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一上就成爆文的简书首页

《攀登者》遭千条差评,吴京该背锅吗?

2019-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吞舟_sh

《攀登者》未播先骂,骂的是什么?

今年的十一是不同往日的,在十一期间,上映的爱国题材电影不少,吴京领衔主演的《攀登者》就是其中一部,甚至有和《我和我的祖国》争票房第一的势头。

但是,在上映前,这部影片却遭到了千条差评:

“因为有吴京,怕达不到预期”

“突如其来的题材,挂上爱国的口号,真的有点别扭”

“只要不是吴京导演的就还过得去了”

…………

这些观众不止将矛头对准了吴京,里面的一众演员包括国际章井柏然都受到了质疑,甚至还有拿珠峰上的垃圾污染做文章的。

从吴京的战狼系列,到流浪地球,再到现在的攀登者,似乎一提到吴京,就是爱国加主旋律,似乎一看到吴京主演,就毫不犹豫的给电影打上零分。

诚然,吴京的电影中充斥着爱国主义,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国主义变成一个贬义词呢?

最大的无知,就是对历史缺乏敬畏心

来自网络

在网友们喷《攀登者》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电影背后的真实故事。

尼泊尔为了使珠穆朗玛峰归属于他们,多次在谈判时挑衅:

“贵国连珠峰都没登上去过,凭什么说它是你们的?”

外媒记者们也在咄咄逼人:

“中国那么弱,还要依靠别人的力量才能登上珠峰吗?”

全世界似乎都在看中国的笑话。

要想堵住他们的嘴,只有登上珠峰这一条路。

这才组建了中国登山队,开始了第一次登峰,也就是电影刚开始时,三人组登上峰顶的那一次。

从中国境内登上珠峰要从北坡走,比尼泊尔境内的南坡严寒陡峭的多,号称“死亡之路”,即使在登山技术十分完善的现在,攀登珠峰依然是一件搏命的事情。

第一次登顶,挑选了200人一起出发,走到最后,只剩下19人。

等到了海拔8680米的“第二台阶”时,只剩下4个人了。

“第二台阶”有多恐怖呢?6,7米高的冰川峭壁,根本没有爬上去的办法,稍有不慎就会直接掉下悬崖。

此时,在这四个人心里,没有生死,只有为了国家为了集体甘愿自我牺牲的一个目标:

登上珠峰!

最后没有办法,只能组成人梯,最后一个人踩着同伴爬上去。

终于,1960年的5月25日凌晨4点20分,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终于登顶成功!世界之巅上从此多了一抹红色:五星红旗!

但是!

紧接着,西方社会又一次找到漏洞,开始了新一轮的叫嚣。

因为这次等珠峰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因此没有证据,很多国家根本不承认我们真的登上了珠峰!

在电影中,张译所饰演的角色,第一次登顶之后,在西藏生活了15年,这15年里,他想再次登上珠峰的想法从未断过,那种被冤枉被质疑被泼脏水的感觉时刻缠绕着他。

这种感觉,相信缠绕着当年参与登峰的每一个人。

终于,到了1975年,珠峰登山队又重新组建起来了!中国人又一次向着珠峰顶端出发了!

而这一次,不光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录,更刷新了珠穆朗玛峰的真实高度:8844.43米。

为了这份记录,为了这个数字,中国人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

《攀登者》拍摄的意义

拍摄这样一部电影的意义,就是为了记录那些牺牲的英雄,为了颂扬他们的坚持和气魄,为了让现在的人铭记这样一段历史!

《攀登者》的监制徐克曾说过:

珠峰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那样敲打的灵魂支撑!

到底谁该背锅?

要说《攀登者》有什么问题,大概就是拍的太小资了一些。

这部电影的导演可不是吴京,而是香港导演李仁港。

李仁港近年来的作品,豆瓣评分都在5.7左右徘徊。

而他拍的出色的电影都是上个世界的作品了。

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他没有经历过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没有也很难理解那个时代的情怀。

所以他拍的《攀登者》,没有荡气回肠,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自我牺牲。

而是加了两段莫名又有点尬的感情戏,拍出了你侬我侬的小资情调。

今天看完《攀登者》的点映场,这是我个人最不满意的地方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