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暌违八年 余华重回巅峰的佳作

2024-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零度读书book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在最好的时刻错过了对的人,而是错过了那个愿意全心全意对我好的人。

余华老师在《文城》中深刻描绘了那种无法去爱、无法被爱的无奈与心酸。

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人生的舵手,可以自由驾驭航向,但其实我们往往无法左右生活的选择和安排。

在时隔八年后,余华老师凭借这部新长篇小说重回巅峰。这是一部既回归初心又有所突破的作品。

“寻求突破”常常伴随着风险,因为这意味着踏入未知的领域。90年代的余华在收获了众多赞誉后,他并未满足于此。

甚至听到有人将他与米兰·昆德拉相提并论,他觉得这是一种侮辱。

他不仅坚守着自己的叙述风格,更期望在故事内核上实现更深远的探索。

《兄弟》和《第七天》虽然在叙事手法上颇具匠心,但在故事内容上却遇到了瓶颈。《文城》则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当年那位才华横溢的余华。

《文城》所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它描绘了北方青年林福祥与流浪的南方姑娘小美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美来自一个名为“文城”的地方,两人相爱并结为夫妻。

然而,婚后小美两次不告而别,留下一个女儿,让林福祥苦苦追寻。

他根据小美的描述,认定南方的溪镇就是他心中的“文城”,但直到死去最终仍未能找到小美和那个神秘的地方。

这样的故事结构不禁让人联想到鲁迅所钟爱的“离去—归来—离去”模式,进一步强调了小说的核心主题:存在主义式的身份认同与家园归属。

在荒诞不经的不确定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丧失选择的困境。通过林福祥的追寻与失落,小说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命运无常和人生选择时的无奈与困惑。

莫泊桑在《一生》中说:“人生从来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也从来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余华老师的几部长篇小说中,每个人物所经历的悲伤都各不相同,而幸福也各有千秋。

幸福与悲伤往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生的百态。

在余华的作品中,人物们面对生活的苦难与幸福,展现出坚韧与温情,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在《文城》中,文城是一个近乎神秘的存在,几乎只存在于阿强的叙述和林祥福的想象中。

故事接近尾声时,小美担心林祥福会找来,而阿强却让她放心,说:“他找不到这里,他去寻找文城了。”

当小美询问文城的位置时,阿强回答:“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在林祥福的心目中,文城是他妻子小美的故乡,也是他心目中的家。他愿意在那里驻扎,等待妻子的归来和与女儿的团圆,以完整他对家的全部期待。

对于许多文人而言,文城是他们理想中的乌托邦,是他们一生追求和向往的地方。然而,这个地方往往难以到达,甚至有时达到了也不自知。他们只能徒劳地等待和守护。

余华在文学创作上的坚持,或许正与文人追求文城的理想相呼应。

把这本书推荐给内心深处怀有文城的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