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际关系,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孩子的初中同学小雨,因为与朋友的关系没处理好,入学半年就开始厌学。
父母不理解,还以为孩子叛逆,于是各种威逼利诱。结果,孩子抑郁成疾。
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干预,父母才知道孩子陷入了人际关系的难题,后悔没有提前关注。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更是如此。
父母会担心孩子被PUA;担心孩子没朋友;又担心孩子有好朋友,万一再分开,无力承受……而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
如果你有这样的烦恼,又不知如何引导,一定要跟孩子一起读这本书——《小狗钱钱2》。与孩子走进书中,去经历他们也会遇到的故事,让孩子内心变得强大,品格更加完满,与人相处更加从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9106/1afa0849f1d7f946.png)
本书作者博多.舍费尔,是被称为“欧洲巴菲特”的理财高手。他在26岁时深陷财务危机,仅用4年时间,便扭转局面,实现了财务自由,也有了幸福人生。
在《小狗钱钱1》中,他告诉人们如何用本自具足的能力与资源,挖掘潜力,完成梦想。
同时,舍费尔深知,一个完满的人,既要拥有物质财富、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更要注重品格修养,成为内在富足的人。
12岁的小女孩吉娅,原本是普通的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去美国做交换生的愿望。
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吉娅,在申请签证、做交换生的生活中,经历了各种挫折、危险、沮丧,也体会到了胜利,脱胎换骨的成长。
故事告诉读者通过七个方面的修炼,成为一个品格完整的人。吉娅也从一个不懂尊重他人、遇事爱抱怨、爱说人坏话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谦逊有礼的孩子,并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
我最受启发的,是她一路上如何学习与人交往,成为内心强大,积极面对现实的孩子。
1、对自己负责,不为失败找借口
帮吉娅办理签证的大使馆工作人员,替吉娅报名了美国寄宿学校的演讲比赛。吉娅却信心不足。
在演讲课上,吉娅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欢迎,大家对她大加赞赏,并提出了真诚、具体的建议。吉娅深受感动,逐渐建立起信心。
有一个人却除外,他就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男孩胡博特。他对吉娅冷嘲热讽,说她表现差、英语差,根本不可能赢得比赛,所有赞赏只不过是大家碍于面子的敷衍。
听到这些,吉娅无比沮丧,倍受打击。她觉得很不公平,本来英语就不是母语,又有人对她如此刻薄,信心全无,甚至要放弃比赛。
面对吉娅的情绪,有一位好老师提醒她不要陷入“公平陷阱”。因为一个人总是觉得不公平,就会把一切责任都怪到他人身上,失去了努力的动力。
他说,人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家庭,经历不同,表现不同,怎么会有绝对的公平呢?需要改变的,是对公平的偏执。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9106/b3bafd61ae7ac818.png)
好老师还提醒吉娅:不要被别人的不良反馈影响自己的心态与行为。
他说:如果把胡博特的嘲讽、自己的英语差距当借口,“你就不会去做你想做的事,而是去做那个男生想让你做的事。那么你就失去了你的权利。”
孩子因为别人的负面评价而对自己失去信心,不仅抱怨他人,而且还会把它当成放弃自己的借口。陷入恶性循环。
不仅是孩子,大人也有这样的时候。本来信心满满想做一件事情,结果因为别人说了一句话,就像撒了气的气球,瘪了下去。
正如好老师说的:“你觉得错在谁,就是把权利给了谁。”拱手让出自己的努力的权利。
这恰恰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在《动机心理学》中有一个词“自我设阻”,是指“通过创造必定导致失败的障碍,人们可以把糟糕的结果归咎于外部原因,从而避免将之归咎于自身原因。”
它可以让人为不付出努力找到借口。而强大的内心是面对别人的恶意反馈,坚持自己,不改初心。
一个橙子,你用力捏它,可以得到橙汁。你用脚去踩,还能得到橙汁。即使你开车轧过去,也一样得到橙汁。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9106/aa1c4dc773b6dcab.png)
不因别人如何对待而改变自己的目标与努力,不被他人的恶意反馈造成伤害,这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所具备的重要原则。
2、与人为善,为关系账户存“钱”
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因为不起眼的矛盾而心生芥蒂,就像吉娅与胡博特。
胡博特成绩优秀学生、注重细节。这样优秀的孩子,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对吉娅冷嘲热讽呢?
原来,当同学姗迪把吉娅介绍给其它同学时,吉娅看到胡博特发型很有特色,忍不住与姗迪开起了他的玩笑。
远处的胡博特看到的,却是对方的不礼貌。从此,他对吉娅时时报复,两人水火不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9106/0a9a51623d2f903e.png)
幸好,胡博特的内心并无恶意。
吉娅的朋友彼得遇到了生命危险,情急之下,吉娅向胡博特求助。胡博特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天生的恶意,就像金先生说的:有时候我们会觉得一个人态度傲慢,但事实上他不过是缺乏安全感。
吉娅认识到,当我们不理解一个人时,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不要随意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给一点善意的理解,就会少一个敌人,多一个朋友。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老师曾经讲过:一个好的母亲会告诉你如何替别人考虑,善待他人就是救命。
对他人的善意可能救别人的命,也可能救自己的命。
一个身无分文的人,自行车坏了,又必须花钱修理时,就会感觉到压力。而如果你有足够的金钱时,就不会觉得是大问题。
一个内心富足的人遇到一点麻烦时,不会受到很大的伤害。但内心本来就缺少爱的人,承受能力就会很低,稍微遇到挫折,就会反应强烈。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9106/d6fac4e7adcc66ce.png)
金先生说:“我们和他人的关系也像银行账户一样。”“维持一段良好关系成功秘诀就是向账户里'存钱’,因为没有人可以长期不‘取钱’。伤害别人时就像取钱,友好对待别人就像存钱。”
首先向别人表示善意,是良好关系的开始。
吉娅与胡博特的心结打开。原来,胡博特对吉娅并不讨厌,只是看到吉娅在嘲笑他时,便想报复她。因为吉娅碰到了他的禁区。
正如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对人不尊敬的人,首先就是对自己不尊敬。”
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善待别人,看似是对他人有利,其实是拓宽了自己的路。
3、面对别离,带着记忆与成长前行
吉娅在美国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期间,她经历了很多:
她与朋友们一起保护了小男孩彼得,免于恶人之手;
她认识了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绑在轮椅上的安妮。在安妮的帮助下,吉娅赢得了演讲比赛。并与朋友一起找到了能够治疗安妮的药物,让安妮重新站了起来;
她经历了与胡博特的从误解到理解,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
她从好老师那里懂得,人什么时候都可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格的人;
……
学习结束,他需要告别这些珍贵的朋友。当她回到家乡时,她特别喜欢的、智慧的老婆婆也离开了她……
她一路成长,一路离别,无比痛苦。正如现在的孩子们,因为各种原因,搬家、换学校、换圈子的过程中,不得不结交新朋友,又离别老朋友。
智慧的老婆婆告诉她“与其为那些失去的东西痛苦悲伤,不如为你曾经拥有他的时光而欢欣鼓舞。”
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9106/d8aeb71ab9afbbf9.png)
珍惜的人或物,看似离开,实则留下了宝贵的经历。他们带来的成长、快乐、收获,已经成为身体与心灵的一部分;与其为离别伤怀,不如带着收获与成长,把握当下,继往开来。
孩子终会懂得,所有的经历大都只是一段旅程。每一个时期所拥有的,都有其该承担的使命,美好的记忆已经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告别了好老师,七条品格修炼法则成了吉娅人格的一部分;
离开了安妮,真诚的演讲成了她能力的一部分;
告别了姗迪,如何正确对待他人,成了吉娅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是成长的礼物,陪伴一段旅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9106/cff8849a4d00b79d.png)
老婆婆说“你应该为曾经拥有他而高兴,别老想着那些已经失去的东西。”“一艘船把我们摆渡到对岸以后。我们也就不再需要它了。”
与朋友在一起的收获,就是最永恒的纪念。
正如泰戈尔说的“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星星和月亮。”与其为已经失去的悲伤,不如带着美好的回忆,积极面对当下与未来。
当孩子面临告别而难过,告诉他们:可以怀念,也可以悲伤,但不要深陷其中,无法自拨。
每个人都会因为更好的自己而遇见更美好的人和事。
写在最后
良好的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生活快乐的基本需求。
孩子人际关系的重要节点,无非是如何建立联系,如何对待他人的反馈,以及如何面对结束。
这本书会给孩子真切的体验。
精彩的故事里,还处处都蕴含着幸福的秘密。它让孩子知道,一个人除了外在的成绩、成功,内在的品格才决定其幸福。
正如智慧的老婆婆说的“如果你想获得幸福,就不仅要关注物质上的成功,还要重视内在修养,培养自己优秀的内在。”
祝我们的孩子都拥有幸福的甜甜圈,既有代表成就与成绩的“圈”,也有代表品格的“孔”。更有良好的、健康的人际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39106/1e03f69258c56411.png)
这些,都是孩子与世界友好相处的必备能力,也是作者送给孩子们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