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美
到国美工作近十年了。最先的国美霸气外漏,要价格有有价格,要服务有服务,销售旺季开票都搞不赢。
十年的时间不好对比,就说去年吧,国美跟政企联合,对医护人员和教师等进行补贴。场场爆满的生意,一个小单间都是几十万的销售额。
根本想不到一年后的今天势如破竹的颓败。
什么时候开始有改变的呢?就是从黄光裕出狱后,现场的销售就不被看中。每天的工作不是去想如何销售,而是每天去分享国美线上APP,已改命为真快乐,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拉新。
而且任务非常不合理。为了完成这个考核任务,我们只有花钱去外面买。坐在高层的人好大喜功,只会拼命的下任务,下面的就只有疲于去造假和应付。
每天要从APP上分享产品到朋友圈,社群,然后下达需要完成的目标任务。最后分派到员工身上,自己买。
还有推出直播,要求员工疯狂的刷数。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把唯一有优势的现在销售,绑上了沉重的负担。
而真快乐APP的设计也有缺陷,售后处理非常难找。我们有的自己员工,收到的产品有问题,都找不到售后处理的途径。
它设计的客服非常隐蔽,不直观。而且从商品订单里找客服,只能找到现场的员工。就是说如果我是某一品牌的员工,我在线上买了一个产品,一直没有发货,那我提起售后客诉,平台可能推荐的就是自己。非常莫名其妙的后台。
而且如果顾客下单某产品后,他提起咨询,平台会把信息转到现场员工的开票APP上,然后信息提示,一般人很难在短时间有反应。
当时为了推广真快乐APP,还专门在花巨资请明星开了两场演唱会,我们作为厂家代表在现场摆点。有很多免费的入场券在门口倒卖。而真正的歌迷疯狂得很,全场真快乐几个字都没有听清楚。
其实要想推线上我们线下也支持。但不是这种自欺欺人的把戏。实际上就是把现场的销售左手倒右手,放到线上去开单。
而线上相应的配套系统又不完善。京东之所以有今天,它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物流配送快。拼多多是舍得砸钱,淘宝品类齐全。而真快乐APP,砸钱砸不到地方,物流配送和售后都非常不靠谱。
我们自己购买产品都用不顺手,问题都不好处理,何况其它消费者 。我们可能是真快乐APP上复购最多的买主了,对它的使用有最真实的感受。
我们越来越感觉上层的工作部署对我们不是更利于开展工作,而是一种约束和负担。我们每日更多的时间要拿来应付上面的任务,哪怕现场有顾客在,也只能先完成作业,顺便敷衍顾客。
然后每一次活动前,超级多的预存任务。一次活动都是几百元,说完成就必须定时完成。所有感觉就像大跃进时代的浮夸风,上面只要数据,下面就拼命的造假。
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国美路不长久了。
一个企业不能实事求是的看到自己的真实情况,所有东西都浮在表面上的时候,那它就像无根的浮萍,一阵风就能把它连根拔起。
然后最釜底抽薪的还是黄光裕夫妇的减持,大量套现,直接把资金流截断。供应商的货款不回,卖了的货不能补货。恶性循环开始了。顾客要货,提供不了货,一个顾客后面有几百个潜在的消费者。口碑坏了,谁还敢来买。
后面的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就完全无力回天了。
同样是企业破产的,罗永浩和俞洪敏有榜样在前。罗永浩所有的欠款都认账,努力还。俞洪敏把学生学费和老师的遣散费都是给够了的。都没有想着推卸责任,而黄光裕是想着他自己不吃亏,至于代理商的货款,顾客的货以及员工的遣散费,都是耍无赖了。
这种格局,如何东山再起。别人凭什么还会相信你呢?
无论做什么,最后都是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