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下的一点哲思
阴郁了一天的天空终于在夜晚时分,云雾散去,露出一盘圆月,洒下这皎洁的月光,也算应了此中秋之景。
一家人团团圆圆,谈笑风声,好不热闹。只是冥冥之中自己也能感觉到有些东西不一样了。
节日还是那个节日,只是人已不是从前那个人了,对所谓的过节越来越无感,刚开始我以为是因为节日变了,现在才发现变的不过是人罢了。之所以没有记忆中那么快乐,无非是人的欲望变了,再也不是几个月饼几个柚子能够打发的了。
一个人想要的太多,快乐必然越少,得到须臾的欢快,就想着这欢快是否能够长久,得到短暂的热闹,随即又想起热闹之后的寂寥。
烟花之所以吸引人便是其绽放只是瞬间,昙花之所以珍贵之因一夜之后便要凋零。
好物大都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然而我们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吗?其实不然,道理我们从来都懂,只是自古以来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古人也不免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
近来更显心烦意乱,特别是午睡醒来的那一段时间情绪特别低落。想起过去时间的流逝,不禁黯然神伤。
一些书籍总是告诉你要积极、要乐观、要正能量,殊不知,哪里有人可以一直笑,哪里有人可以一直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焦虑就是因为我们认为一些所谓的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我不能伤感,我不能哭泣,我不能丧,于是我们便努力的去压抑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殊不知,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就像汛期时不停的加高堤坝,一旦决堤洪水势必更加凶猛,后果更加惨重。
所以,人总要学会放过自己,允许自己丧那么一段时间,允许自己伤感那么一段时间,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就像某电视剧里的女主角所说的那样,我伤心的时候不要理我,让我自己哭一会就好了。
这点从古人的诗词中便可窥见一斑,也正是因为他们允许自己沉浸于一些所谓的负面情绪,才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雨。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人常说触景生情,触景生情的前提是得有情。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选择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包裹住自己内心脆弱的部分,不欲人见。不欲人见,无可厚非,只是我们要学会真诚的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不管它是好是坏,它都是你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看到自己的悲伤,自己的软弱,允许悲伤等负面情绪在自己的体内流淌从而释放。
我们感受到悲伤,释放出悲伤,只有在这一步之后,我们才会重回正能量本身,才会对未来有更多的期许,才会跳出当下的局限。很多文人在经历了这个过程 之后才会有所释怀,发出一些美好祝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此时再来回看“好物大都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这句话本身,我们就可以从容的接受好物不坚牢这个残酷的事实,然后将注意力转到当下,转到此时此刻,此刻我亲人在左,朋友在侧,这就够了,管它能不能够长久,拥有一天是一天,如果一个事物我终将要失去,那么我现在拥有一天就是赚到一天。
正如前阵子很火的小学生作文中《沙漏》中所写的那样:
如果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是如果将我逝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所有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从未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同样,如果将我们失去所有美好定义为拥有所有美好的话,那么我们一直从未失去美好,而是一直在获得美好。
谨以此文致以我们终将逝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