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评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23106/f0bd3b04a498cb2b.jpg)
评课于老师来讲是工作的日常,常态课,公开课,达标课,还有出去交流也需要适时的交流点评。
我们平时总喜欢评的就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层层递进,重难点突出这样的套话,总是跳不出评课的套路。
或者说就是一味的溢美之词与敷衍,再认真一点的会提出自己一些看法与否定。
之后再进行授课的时候还是犯同样的问题,自身没有任何一点的进步。
那什么样的评课才算是好的呢?
在昨日的被评课过程当中,我有了深刻的启发。
赵老师全程没有直接指出我的问题,而是采用了从细节入手。从我课程的每一个细节提出问题,让我思考并阐明我自己这样做的意图。
在我不断的阐述过程当中,又提出另一种新的方案让我比对,让我自己判断好坏。
整个过程当中的5个细节就已经让我五体投地,从这可以反映出听课者是认真的听取了我的这节课,并做了深入的思考。
基于这样的一种态度,备受尊崇的感觉油然而生,让自己也一下变得更加认真起来,并主动跟他分析讨论难点分化这一环节,如果在前面的课能有所铺垫,后续的讨论建模环节后,就可以让学生有时间完成这个过程,而不是留点遗憾,弄成课堂作业,毕竟在课堂上完成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这些是通过他的引导,我自己主动说出来的,而他的补充就是让我要及时在平时了解学生的不足,争取让一节课的效果最大化。初三的课程比较难与紧,就需要在小的方面,在适时的环节,将后期需要的内容及时穿插在前面的练习与课程中。
整个评课过程中,他没有说我这节课讲的好与不好,交流完就走了。
让我心中一直有个梗,不知他是作何评价。
![](https://img.haomeiwen.com/i25023106/0307ee6f6405733e.jpg)
检查组走后,我和副校长交流,也得到了他对我的正面评价 ,这个感受让我愉悦,但同时也让我自惭,为什么我们非要别人对我们的课程进行好坏的评价呢?在一节课当中,如果我们能获得更有效的处理方式,这才是我们所要汲取的。
好与不好只是内心的一种虚弱感罢了。
我们更应该在评课当中去汲取、成长,去跨越,至于好坏,其实对我们来说是没有质的提升,我们更应该需要的是思考与改进。
通过这一次,我也感受到为什么他的评课能让人接受了,能深入站在我们已有的教学基点上,不做过多正面评判,而是引导、启发让我们实现一步步的自我发现。
这不就是一个评课者的最佳状态吗?
这是一种评课积累,是一种对评课本质的深度把握,是自己教学素养的体现,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修养。
没有一定涵养和素质的人是达不到的。
在以后的听课当中,提升自己的功力,把握评课的目的,让施教者做到真正的自我发现。
最伟大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学习是自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