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工业化、贵族化的困局下,你吃的食品属于几流货色?
曾经参加过一个农业展会,魏教授说到“农产品贵族化”的现状。
很多农产品店面装修高档、礼盒精美高端、价格也是高高在上,那些打着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旗号的更是贵不可言。
重点放在营销宣传和设计包装上,让原本朴实无华的农业丢了地气。这种追求外表光鲜的风气,会毁了自然农业的前景。
有时候,我们买来几百块钱的特产礼盒。只是感觉健康而有档次,对里面装的玩意真是心里没底。
两千多年前,韩非子讲过《买椟还珠》的寓言。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商家对这种消费心理吃的很透,表面功夫做的非常足。很多人挑选商品时都会忍不住叨叨:光包装就得花不少钱吧。
见识过各种琳琅满目,就会不由自主的瞧不上简陋包装。但是,我们忽略了基本事实:这玩意不是看的,是要吃进肚子里的。
秦岭一白怀念小时候的美食,那都是田间地头的天然食材。
土豆、花生、红薯...在地头生堆火,丢进去烤熟后再扒拉出来,拍拍草木灰就直接撕皮开吃了。
西瓜、苹果、桃子...摘下熟透的西瓜,一拳砸开就捧着吃。在树上找那些软透的桃子,撕个口子就能嘬出水来。
鸡、猪...用自家的玉米麦麸喂肥,春节前很多人家要杀猪。拿两馒头端碗肉臊子,一会会就咥的干干净净。
农家醋天热时会生虫、面粉不晾晒会烧心....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却再也吃不出那种香喷喷的味道。
当今各个行业都在集约化,“民以食为天”的农业也逃不出大趋势。
随着城镇化不断加快,农村务农人数呈断崖式下降。工业技术撑起了食品链,即便寒冬时节也能保障多元化供应。
面粉加工有50多道工序,一年半载都放不坏。
肉禽类大规模饲喂养殖,出栏速度提升数倍。
果蔬类不断改进新品种,配合各种药剂保鲜。
由于食品储备和长途运输的需要,合理使用添加剂是允许、也是必不可缺的,否则光霉变导致的成本就无法承受。
但是,我们开始觉得西红柿无比难吃了。
食品工业化是趋势,这也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
米面粮油类是大众日常需求,正规渠道的质量还是有保障的。但是有些养生意识较高的人,开始搭配小众天然食材。
不同于大流通的严格监管,小众市场真的是鱼龙混杂。
关于天然食材的特性,秦岭一白在往期文章中已有详述。这类初级农产品的门槛很低,几乎没有办法规范。
说到此处,就会产生“食疗观念”的分歧。有人觉得3D打印连猪肉都能搞定,那些古老认知纯属无稽之谈。
这是自由选择的权利,不存在互相说服的问题。虽然我没尝过3D猪肉的口感,但至少还打印不出一头活猪。
生与死之间,就差一口自然之气而已。
接下来说说天然食材的现状,还是先用土蜂蜜举例。
1.工业蜜:将未成熟的水蜜加工浓缩,达到指标后推向市场。
2.改良蜜:用活框技术提升土蜂产量,继续沿用土蜂蜜名称。
3.木桶蜜:遵循天生天养的古老养法,人们只是自然搬运工。
至于人参、党参等药食同源类食材,千百年来的功效深入人心。除了药材市场的对半造假,从源头就开始混乱了。
1.工业品:数十亩示范田批量种植,像种粮般科学管理。
2.改良品:山民在山地里少量撒种,收成全靠自然年景。
3.天然品:天生天养的纯野生药材,时节一到进山挖药。
有人说“中医必将亡中药”,这话还是有些道理。虽然食材的名字没变,成分却大不如前,后续炮制配伍还有多少作用?
照目前情形来看,这个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做天然食材终将成为最大输家,再次上演劣币驱逐良币定律。
山里采药人减少,风险大还没进城打工赚得多。
市场上竞争激烈,成本高但是食疗效果本身慢。
大众消费难辨认,多选择牌子大、销量好的货。
但是天然食材周期长、分布散、产量小,根本无法做到大规模供应。这是自然属性决定的,不以人为意志而转移。
秦岭一白写过六十多篇科普文章,并且一直建议大家:要么别吃小众天然食材,要么多掌握些鉴别知识。
任何所谓的卖家良心、贫困故事都靠不住,只有货真价实的天然食材最重要,毕竟出发点是为了身心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