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推荐

「推荐」暗时间

2016-04-29  本文已影响37人  鬏诺

        今年看完的第十本书,说真的今年的阅读进度特别慢。自从自己管理时间以后,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与惰性的对抗,也正是如此,所以借着这次的读书笔记,顺便分享自己在做时间管理时的一些心得。

暗时间

       《暗时间》是今年看完的第二本心理学角度的时间管理类书籍,另一本是《把时间当作朋友》,两本都值得一读,我更推荐后者。《把时间当作朋友》揭示了心智的力量,内容更务实,并分享了很多作者实践后的方法;而《暗时间》像是作者博客的汇总,框架相对松散些,它出彩的地方在于有很多对于大脑思维方式的思考和总结,并把论据的出处都标明了,变相开了一份思维逻辑的书单。

        如果你刚开始做时间管理,建议先看《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

时间管理需要经历的三个步骤

       时间管理并不是片面的如何做任务规划,如何拒绝无效社交这类问题,任务管理只是方法论,不是内含逻辑,空有方法是无法真正做好时间管理的。以我做时间管理的经验来看,时间管理需要经历三个步骤:第一步,打心底里珍惜时间;第二步,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第三步,观察行为。

        珍惜时间。我相信这句话从小听到大,所以你刚刚看到它顺便翻了个白眼的话,我不怪你。但是珍惜时间真的真的很重要,你只有真正意识到时间是多么的有限,倏忽而过,才会有紧迫感和适当的焦虑,而这些情绪正是做时间管理的原动力。

        寻找方法。这个部分可以参见《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先生分享了很多极有价值的方法,比如记录时间、制作时间预算、使用列表等。我的建议是一开始仅仅记录就好,看看每天自己大概花在每件事上的时间是多少。我一开始的做法是只记录我认为的有效时间,看剧、听歌、煲电话等等没有意义的时间统统不记录,然后我就发现holy shit我每天的有效时间只有可怜的这么一点!养成习惯以后,再逐步开始做规划,那些板块的时间需要缩减,哪些需要增加,近阶段的重点规划当然需要花费最多的时间。

        你想要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就必须先要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推荐一个app——now then pro,很方便,用以记录并分析时间。pro是收费版本,免费试用的话可以先下载now then。

now then

       我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做这件事了(那时候纯粹看手表、用纸笔),进大学荒废;前年年底的时候有意识重拾,一直到去年6月份开始才算真正找回节奏。

       这件事怎么说呢,真的只有做过的人才会有深刻的感觉。你很容易就能发觉每天总有那么几个小时不知所踪。我记录时间也已经快一年了,到现在每天能记录的时间只有20多个小时,即使是在高中鼎盛时期,每天也会有2-3个小时是不见了的。想想多么可怕,日积月累这得是多么大的一笔时间开销啊。——这些也就是所谓暗时间,也是可以利用的,我后面会讲到。

        另外,越记录才会越知道时间多么宝贵,我有一份to do list,但是迄今为止我从来没有一天是把所有的项目都完成的,无论多么抓紧时间,总是会有这么几项来不及做。我以前也觉得年轻时间漫漫,总有时间能完成想做的事。但是你现在再问我?我觉得好难。

        观察行为。这一步很重要。如果你想要形成习惯或改掉习惯,就需要在过程中常常注意观察自己的行为,否则习惯会以一种你根本觉察不到的方式左右你的行为让你功亏一篑。建议可以去看一些心理学和思维的书,知道我们的大脑是怎么运作的,再配合一些方法论,才能事半功倍。

心理学和思维的书,是关于我们的大脑如何吸收知识的介绍,是指导我们学习和行动的大纲。

        其实,时间管理是一场长久的心智较量,是对抗惰性和提升自制力的一种能力。

什么是暗时间?

       在搞清楚什么是暗时间之前,首先需要纠正一个概念——我们在计算一件事的投入时间时,并不应该以我们投入的物理时间作为计算依据,也就是说并不是指你在这件事上花了多少天来计算,而应该是以时间*效率来计算投入时间。

        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表面上看两个人投入的"时间"是相似的,但所取得的成绩却天差地别。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暗时间"就是这些造成效率差异的隐藏时间,简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片段时间;另一类是指热身时间。

        片段时间: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是暗时间,用以思考。

        热身时间:大脑开始一项任务,到完全沉浸,会有一段热身时间,这段时间因人而异。如果多任务切换,会导致热身时间增加,无形中增加时间损耗,降低效率。所以尽量避免无谓多任务切换,降低热身时间损耗。

什么是心智?

       首先,也还是得纠正一个概念。我们应该听从大脑里面的声音吗?大脑是我们的指挥部吗?其实不是。

       大脑不是指挥部,我们的心智才是。所以下次当你看书的时候,大脑说去喝杯水吧,回个微信吧,听个歌吧,这些统统都不要听,因为他们只是杂音,心智才是真正的主人。

心智的表现形式之一——专注

我是一个非常容易上手的人,台球的故事

这个直接后果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不专注。

在年少气盛的时候,觉得这绝对是老天的恩赐,但是这两年越来越觉得专注的重要,因为这么多年了却没有在任何一方面取得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绩。

第一步,静得下心

第二步,坚持

第三步,才是专注

尤其坚持,太重要了,这绝对是一个风水岭,一旦过了,才是打开了一扇门,门后才有广阔的天地。

迎着头皮,过了那个情绪上最艰难的时候,也就适应了。

说到底是心智的力量,是心智的对决。在看书的时候,大脑里会有很多的杂音,比如不要看了,看电视剧去吧等等,这时候是心智决定了每个人的不同。心智才是横架在大脑之上的管理者,心智才是主人,大脑以及大脑里的杂音不是。

心智的表现形式之二——坚持

孟岩先生说到,是不是弯路,不是那么容易界定的。

的确,也许真的有更好的路,但事前真的很难判断哪条路是最优的,我们能做到的,是把一条路走透、走深了,只要不是一条太不靠谱的路,深入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收获。只要不是太顽固、善于反省,总有一天也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靠谱的路。

我在这条路上,已经努力了8年了。

家庭情况介绍

在大脑里彩排的越多,现实中走的越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