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电影书单散文

感谢上苍,我们都是读书人!

2017-10-08  本文已影响48人  张天福爱电影

一、

不久前,在网上认识了广州YUE读会的北野君。

在破壳派的微信群里看到他的简介的时候,发现他和我一直想做的事情非常接近,可谓志同道合者,于是我通过掌柜的(群主)果断地和他建立了联系,也把我现在做的“青年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给他,与他做过一些交流。

刚好那几日他也在深圳,想约我一起聊聊和图书活动有关的事情,无奈之前已和“耳朵”有约,一起去看“岳父大人”的电影《后会无期》,最终没能一起坐下来“畅叙幽情”,算是一个小遗憾。但是与书和阅读相通的理念还是把我们联接在了一起。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是这么解释“YUE读会”的理念的:“YUE=Young、Unique、Energetic即为年轻人提供独特的阅读体验,为其提供能量以应对这个世界。”这个理念一听就很诱惑人。

近日,北野君向我约稿,希望能分享对我影响最深的三本书,我欣然答应。答应他的原因是,我也深刻体会到,阅读本身能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的能量,这份能量,能让我们在荒诞的世界里寻找意义、构筑意义、控制意义。在这个解构主义横行的时代,重建“意义”有时也显得特别重要,阅读,通过各种努力让更多人一起参与阅读,便是其中一种尝试。

我曾在《观书有感》中写道:“从普遍意义来讲,书有适合的特定人群。从个体来说,一个人每一个年龄段,每一种心情和心态都会有适合自己的特定的书。”所以,当北野君向我约稿时,第一时间浮现在我脑海里的便是我在北京的那段经历,那是我漂泊异乡时最纯粹的“读书”时期。

于是,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那时读的三本书: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高行健的《灵山》以及韩少功的《马桥词典》。它们在我所有读过的书当中,结构未必是最宏大的,主题也未必是纯粹的,但它们的对我的影响却一直延续至今。

二、

2012年,我在北京寒冷的冬天开始读南怀瑾大师的《论语别裁》。在那之前,胡玫导演的《孔子》上映后,还在上大学的我写过一篇《我心中的孔子》,谈了一些我对孔子和儒家文化的肤浅看法。直到遇到《论语别裁》,才发现无论对孔子还是对儒家文化,我都存在很多误解。

《论语别裁》是根据南怀瑾大师的课堂讲稿编撰成书的,他以一家之言,从文学结构、文化内涵、历史影响、社会体验等各个方面入手,重新诠释《论语》这部国学经典的大义。当南怀瑾老先生不断以阔远的学识、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悲悯的社会情怀做这些努力的时候,我仿佛在这本书上同时看到两位大师。他们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站在一位黄毛小子面前,为其开启认识中国文化的大门。两位大师为各自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指引我不断求知、探索的明灯。

南怀瑾大师去世后,他的学生们为其编撰了一本纪念集,取名叫《点灯的人》。在我心中,孔子和南怀瑾先生都是为时代点灯的人,点灯不是为了过去,也不是为光本身,点灯是为了未来,为了照亮现实,看到希望……

三、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的代表作《灵山》,是在文学上给我以启蒙的一本好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脑洞大开”。

在中国文学史上,《灵山》依旧被归纳在“寻根文学”的范畴里。确实,作者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以优雅的文笔、从玄学的高度让我们看到了长江流域文明的全貌。志怪、隐逸、高士、乡土、传统、自然、变革……都融入在了这三十几万字当中。可这本书又和其他的“寻根文学”有所区别,甚至说,它与中国一贯的文学传统都不太一样。

中国大多数优秀的文学都是相对理性的,希望描绘眼前的客观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中人们的苦难与韧性,但那些作者总是习惯了置身事外,没法与作品中各个人物的命运联接,最典型的当属鲁迅。但高行健的《灵山》却以主观的感受联接了作者、客观世界、读者三者的关系,展现出多样的社会形态,并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与归宿,颇具老庄的气质……至此,他自己的命运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读《灵山》的过程中,一抬眼仿佛就能看到无数山河在眼前,仿佛自己也在那江河中飘荡,两岸猿声啼不住,远山不断地向后退,无数生灵隐没在丛林中互不干涉、相得益彰……原来,这就是我们看不到的土地与山河!

读《灵山》的过程中,我正在写长篇小说《寻找素颜》,正是它的出现,让我摆脱了传统的束缚,以更灵活的方式呈现人物的命运与关系,以更深邃的笔触探索生命和文学的意义,他也让我学会如何以自己的血,滴注在最真诚的作品中。

四、

在北京之前,我就看过几部韩少功的作品,尤以《爸爸爸》印象最深刻,但读到他的《马桥词典》还是让我耳目一新,并引发我文学和语言作一些新的思考。

韩少功先生是寻根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北有代表陕甘文化的贾平凹,东有代表齐鲁文化的莫言,南有代表楚文化的韩少功和早已远走他国的高行健。但很奇怪的是,高行健字里行间的抒情反倒更像早已远去的屈原,而韩少功的笔端依旧是冷峻的。

介绍一下《马桥词典》,这部作品以韩少功在文革时期在湖南汨罗江“上山下乡”的知青经历为起点,从人性、文化、语言、社会变革等方面向我们呈现了蔓延至今的楚文化。

《马桥词典》同样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写作,以一个个地方化的词语为“主角”,向我们展示出这片土地上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变迁。每个词语背后都配有一段故事,每个故事都意味深长,看人性,看社会形态,看时代变革……

有关《马桥词典》的评价,那年我曾专门写过一篇《语言的张力》,这里就不再重复论述。我现在想到的是文革时的“上山下乡”运动,从历史角度来说,这场运动确实是个不该发生的错误,它让无数的知识分子遭受了非人待遇,就每个个体而言,无论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是一场浩劫,其伤痛至今犹存。同时,也正是这场运动,让包括高行健和韩少功在内的许多“学院派”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认识土地和文化,重新思考文化的处境和地位,在变革到来之初,寻回丢失已久的母亲。

如今,文革已远,在农耕文明时期建立起来的传统文化面临解构、变革社会的新文化尚处萌芽未形成体系的今天,再回头看寻根文学运动,或许能给这个时代以新的启示。毕竟,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或社会,不管飞得再远,母亲的目光依然在身后凝视着我们。

五、

这三本书介绍完了,而现在我有一种感觉:我庆幸自己活在这个时代,一个有书可读的时代,一个可以自由思考的时代,一个尚不完美、需要不断改善的时代。它让我们有了不断自我完善的冲动和行动。

帕斯卡尔说:“人类的一切尊严在于思想。”而这高贵思想的来源在于亲历社会、在于独立思考、在于不间断地阅读。

阅读让我们因一些纯粹的理由而聚在一起,阅读让我们完成自我与世界的和解,阅读让我们守住了良知与底线,没有最终坠入无边的黑暗。

感谢上苍,我们都是读书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