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谈《红楼梦》
谈及悲剧,尤其是《红楼梦》这样的家族式悲剧,难免不会让人同比联想到莎翁的《哈姆雷特》,但不同于矛盾激烈、关系冲突、弥漫着英式歌剧旋律的莎士比亚式悲剧,《红楼梦》的故事是温润如玉、和煦春风的。在安静中赋诗,在安静中葬花,在安静中死亡,在安静中出世。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红楼梦》中从幸福到苦难,从追求到幻灭,从有价值到毁灭,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众生百态赫然一版浮世绘。其中全书通过描写贾府的兴衰来写家族悲剧,宝玉、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来写人生悲剧。下面具体谈谈红楼中这两个悲剧。
首先是家族悲剧
《红楼梦》中所写的四大家族的家族悲剧,主要以贾府的衰亡过程为描写对象。自古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贾府自“水”字辈至“草”字辈恰好五世。书中开篇便借冷子兴之言分析揭露了贾府的现状:
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其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还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如何说一代不如一代,先看贾府内部,贾敬袭官修道,贾赦、贾珍、贾蓉等纨绔子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草菅人命。爬灰的爬灰,养小叔的养小叔。老仆人焦大一语道破贾府光鲜的明面下道德沦丧。除此之外,从秦可卿之丧和元妃省亲中也可以看出,奢华靡费的支出也掏空了贾府的经济,连久居皇宫,身为贵妃的元春都叹道“太奢华过费了”。再看贾府外部,偌大的贾府,数十名本家子弟,政治上的最大支柱竟然只依靠元妃一人,其余那一官半职不是蒙祖上余荫世袭而来,就是用白银捐来的芝麻小官。树大况且招风,更何况贾府如此作福作威,可以预见,在元妃暴毙后,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而故事的结局也是如此: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第二是“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悲剧
二玉之爱和二宝之婚,一个是前生的约定,一个是今生的宿命。
木石前缘的悲剧性是多重因素导。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的阻碍。但贾母不仅是宝黛的长辈,更是贾府这一望族的主心骨,延续贾府是她所有决定的最终目的。作为恋人的林黛玉是优雅浪漫,但是作为若要作为贾府的一家之母她的筹码确实极为糟糕的。且不说黛玉的身份并不能使得二玉联姻改善家族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也不谈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孝道里,黛玉身体羸弱恐不能承担延嗣的家族重任,单是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家族的管理经营之道的缺失就注定了林黛玉无缘于二宝奶奶的名分。哪怕放以如今的现代的眼光去审视,贾母的决定也不是错误的。
其次是黛玉其本身也是导致宝黛爱情悲剧因素。体弱多病是她处事多逃避的理由,但不能成为其消极厌世的借口。一方面,她美丽聪慧,饱读诗书,博学多才,喜好独处,另一方面她又无法真正的独立,性格上的依附性导致她不得不依附在家庭、父母或一个强者身上。在灵魂深处,她已被这种依附性折腾得精疲力尽,她时刻感到失去依附的痛苦、离家的凄凉甚至生的绝望。于是她的病日益加重,以致心力交瘁,在爱情尚未毁灭之前,她的生命却已走到尽头。所以说,黛玉爱情的毁灭,既是无情世道的他毁,也是悲剧性格的自毁。
如果说木石前缘是起于爱情,毁于现世。那么金玉良缘就是缘自现世,毁于爱情。
正如宝钗的花名签上所写“仍是无情也动人”。无情并不是指无心、无口、无面的三无,而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她个人的情感完全是受“礼”的观念制约,自然的人性完全淹没在冷冰冰的礼教中。她对待兄弟姐妹温柔敦厚,出处谦让,但和宝玉的泛爱式的情感又不一样,更多的是像出自儒家“兄良弟涕”的要求,面面俱到但又点到为止。可以说是“发乎情,止乎礼仪”了。只要覆写一下礼的定义,这种克己复礼的行为准则适用于从古至今的任意时代。金玉良缘的悲剧因素之一就是宝钗将克己复礼置于爱情中。
爱情区别与其他情感是强烈的排他性和专一性。与宝黛之间志趣相近情投意合不同,宝钗虽然也同样深爱着宝玉,但是否又是非宝玉不可呢。恐怕不是,以宝钗以礼为先的性格特点,只要是老祖宗和长辈们的安排,只要是合乎礼的,无论那个人是贾宝玉、贾宝石还是贾宝乙,她都会让自己爱上他并且嫁给他,这便也是无情。正式因为她对礼的透彻知晓,是她完全失去被宝玉所爱的可能;也正是如此,她会成为宝二奶奶。这也导致了她与宝玉“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通过作品的深层意义,可以看到《红楼梦》中并非所有悲剧都是恶人作梗或对前途的迷惘。而归根结底是几千年积淀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
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人推崇到很高的地位,如“天人合一”,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人”意识,并非西方文艺复兴时提出的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人的自由发展,而是强调个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红楼梦》的悲剧感不是体现在对家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而是人生之忧,是对于人世的痛苦和人生的大哀的艺术概括。
24/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