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

人间失格的忧伤

2023-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啄木鸟的卓

最近开始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这个对世界、对现实、对他人,甚至对自己都持怀疑、否定和不信任态度的“永远的少年”,以至朴的青春纯真审视一切,在自卑与自豪、极度荣誉感和自我欠缺感之间繁复横跳中,写了《人间失格》这部作品。朋友都说,你看了绝对抑郁。

瞬间就点燃了我浓浓求知欲:抑郁?好可怕,不过,我喜欢。抑郁如同王子一样,总是吸引着公主的青睐,以及窥视者的喜爱。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着耻辱。”

很好,这句话让忧郁的格调值拉满,浓浓的“丧”气扑面而来。要不是我身怀三十年的没心没肺技能,铁定拜倒在太宰治的“冷面”之下了。不过,让我感到一万倍忧伤的,是“手记之一”中记载的一个故事:

幼小时,叶藏父亲所属的政党有人到镇上来发表演说,于是男用人就带着叶藏去观看了。演说时,大家使劲鼓掌,热烈非凡。但演说结束后,听众们三三两两在雪夜的归途上时,嘴里说得却都是演说的不是,说叶藏的父亲开场致辞拙劣无比,那人的演讲也云里雾里,不明所以。然而这帮人数落完之后,还若无其事地拐到叶藏家里,对着叶藏的父亲一顿恭维,脸上全是喜悦和赞叹的表情。

“双方相互欺骗,却又颇为神奇地毫发不伤,相安无事,好像没有察觉到彼此在欺骗似的”。

对此,叶藏是能接受的,他感到困惑的,只是因为费解:不知道这种虚伪背后所暗含的“善意”。

如果太宰治活到现在,绝对会忍不住问一句:难道真诚不是唯一的必杀技吗?

叶藏说:“在我看来,倒是那些彼此欺骗,却纯洁而开朗地活着”。言下之意,弦外之音,不正是说太过真诚,反倒过得郁郁寡欢吗?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宰治也许是太过于人间清醒了吧。

这让我想到作家三毛讲过的一个故事。说是,一家人围在一起闲聊,不知道是谁突然讲到“好久没有一起出去旅行了”,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有人说要去马尔代夫,有人说可以去周边游玩,有人说早就想去某某玩了。于是大家也说,某某地真好玩,一直想去。然后七嘴八舌地计划着第二天出发,谁准备什么,谁准备什么,谁谁又准备什么,简直是一个完美无瑕的旅行计划,把一旁的三毛听得热血沸腾,心里充满期待。一整晚都没睡好,就等着天亮。天好不容易亮了,三毛兴冲冲地起床,结果发现家人们都还在睡觉,根本没想起来昨晚的旅行计划。

三毛大失所望,才发现,成人的世界,是有“说说而已,不必当真”的。可想,三毛那时候该是如何的忧伤,大概也和太宰治一样,对人们的虚伪感到恐惧了吧。

人间,五味杂陈,总有失格的时候。失格了,就忧伤一会儿吧。毕竟,还是难得糊涂的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