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伯乐待推文专题镂月裁云第八期主题征文(初审专题)

志比山高

2024-02-27  本文已影响0人  莫若秋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李小桃,李小桃,在家吗?”一阵阵急切而熟悉的呼唤声,打破了小村庄宁静的早晨。

狗吠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清脆的“在!”字应答声,李小桃如一阵风般从院子里冲出来,沉重的脚步声在静谧的早晨显得异常刺耳。

“录取通知书,恭喜呀!”邮递员叔叔面带微笑,顺手递给她一个沉甸甸的信封,那是她日思夜想的录取通知书。“铃铃……”邮递员骑着绿色的单车渐行渐远,留下李小桃独自站在路边静默了几十秒。她曾经幻想过无数遍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没有出现,此时此刻大脑一片空白。

“姐姐、姐姐,是谁呀?”尾随而至的弟妹们好奇询问着,打破了李小桃的思绪。紧握着信封的李小桃,仿佛握住了自己未来的命运。这份珍贵的礼物,她想要第一时间分享给一个人——那个在她心中永远无法替代的人。

尖峰岭,是小村庄方圆十里最巍峨的一座高山。它高耸入云,气势磅礴,仿佛是天地间的守护神。那里有着她忘不掉、更抹不去的记忆——她的亲妈,一个伟大而命薄的母亲,曾经为了家庭的生计,顾不得大雨、顾不上生命危险,上山采摘名贵的中草药材拿去卖钱来帮补家用。可惜就是在那一次采摘中,不幸发生了意外,失足掉落悬崖,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了12个嗷嗷待哺的孩子。

带着录取通知书,李小桃迈开脚步,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疯狂地朝着尖峰岭的方向奔去。这些年的压抑,母亲去世后家里的困境,身为长女的艰辛,坚持学业的不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喜悦,她急需去尖峰岭母亲坟前一一诉说。也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模糊了双眼,她顾不了这么多了,急需找到一个渲泄的树洞,恐怕这个世上没有人比母亲更懂她了。李小桃继续奔跑,风声在两耳边呼呼作响,往事如电影般在她脑海中一一浮现。

李小桃生长在一个非凡的家庭——她有11个兄弟姐妹。这个大家庭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母亲每年都会迎来一个新的生命。从小学开始,李小桃就在同学们嘲笑声中长大的,按照农村传统,每当家里添了新丁满月时,都要举办满月酒(也叫姜酒)。在整个小学阶段,李小桃家每年都会举办一次这样的庆祝活动。

父亲是一名木匠工,憨厚、寡言,就像一头默默耕作的老黄牛,只会埋头干活,对家庭极具负责,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外出打零散工。在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相当严格,第四个孩子出生后,她的父亲被迫做了结扎手术,可是尽管做了手术,她的母亲仍然每年都会生下一个孩子。每次举办满月酒,村里人都会议论纷纷,有说她母亲不检点的,也有说她父亲有特异功能的,农村人最擅长八卦对她家发挥得淋漓尽致,各种传言要多玄乎有多玄乎。

因家庭各种原因,整个小学阶段,李小桃在学校总是沉默寡言。更因家境贫寒,她常年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这使得她在同学们眼中如同异类一般,大多数时候,她在班上都是透明的存在,被忽视是常态,李小桃习惯了,她不在乎这些。她一直默默用功,刻苦努力,绝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偶尔她也会被同学盯住不放,那就是在考试放榜时,同学们才会正眼瞧她,因为每次她都能考进校前三名。这也是她母亲最为骄傲的时刻,尽管大字不识几个,但每当李小桃拿回试卷让她签名时,她都会左看右瞧,仿佛那张试卷是她一生的荣耀。她会让李小桃抓住她粗糙的大手,毕恭毕敬地签下自己大名。

随着孩子数量增加,他们家庭开销也日益增大。为了维持生计,李小桃父母没日没夜地工作,尽管如此,仍然难以支撑起这个大家庭的日常开销。为了补贴家用,母亲经常上山砍柴和采摘草药,尽管尖峰岭险峻,没多少人敢上山,但她母亲总是勇往直前。她总是说那里的木柴质量好,大且耐烧,拿去卖也可以卖个好价钱。最主要还能在山上采摘到珍贵的草药,这可是换取孩子们学费和家庭开销的重要经济来源。

尽管一家人如此努力,每到交学费的时候,全家人还是为交不齐学费而发愁。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在这个家庭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随着人口的增加,全家人连吃饱饭都成了问题,爷爷奶奶常常望着快要见底的米缸摇头叹息。别人家煮饭用锅煮,他们家却需要用木桶蒸,每当饭菜上桌,立刻就会被一扫而空,十几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食量大得惊人,一头牛仿佛都能被他们吃得精光。

村里有人建议小桃母亲送走一些孩子以减轻家庭负担,但她坚决拒绝了。在她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她心头宝贝,无法割舍任何一份母爱。李小桃也深知父母的辛苦与不易,从小就懂事地帮忙分担家务和农活。她曾多次跟父母表示读完小学就不读书了,帮家里干活。但每次都会被父母严厉地训斥,一再强调,只要能读,砸锅卖铁也要送他们读书。李小桃深知读书对她家所有孩子来之不易,除了好好珍惜读书机会和发愤努力学习之外,再也不轻易提不读书这件事了。

贫困的生活永远打倒不了乐观之人,李小桃也有开心时候,那就是和母亲一起上山砍柴和采摘草药时,她们母女俩总会在干活中找到属于她们的乐趣。每当遇到不认识的药材时,母亲都会耐心地教她识别,告诉她药材用途,能卖什么价钱,她觉得这是她们之间的快乐,为家庭一起奋斗的快乐。以前李小桃不明白大字不识的母亲为什么对这些药材如此了解,后来才知道这是为母则刚的本能驱使着母亲去学习和记忆,只要市集上价格昂贵的药材,她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它们的名字和用途。

为了采摘到珍贵的野生石斛和麦冬,李小桃亲眼目睹母亲在悬崖上飞舞,貌似练了“轻功”似的,一把小铲子快准狠对准一堆石斛,铲、挖一气呵成。每次看到这一幕时,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生怕母亲一不小心踩空失足掉落悬崖。小桃不停叮嘱母亲道:“慢一点,慢一点。”母亲为了缓解小桃的紧张,总是笑着说:“你妈有九条命呢,放心没事。”说完又低头继续寻找另一个目标,每次采摘到珍贵药材时,小桃在母亲脸上看到不仅是灿烂的笑容,更多是守护全家的使命感。

通常采摘装满背篓后,母亲便会与李小桃找块大石块坐下休息,把所有的战利品倾倒而出,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精心挑选。母亲告诉李小桃药材也分品质好坏,不同品质价格也不同,必须分门别类挑选,李小桃一一记在心上。

往往在这种轻松的野外环境中,母亲才会分享一些村里人对他们家传得最多的话题,似乎只有此时母亲才能得到一丝喘息的机会。也就是在一次野外釆摘完休息交谈时,李小桃才从母亲口中,知道家中更多实情。

那天坐在山上,聊起家常,小桃望着双眼饱含泪迹的母亲,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有出息,孝敬母亲,让她过上幸福生活。母亲虽然经历不少困苦,脸上仍然时刻显露出坚毅的表情。30几岁的年龄,缕缕白发在山风的吹拂下轻舞飞扬,非常显眼。李小桃常有冲动想拥抱下眼前这个艰辛且又坚韧的母亲,告诉她自己是多么多么地爱她。

小桃还从母亲口中,得知更多关于母亲的身世传言。爷爷奶奶去干农活的路上,在村庄的一处垃圾堆旁发现破旧围裙包裹着一个生命垂危的婴儿,抱回家后,用稀有的米汤,将婴儿从死神手中夺回,并把她养育成人。这个被遗弃的婴儿,后来便成了小桃的母亲。

长大后,小桃母亲又得知了另一个更为惊人的真相——小桃的父亲,也并非小桃爷爷奶奶的亲生儿子。

原来,小桃的爷爷在年轻时曾应征入伍,留下了年轻的奶奶独自照顾家中的祖父母。年复一年,奶奶等着爷爷归来,却等来了一封电报——爷爷在前线受伤,无法立即返回。家中的祖父母因思念儿子,悲伤过度,不久便双双病逝。年轻的奶奶失去了依靠,村里人劝她趁年轻尽快离开,去另找一户人家嫁了。可小桃奶奶却坚守着对丈夫的承诺,拒绝了他人的劝诱,决定独自撑起这个家。

几年后,受伤的爷爷终于回到家乡。可是,他的身体已遭受重创,失去了生育能力。在那个时代,生不了孩子、没有孩子,都会遭到排挤和白眼,可想而知,小桃爷爷奶奶当时的处境。于是,收养孩子就成为了一种寄托,小桃的父亲,也是一名孤儿,亲生父母也不详,经过商议,小桃爷爷奶奶收养了他,将他视如己出。

知晓这一切后,小桃的母亲深感震撼,为了报答这对善良且忠厚的夫妇。小桃母亲和憨厚的父亲商量,由原本的“兄妹关系”转变成为了夫妻。结为夫妻之后,小桃父母虽非爷爷奶奶亲生,但他们夫妻非常孝敬爷奶,爷爷因曾经受过伤,身体差,常年需看病吃药,夫妻俩毫无怨言,总是细心照料着老人家。

生下几个孩子那几年,勤劳的一家靠自己双手努力,生活也还算过得去。可随着孩子增多,家里越来越穷,艰难的生活困扰着一家人,尽管如此艰辛,他们也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抛弃或送给别人。夫妻俩尽自己最大努力,供孩子们读书,希望下一代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母亲走后,憨厚的父亲更是一言不发,没日没夜埋头工作。李小桃长女如母,小小年纪就承担起母亲的角色,除了拼命认真学习,就是照顾弟弟妹妹们的生活起居。好在弟妹们个个懂事,知道家里情况特殊,个个小小年纪就知道分担家务,相亲相爱,相互扶持。

站在尖峰岭的山脚下,李小桃终于拉回了回忆的琴弦。仰望着那座高山,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感。打开录取通知书的信封,念着那张印有她名字纸张上的一字一句,她知道母亲就在天上温柔地注视着她。这份录取通知书不仅仅是对她学业成果的认可,更是母亲在天之灵给予她的最好礼物。

她知道,母亲一直以来的期望就是希望她能够有出息,走出这个小村庄,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闭上眼睛,深呼吸着山间的清新空气,感受着母亲的气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茂密的丛林,照耀在李小桃身上,她感受到了如母亲般温暖的轻抚。双手合十,对着尖峰岭立愿,她立志要像那座高山一样坚韧不拔,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和坎坷,她都会勇敢地面对,勇攀高峰。

网图/侵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