗位,而且有颇多的思考,有很多自己灵光一现,松散的思维,被作者系统的归纳总结,所以特别的深入自己地内心,从读书是为了寻找自己这个角度来讲,确实不错,相逢自有知音喜悦之感。抽象的语言在这里,是如此的津津有味,让自己细细品味。而到了后面,论及团队建设以及企业战略,在这个我未曾经历实际的层面上,这些抽象的语言是那么的空洞乏味,感觉和自己毫无关系。这些未曾实验和实际思考过的事情,无法引起自己的共鸣。所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是个实践层面的深刻感悟,如果不是书的前后读起来对自己体验的反差如此之大,自己是不能够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

第二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很多道理,我们听别人说,以为很轻,以为自己理解了,就像上面这句。但是直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多次碰壁,反复思量,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才去比原来更深一个层次的去理解这句话。自己读书很多,之前只在乎书本中各种知识,但是几年下来,工作中进步的缓慢,让自以为读书很多的我感到困惑,尽然我读了这么多,为什么在实际的生活中的影响很微弱?这困惑了我,一定有什么问题。逐渐的反思才发现,读书本身仅是简单的输入,而输出,则是自己潜意识思维以及实际行动的变化。读书可以带来意识层面的知悉,但意识层面的认知很脆弱,很容易被潜意识的行为惯性给淹没,如果没能够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直至固化为潜意识,书只能说是读了,而不能讲被自己彻底吸收了。重视实践,重视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够把书本彻底消化吸收。这时书的内容,才算对你个人来讲,成为了真理。

三:能够深刻反思他人批评你的原因,才能够得到进步。举个例子,比如许多人努力的工作后,仍然被领导骂,觉的很委屈,但需要认识到这背后根本的原因是公司只认成绩,不认苦劳,如果你做不出优秀的结果,只觉得自己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被骂后不反思自我,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而如果能够反思到上述问题,接下来就能想到:一定是自己懒惰思维让自己没有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工作,而是整天瞎忙,在不被别人认可后,产生乐受害者心理,觉的自己很冤,其实是自己的过错。认识到原因后更容易改进。还有就是比如领导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结果还是得不到好的结果,还是被领导批评。原因是否是你本身处于顺从者思维模式,别人让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特别是对领导,所谓的权威,更是不敢有任何的异议,然而实际上,这个社会需要的是需要的是争取者和独立思考者,正如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要从根本改变这种思维模式,才能够真正的改变。自我的认知需要外界的反馈,不停的调整,才能跟上社会的要求。这种调整,一开始会很缓慢,痛苦,但是慢慢习惯后就会好多了。但是认识到根本原因才是进步的最关键开始。

职场8年,同样快十年了?也应该系统写下自己的感悟,做一次系统的复盘。这书,可以作为引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