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学的逻辑谬论,带你看透生活中的那些“小心机”

2022-02-15  本文已影响0人  柠檬心理

# 有心事  找柠檬心理 #

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生活中常常有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只给别人展现出片面的、仅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还有的人给你提出一个问题,其实无论你如何回答,都是对对方有利……

想要看透这些生活中的“小心机”,那你一定要了解下面的几个逻辑谬误。

第一,专找对自己有利证据的“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这个谬误的名字来自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个德州人朝自己的谷仓射了很多子弹,然后在弹孔最密集的地方画一个圈,从而自称神枪手。

引申过来,就是说,在一大堆数据和信息中,专门挑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但是可以想象,你已经预设了一个答案,然后收集的信息都是对这个答案有利的,那么这个答案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多大呢?

现在很多婚恋网站开发了自动匹配功能,从显示的匹配结果就能看到你和其他人是否适合。

如果系统告诉你,你和某个人很适合,因为你们有3个共同点,比如都喜欢看电影、旅行、运动,在这个基础上,可能你就会对这个人产生了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

但也许,婚恋网站没有告诉你,其实你们还有更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对方的性格不符合你的期待、对方的经济情况与你的要求相差甚远,如果提前知道这些差异,已经你一开始就不会想要认识对方。

在一些重要的信息被隐藏的情况下,我们常常防不胜防,很容易上当受骗。

我还曾看到有些卖家将自己的产品销售量等关键信息制作成折线图,让人们直观地看到数据,但其实他们暗中把坐标改了,这样就把有利于他们的信息展示出来。

所以生活中,不要别人给你看什么,你就相信什么,多了解、多对比,这样得到的信息才会更准确。

第二,诉诸无知谬误。

这个谬误的含义是:

因为一件事没有被证明是对的,就直接断定是错的;


或者说认为一件事是对的,只是因为没有证据显示这件事是错的。


比如说,你和朋友提出了某个想法,对方说:“你不能证明这个想法是可行的,所以不要再说了,我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你还是不要再想了”。

这就属于诉诸无知谬误,你没有证实,并不代表这个想法不可行。

这种情况下,你自己要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分析一下别人反驳你的观点是不是有依据的,然后再去决定是否要放弃。

 

第三,复杂问句谬误。

使用这个谬误的人在问问题时,其实给被问的人设置了陷阱。

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建立在自己有一个预设答案的前提下,把这个预设掩藏在问句中,这时候不管你回答哪个答案,对方都能以此推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结论。

比如我让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我问:你是否停止了吸烟?在这个问题里,无论你回答是或者否,我就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你抽过烟,因为停止的前提就是你曾经做过,可见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所以下次别人问你问题时,你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不要按照别人预设的答案直接回答,你可以先澄清一下问题:

比如你可以说:我本来就不抽烟,你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呀。根据对方的回应再给出回答。

好了,通过这几期的节目,我们的逻辑谬误系列就结束了。

真正逻辑强的人,应该是思路清晰,说话有理有据,才能真正让人信服认可。

当你能够及时察觉、分辨自己或者别人的逻辑错误,既能减少一下不必要的矛盾,也会对你的思维和表达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由【柠檬心理课堂】原创,关注我,带你一起涨知识!

-The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