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看见了什么?
第一次听到柴静这个名字,是2015年城市雾霾严重的那个冬天,不时的听到身边的人提到她自费拍穹顶之下的事情,从健康的角度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为此我专门百度了这个事件,说实话,多少是有些佩服的。人这一生,总有一些想做的事情,仅仅只是想奋不顾身地去做,跟其他无关。
前段日子同事说起柴静,谈及她的《看见》,又勾起了我的好奇,想看看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拿到《看见》时,便迫不及待地一睹真容,同事说柴静的文字太过犀利,把一些社会现状暴露的太过直白,只是可能我比较笨些,总觉得她的文字还是比较含蓄隐讳的,我要边看边努力的思考,才能消化和领悟她想表达的真正意思。
萌小妞对这个书名以及封面上坐在一群农村老人中的姑娘是比较好奇的,总是缠着我问书中讲写了些什么?在讲之前我总要再翻翻才能顺畅的讲下来,我们讨论书的类型,我说我原本只喜欢看那种简单易懂、不用大脑思考的书籍,我总觉得看书就是为了消遣的,不必太过认真,可是这一年来,我才发现我错了,看书原本就是一种学习,是为了拓宽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见解,这过程是必须要思考并慢慢消化的。
我曾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看完一本书,总要写点什么,不谈是否有深度,这写的过程就是让所见所学形成完整的思路,这才是学习和成长最终的落脚点。可是《看见》这本书看完了,我无从落笔,大约太真实的感觉反倒容易局限或固化思维吧。
整本书让我反复思考的就是这样的事实: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可能是真实,但并不完整,就像书中所说的:我们叙述了一个事情的基本框架,但只是一个简陋的框架,以保护大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真相”。
不管是非典、还是地震,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部分真实,是我们的情感和认知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真相。
大约年龄的缘故,有所阅历和经历再看到这些时,会少一些愤怒,多一些宽容,这个社会,很多事情还在摸索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学会去接受它的不完美、或不完整。如同人生的经历中,要学会观看看到的背后,试着去接受不完美,这样才能听到自己的内心,认识真正的自己。
《看见》里有太多描写少年成长的事例,不管是双城记连环服毒的孩子们、还是患有抑郁症的宋,又或者是板烈村的留守儿童们,少年成长中的问题必须得引起家庭、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正如书中所说: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碰触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教育才能实现良性发展的局面。
少年,这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群体,我们必须给他们带来归属感,才不会让其成为未来一个不受控制的因素,什么是归属?是当人们能感觉到创建自己世界的满足,不会与别人比较,不会因为钱,因为外界的压力感到被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归属。
作为家庭教育,每个人都在父亲、母亲、子女这种关系里存在,痛苦是因为被僵住了,固定在原地,转不到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无助。试着转换角度,尝试去处理好这种关系,让关系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安全和归属,这才是我们要努力去做的事。
书中还写了关于家暴、情绪愤怒的踩猫事件,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个视频,一名男子开车逆行上路,被交警拦下,男子下车后,失声痛哭道:他刚刚连续加班,家人还在生病住院,车拦下怎么罚钱都行,他现在必须赶时间去医院照顾家人……。
在这个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工作、家庭、孩子等等,压力有时候真的像山一样让人喘不过气,生活不能顺心遂意,情绪变得愤怒和暴躁,如何来疏通?我虽无法理解将猫活生生地踩死来发泄的方式,但也不想人云亦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都有自己的郁结和化解,我们不是她,无法想象她承受了什么,需要如此化解,只是我会想:当情绪愤怒时,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避免崩溃的无法收拾?
或者,比起他们,我是多么的幸运,如很多人一样,或者我们没有钱,没有大房子和高档的车,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建立平和的心态和生活方式,让自己不会经常陷入情绪崩溃的死循环,这是多么大的成就啊。
最后,用书中的这句来结束吧:
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是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你非常清楚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但是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人生,自己总得清楚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