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感动的成长,终究是镜花水月

2020-08-23  本文已影响0人  浮生闲记T

张爱玲总结普通人的一生就四句话:执迷不悟;看得破却忍不住;拿不起又放不下;总在同样的地方跌倒。她透过爱情去参悟人生,如果用这句话形容成长,想想也蛮贴切。

“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五百多年前王圣人原话中多了“未必”二字,显得更加客观。当代很多人也经常在同一摔倒的地方往复循环,可见吃一堑长一智的俚语,未必人人适用。

也许只有这个“沟堑”深的让人足以恐惧,才能促发自我改变的动力。仰望星空的诗人,就算掉落浅坑里,眼睛依然是望向天空的。

那没有大挫折,就不能大成长了吗?当然不是。

想要成长,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自己,薪火想要烧的更旺,木柴间就需要架空足够的空隙。

当今物质生活丰裕,时间反而成了一种奢侈品。我们忙来忙去,勤奋有加,但很多人却是在用无效的努力来麻痹自己。 快节奏的碎片化,把我们生活切的忙忙乱乱,多少人,午夜彷徨,用娱乐填满时间,却很少会留给自己一些空隙,反思冥想:你成长了吗?

如果把反思成长比喻成一项工作,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

更重要的是,成长也是一种技术活。虫茧从外边打破是摧毁,从里边打破叫才叫成长。当然化茧成蝶需要特定的外部环境的刺激,就像美国大法官罗伯茨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我希望你们在未来岁月中,不时遭遇不公,这样才会理解公正的价值。愿你们尝到背叛滋味,这会教你们领悟忠诚之重要。 希望你们时常会有孤独感,这样才不会将良朋挚友视为理所当然。 愿你们偶尔运气不佳,这样才会意识到机遇在人生中的地位,理解你们的成功并非命中注定,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天经地义。 愿你们偶尔被人忽视,这样才能学会倾听;感受到切肤之痛,才能对别人有同情的理解。”

成长需要外界刺激,但成长更多的是从内到外的自我突破和自我革新。难的是,但凡论到自我,每个人都有可能落入自我为中心的行事偏差。

比如当我们读了一些书,经历了一些事,也有了自己的反思,却很容易落入“我成长了”的自我催眠中。

比如社会心理学中两本知名的著作《乌合之众》,《思考快与慢》,读过的朋友会不会感觉开了“天眼”:原来人类的很多怪诞行为是有这样或者那样合理的归因。于是开始执拗的拿书中的各种理论去解释身边的现象,感觉一切豁然开朗。但可曾质疑过,这些理论真的对吗?(大师的经久不衰理论当然是对的,只是安在自己身上时,因为时代和环境,未必100%准确)。

再如你是一个精神学科领域的小白,读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会感到先前的认知受到极大的冲击和震撼,这也许是成长的痕迹。但让一个经常跟疯子打交道的精神病专家来评判的话,这本书就是作者无聊的意淫,疯子和天才本来就是云泥之别,根本不可能用作者的维度来解读。

单纯的吸收,很容易落入自我成长的圈套,因为学东西浅尝辄止的时期,最舔自信,学了几个术语,掌握了几项技艺,便满世界的炫耀,但唯有自身磨砺之后,反而会变的谦虚,世界复杂人心复杂,哪还敢说什么大话。

自以为是的成长,自我感动的成长,就像是自己拿了一个大喇叭,把别人的观点和经历复读出去,很难跟自身的境况相结合,自己也就有很难有实质的成长。

刚好看到一篇文章:

长征前后的毛泽东,完全是两个人

长征前的毛泽东,脾气一直是又臭又硬,很多人不想跟他共事。井冈山会师后,中央决策进攻湘南,毛泽东坚决反对,不久果然战役惨败,红四军损失严重。后来在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朱德对于军队领导的方法争论不休,虽然毛泽东的看法有先见性,但是就是没有人支持。这么多年来,毛泽东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结果就是被撤销职务,给了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职。

毛泽东郁闷透顶,写下了一手《清平乐》。

1934年,长征开始,这种炼狱之路,成就了新的毛泽东。“怎让说服别人,听进去自己的建议呢?”---团结大多数!

毛泽东通过偶然的机会跟张闻天,王稼祥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喷博古。长征路上,他们每天聊时局,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又通过张闻天,王稼祥团结了大部分同志,此时的毛泽东,表明自己态度时都要示弱的去征求下大家的意见。就算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后又被放弃,也不会再闹辞职,而是没脾气的向中央进言,找个地方在开会商量。

19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第一次体会到了多数人的支持的感觉。总结失败原因,分析以后的战略战术,而他做的报告,没有任何借军事失败清算别人,还帮大家解了围,赢得了更多人的支持。

毛泽东在长征前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会团结大多数。他不再怼人,也不会反对所有答案,而是一点一点劝说大家接受他的意见。

红军马上到达陕北,他登上岷山眺望西北的昆仑山,写下的是《念奴娇 · 昆仑》。

这就是成长,读万卷书如何,行万里路又如何,该不会挣钱还是不会挣钱,该不会做事还是不会做事,真正的成长是碰壁反思后的历练,历练后再思考修正,不断循环完善。

而不是以思考为终点的自我感动,停留在自己思考的逻辑里,作茧自缚,与世隔绝。不能落实到行动的成长,终如镜花水月,不是有效的成长。

有知有行,方能成王,实践是检验成长的唯一标准。

不过任何人经历难同,对成长的感悟定有浅薄和深刻之分,自己读书,《毛泽东传》,多当一个叙事故事来读。别人读书,却读出了太祖处事之变化,从单打独斗,到凝结共识,到团结别人确立自己地位。从太祖的《清平乐》读到了《念奴娇.昆仑》,从向命运怒吼的屠龙少年读到了站在苍穹睥睨人间的领袖。

读书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多去深究一点,凡事多去想下为什么,想明白了再去践行,也许就是成长的开始吧。

公众号浮生在路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