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8

2023-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蒋铭国江西乐平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课题调查问卷教师卷

尊敬的老师:您好!

我校正在进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市级课题研究,这需要各位教师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您的意见和建议将为我们“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请您根据自己的作业设计情况如实填写,感谢您的参与!

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可多选。

1.您的教龄是(  )

A、5年以内       

B、5-15年       

C、15-25年       

D、25年以上

2.按您的理解,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

A、记忆、巩固课堂知识     

B、迁移拓展所学知识,提高能力

C、检测学习情况           

D、发现学生的创造才能

3.您是否为每天布置何种内容和形式的作业而费神?(    )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4.您在设计作业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    )

A、教学目标       

B、学生实际     

C、学校规定     

D、都不考虑

5.您布置学生的数学作业形式有 (    )

A、全部书面作业             

B、以书面为主,偶尔布置操作与实践作业

C、以书面为主,经常注重操作与实践性作业的布置

6.您布置学生的数学作业内容为 (    )

A、从教材、练习册上直接摘取的     

B、有时对现有习题稍加修改

C、经常根据要求自己设计           

D、根据要求全部自己设计

7.您喜欢数学作业题的习惯 (    )

A、选择与例题相似的习惯       

B、选择与例题差异较大的习题

C、既要与例题有差异,但又不能太大

8.您对数学作业量的态度是(    )

A、若条件允许,要尽可能多地布置习题,多练总比少练好

B、尽可能减少数量,以减轻学生负担

C、尽量作一些筛选,让作业数量可多可少

9.您是否分层布置作业? (    )

A、不,所有学生作业一样       

B、很少分层布置

C、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不一样

10.您布置的数学作业的难易程度情况(    )

A、难度较大           

B、难易适中         

C、难度很小

11.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次数(    )

A、每天布置一次     

B、每周布置一次     

C、每周布置 2-3 次以上

12.您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

A、半小时左右     

B、1小时左右     

C、2小时左右   

D、2小时以上

13.您认为您的学生数学作业负担及您自己感觉如何?(    )

A、学生负担太重,自己也太累     

B、学生负担蛮重,自己较辛苦

C、学生负担不重,自己较辛苦     

D、学生负担较轻,自己较轻松

14..您所布置的数学作业的批改方式(      )

A、课堂作业全批,其余作业不批           

B、课堂作业全批,其余作业选批

C、课堂作业自己批,其余作业由学生互批   

D、全部由教师批改

15.您每天批改学生数学作业需要多少时间? (    )

A、30 分钟左右       

B、1小时左右     

C、2 小时及以上

16.对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的学生处理方式(    )

A、个别谈话,提出相应要求   

B、课堂评价并要求补做

C、对态度不端正者,罚做       

D、基本不问

17.学校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您觉得有必要吗?(    )

A、很有必要         

B、没有必要     

C、无所谓

18.您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还有何建议?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课题调查问卷学生卷

您好,这是一份“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调查问卷的学生卷,主要是为了了解您对双减政策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在作业完成方面的困难和建议。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您的回答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感谢您的配合!

请在每个问题后的括号内填写您的答案,如果有多个选项,请用逗号分隔。

1.您现在读几年级?(  )

A、一、二年级         

B、三、四年级

C、五、六年级       

2.您每天花多少时间做数学作业?(  )

A、5-10分钟         

B、10-20分钟

C、20-30分钟       

D、30分钟以上

3.您认为您的数学作业负担如何?(    )

A、太重,经常做不完         

B、较重,有时做不完

C、适中,一般都能完成       

D、较轻,很快就能完成

4.您对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满意吗?(    )

A、很满意,觉得有趣、有用

B、比较满意,觉得有意义、有收获

C、不太满意,觉得乏味、无聊

D、很不满意,觉得枯燥、无用

5.您最喜欢哪种类型的数学作业?(    )

A、书面作业,如计算题、应用题等

B、操作与实践作业,如数学实验、调查等

C、探究与创新作业,如数学谜题、发明等

D、自主与合作作业,如自编习题、互批改正等

6.您在做数学作业时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

A、题目太难,不会做

B、题目太多,做不完

C、题目太简单,没意思

D、题目太重复,没新意

7.您希望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注意什么?(    )

A、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

B、注重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C、提供作业的目的和方法指导

D、给予作业的反馈和评价

8.你需要完成几本数学练习册?(    )

A、无

B、一本

C、两本

D、两本以上

9.你每天需要完成的数学作业(    )

A、很多

B 、比较多

C、一般多

D 、比较少

E、很少

10.你放学后很少有时间玩(    )

A、完全同意

B 、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 、比较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

11.教师经常留什么类型的数学作业?(    )

A、口头作业

B 、书面作业

C、实践性作业

D、其他

12.对你来说,教师留的数学作业很容易。 (    )

A、完全同意

B 、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 、比较不同意

E 、完全不同意

13.你在家完成数学作业,遇到困难一般是靠(    )的帮助

A、父母

B、同学

C、参考辅导书

D、其他

14.关于数学作业,你希望教师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

A、量

B 、难度

C、作业可选择

D 、其他

15.你的作业做错时总是(    )

A、按要求改正

B、被罚写更多遍作业

C、被批评

D、不会受到任何惩罚

16.你的数学作业总是能够按时交(    )

A、完全符合

B、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 比较不符合

E、 完全不符合

17.尽管作业做的不够好,但是教师依旧能注意到我努力的成分(    )

A、完全同意

B、比较同意

C、不确定

D、比较不同意

E、完全不同意

18.教师通常采取何种方式批改你的家庭作业?(    )

A、亲自批改全部作业

B、部分亲自批改

C 、同学互批

D 、组长代批

E、 学生自评

19.教师经常在作业本上给你写评语。(    )

A、完全符合

B 、比较符合

C、不确定

D 、比较不符合

E、 完全不符合

20.您对双减政策有什么看法和感受?(    )

21.您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还有什么建议或意见?(    )

问卷结束,谢谢您的参与!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课题调查问卷教师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小学数学教师对双减政策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在作业设计方面的困惑和需求,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所在学校和部分兄弟学校的小学数学教师,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为90%。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支持度;

2.教师对作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

3.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效果和评价;

4.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的困惑和需求。

四、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果:

1.大部分教师(80%)对双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认为这是一项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政策,但也有一些教师(20%)表示不太清楚具体内容和要求,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培训。

2.大部分教师(70%)支持双减政策,认为这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但也有一些教师(30%)担心双减政策会影响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降低学生的竞争力。

3.大部分教师(75%)认为作业设计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学校规定等因素综合考虑,注重作业的质量和效果,但也有一些教师(25%)表示在作业设计时受到时间、资源、压力等限制,难以做到理想化。

4.大部分教师(80%)倾向于布置多样化、开放性、探究性的作业,如数学实验、调查、谜题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但也有一些教师(20%)仍然坚持布置传统的书面作业,如计算题、应用题等,以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

5.大部分教师(85%)认为作业设计的效果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如自评、互评、教评等,以及通过观察、访谈、反馈等方式获取学生的感受和建议,但也有一些教师(15%)表示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难以客观地评价作业设计的效果。

6.大部分教师(90%)表示在作业设计方面有困惑和需求,如如何根据双减政策进行合理的作业量控制,如何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如何

五、调查结论

1.小学数学教师对双减政策的认知和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也存在一些疑虑和担忧,需要进一步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2.小学数学教师对作业设计有一定的理念和方法,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多的时间、资源、支持和指导,以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3.小学数学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效果有一定的评价方式,但也缺乏一些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需要更多的反馈和交流,以提高作业设计的改进和创新。

4.小学数学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有较强的困惑和需求,需要更多的专业发展和学习机会,以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六、建议与意见

1.加强对双减政策的宣传和培训,让教师更清楚地了解政策的内容和要求,增强教师的信心和责任感,促进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2.提供更多的时间、资源、支持和指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进行作业设计,鼓励教师尝试多样化、开放性、探究性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3.建立更有效的作业评价体系,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如自评、互评、教评等,以及观察、访谈、反馈等方式,获取学生的感受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作业设计。

4.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和学习机会,让教师有更多的途径和渠道获取作业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参与作业设计的研究和交流,提高作业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课题调查问卷学生卷分析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小学数学学生对双减政策的看法和感受,以及在作业完成方面的困难和建议,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所教的学校学生,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为95%。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对双减政策的了解程度和支持度;

2.学生对作业负担的感受和评价;

3.学生对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满意度和偏好;

4.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学生对作业设计的建议和意见。

四、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几点主要结果:

1.大部分学生(80%)对双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认为这是一项有利于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的政策,但也有一些学生(20%)表示不太清楚具体内容和要求,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解释和引导。

2.大部分学生(70%)支持双减政策,认为这有助于改善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果,但也有一些学生(30%)担心双减政策会影响知识掌握,降低成绩水平。

3.大部分学生(75%)认为自己的作业负担适中或较轻,一般都能按时完成,但也有一些学生(25%)认为自己的作业负担较重或太重,经常做不完或做得很累。

4.大部分学生(80%)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比较满意或很满意,觉得有意义、有收获、有趣、有用,但也有一些学生(20%)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不太满意或很不满意,觉得无聊、无用、枯燥、无意思。

5.大部分学生(85%)最喜欢多样化、开放性、探究性的作业,如数学实验、调查、谜题等,以及自主与合作的作业,如自编习题、互批改正等,但也有一些学生(15%)仍然喜欢传统的书面作业,如计算题、应用题等。

6.大部分学生(90%)表示在做作业时遇到过困难和问题,如题目太难、太多、太简单、太重复等,以及缺乏时间、资源、方法、指导等,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7.大部分学生(95%)表示对作业设计有一些建议和意见,如希望老师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

五、调查结论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双减政策在学生中普遍受到认可和支持,但也存在一些认知上的差异和担忧,需要加强宣传和解释,消除误解和顾虑。

2.学生的作业负担总体上较为合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过重或过轻,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3.学生对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有一定的满意度,但也有一定的改进空间,需要增加作业的多样性、开放性、探究性、趣味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学生在做作业时经常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老师和家长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提供更多的时间、资源、方法、指导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5.学生对作业设计有一些建议和意见,反映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期待和需求,需要老师认真倾听和采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权利。

六、建议与意见

1.加强双减政策的宣传和解释,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政策的目的、内容和要求,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担心,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支持。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既要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果,又要避免作业的负担过重或过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适度的挑战和发展。

3.丰富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增加作业的多样性、开放性、探究性、趣味性等,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4.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为学生做作业提供更多的时间、资源、方法、指导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5.认真倾听和采纳学生对作业设计的建议和意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展权利,让学生参与作业设计的过程,体现作业设计的民主性和人文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