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习笔记(1):诗歌体裁(上)
一.诗歌的体裁
按照《唐诗三百首》编者的划分,可分为古诗、律诗、绝句。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这三类又各分为五言、七言。
沈德潜《唐诗别裁》分类稍有不同,不把乐府独立起来,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
宋代郭知达所编杜甫诗集,只简单分为古诗和近体诗。
以下时间为序,按唐代以前和以后划分。
(一)唐代以前
a.先秦诗歌
b.汉魏六朝诗
a.先秦诗歌
以《楚辞》《诗经》为代表,合称“诗骚”。
b.汉魏六朝诗
也称“古诗”,包括:
1.汉魏乐府古辞
乐府: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国家音乐机构
乐府古辞又包括:
(1)乐府民歌,即乐府采集来的民间歌谣。如《孤儿行》
(2)文人仿乐府歌谣创作的诗。如曹丕的《燕歌行》
行:乐府诗标题上常用“行”。本指乐曲的进行,相当于说“一曲”
2.南北朝乐府民歌
如《子夜歌》《长干曲》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子夜歌》
3.文人创作的诗歌
从汉到隋,甚多。包括古诗十九首(汉末中下层文人作),曹氏父子、阮籍、陆机、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沈约、庾信等人的诗。
(1)古诗十九首
言情之作,其中颇有重复之作,可能不是一人一时之作。
(2)曹丕、曹植
曹植的诗比较平实,曹丕的诗以超逸见长。一是以工力见长,一是以天分见长。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我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吾乡,安能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曹丕《杂诗》之一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在贵多忘贱,为恩谁能博?狐白足御冬,焉念无衣客。思慕延陵子,宝剑非所惜。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曹植《赠丁仪》
(3)阮籍
有八十二首《咏怀》诗,以寄感慨,词意悲伤激切。
阮籍的诗的音节可作为汉魏诗的标准。(也可以说是一种参考,自注)
(4)陆机、左思
到了西晋,陆机的诗开始变古朴为绚丽,比如他的《日出东南隅行》
左思稍有不同,以雄劲顿挫见长。如《咏史》
(5)陶渊明
陶诗一面结束了汉魏诗的局面而开辟了广阔新颖的法门,同时也暗中为后起的宋、齐以至唐的诗派作过渡的钩连。其诗虽是以白描为主,而白描之中又有些色泽之滋润。
(6)二谢和鲍照
谢灵运和谢朓分别称为大小谢,其实他们的诗派是不相近的,小谢的倒是和鲍照相近,他们的诗飘逸一路。
谢灵运是第一个从生活上体验风景的诗人。
谢朓时代稍后,诗轻灵了不少。如其名篇《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余霞两句,千古传诵,开启唐代李白的诗派。
“喧鸟覆春洲”的“覆”字又是一炼字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