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我只想说两点

2017-10-16  本文已影响10人  Joe木偶

  第一次看见这本书是在2016暑假到新华书店让根根挑两本书作为他的生日礼物。第二次是一位作者的推荐。

一、柴静这个人

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无经验而遭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的自我约束,对生活与人性的更宽广和深厚的理解。

《看见》的封面

书的封面就是她本人,看起来就给人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但她的问题总是那么尖锐,就像一根针刺入人的心脏,从不拖泥带水。

记者本是一位传递者,是新闻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他们需要加工信息让大众更加直白的了解事物的真相,但这个过程绝不能假加入自己的情感。在中国当记者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做一名央视的记者。这本书是柴静十年作为记者看见的事,也可以说是她成长的告别书。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视为中国社会十年的变迁的备录。

记者是有好与坏之分的,好的记者写的标题肯定是让读者两头都可以读的,正可以看、反也可以看,但记者更懂发掘新闻的内涵,但绝不加入自己的情感,这样才能让读者有更多的思考空间。一旦报道时加入自己情感就会引导读者观点,那么这条新闻报道肯定是失败的。记得以前有一条新闻标题是“手术室里玩起自拍,不管病人死活”低下是一张医生和护士背后是病人躺在手术台上的照片。本来当时医患关系就很紧张,随着这个报道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医院只能开除这几名医生。但富有喜剧性的是没过多久又有一篇报道也是这件事,标题是“医护人员经过12个小时的抢救,终于使病人脱离危险,并留影记录这一刻”这个新闻就让很多人为它点赞。同样的事不同的标题,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所以记者就因报道事实为己任,不能为了利益做一名标题党。而柴静本人可以说充分做到了四能“能想、能走、能听、能写”拥有这几点还不够还要有良好的品质,丰富的知识,但这几点在柴静身上可以说展现的淋淋尽致。读这本书真的难特别是后几章几乎每句话都要思考每句话都要认真的读,最后还要总结,但这种书才是最吸引读者的。

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就越深,反之亦然。

第二点,柴静报道的事

非典时期的医生

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汶川地震你站在废墟上而不知道你脚底下有多少人在这长眠。

一周同一个班级五个小学生连续服用老鼠药,获救的孩子保持沉默,是邪教还是她们共同的承诺。

同性恋在中国是不受报保护的,被迫要看心理医生,被强制唤起欲望还被用药物和电击,他们不被尊重,被人唾弃。

药家鑫撞到人后又拿起刀把人连捅几刀,被判死刑后有很多人对法律重新审读,更多的人对中国小孩的教育体制产生的质疑。就如同书中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做好事与坏事的人”。

土地产权、华南虎、虐猫人的背后等等每个新闻背后都有一个知性女性和他们的故事。

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

                                                          —— 柴静

柴静本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