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11月22日推文《白轮船》等

2023-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梦里依稀风铃

《白轮船》:那个溺水的孩子变成了一只鱼

《白轮船》是前苏联作家艾特马托夫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70年,被认为是作家的巅峰之作。作家把神话、幻想与现实三条线索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深刻他揭露了人与自然、善与恶这样的社会问题,由此也被评论界称为典型的自然哲理小说。

故事借7岁孩童的视角展开,孩子的天性和信仰从小就被外公灌输,因为缺乏母爱和关怀,只想把只能把想说的都给身边的石头河流书包说,最终心中的信仰被一群只讲利益的大人破坏,化身一条鱼去寻找自己的白轮船。虚虚幻与现实的悲情结局,令人心之哀痛。

如何搭建和守护孩子的世界观,避免悲剧的重演,也许是《白轮船》的作者心系孩子、彻悟人世,践行人文关怀的精神,对人类苦难感到的悲悯情怀和良知。

本篇行文流畅,文字隽永,将阅读之悟和感受与作品的主要内核相辅而成,得以很快理解小说的风貌。推荐。


《皮囊》:回归本真

蔡崇达的《皮囊》是一部描绘福建渔业小镇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的作品,以人物肖像画的方式记录了作者与故乡、家人、朋友之间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

其中阿太这个角色,倔强而坚强,身患残疾却始终不服输,作者写到外婆去世时,阿太一滴眼泪也没流,像个没事人,通过她的故事理解了为什么皮囊是拿来用的;而张美丽则代表了那些被小镇古制旧俗扼杀生命的人,她的故事让人反思偏见无知,人性的嫉妒对一个人命运的不公影响。

本文贴近作品的主要人物,以流畅的文笔,用“皮囊”为主线, 思考作者的表达,书中讲述的都是“皮囊”下的真实人性。由此得出: 皮囊是拿来用的,而不是伺候的; 皮囊是脆弱的,无法接受疾病的折磨; 美丽的皮囊不被众人理解和接受时,会被扼杀;皮囊里面包裹的是没有说出口的爱;皮囊的的努力折腾,实际上是回归本真。推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