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婚姻育儿读书

持证上岗做妈妈(一)——《无条件养育》读后感

2017-03-12  本文已影响166人  溜圆麻麻

先说说读《无条件养育》这本书的背景:春节放假回家后,我和老公回来上班,把孩子放在老家多待了4天,没想到这4天对孩子的伤害力十足,4天后回来,就表现出了严重的分离焦虑,具体表现包括但不限于:什么事情都要妈妈来做,不让妈妈离开视线超过10秒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妈妈呢?妈妈呢?妈妈不要丢下我。这对我来说,心里既充满愧疚,又极度挑战我的耐心。后来经常在孩子哭闹难缠的时候,内心濒临崩溃,甚至对养孩子这件事觉得无法胜任。

还好,这个时候在育儿公众号里,看到了推荐《无条件养育》这本书的推文,看了一下内容梗概,觉得对我当时的情况会很有帮助。于是火速去京东买来(最终通过京东阅读新用户免费领到了电子版)。下面谈一下这本书的主旨内容,及自己的思考和收获。

首先看下面几个问题,已成为家长的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心中的答案。

1)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如何评价孩子的行为好坏?

2)你对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

3)日常生活中,你习惯于通过判断孩子的做法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来控制孩子的行为吗?

下面,对文章的要点进行概括:

持证上岗做妈妈(一)——《无条件养育》读后感

1、主旨

当今社会,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很多家长对好孩子的定义是:听话乖巧的孩子,听话指的当然是听父母长辈的话,行为做法都符合成年人的预期。

作者首先对这一点进行的批判,父母不应该成为高高在上,拥有凌驾于孩子之上的权力的控制者,而应该尝试着和孩子成为地位平等、友好相处的朋友。

以下是作者提出的无条件养育的核心做法:

不管孩子做出的行为是否符合家长的预期,无条件的给予孩子关爱,让孩子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家长的爱

关键是,孩子如何看待你的爱,是表现好时才能感受到你的关爱,还是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你的爱,需要通过孩子找到答案,衡量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无条件养育

2、对立面

作者阐明了关于无条件养育的观点后,并没有立刻展开阐述,而是先重点论述了无条件养育的对立面:有条件养育的种种做法和不良影响。有条件养育概括来说体现在以下两点:基于行为给予关爱;   控制孩子的行为。当孩子表现符合家长的预期时,才对孩子表现出家长的关爱,而当孩子的表现不及家长预期时,则会收回对孩子的关爱,不管是通过冷暴力的形式还是其他暴力的惩罚措施,都会对孩子的身心带来深远的不良影响。包括:

1)培养孩子基于他人的评价和评判而做事,希望表现的符合他人预期,更多的是满足他人的预期和要求,而不是真正的满足自己的需要和需求。阻碍孩子发现真实的自我,进而影响孩子成长。

2)影响孩子自我价值的认同,基于行为获得肯定,了解自己是否被肯定,从而不利于自我价值感的建立。而自我价值观,将影响人一生的行为。

3、对无条件养育的误区

1)基于孩子的行为,给予孩子表扬、赞赏

说实话,看到这一点误区,让我不自觉的脸红。没想到,当孩子的表现符合自己的预期时,给予的赞扬,也是有条件养育的表现。当然这里指的赞扬是指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毫无针对性的话语,如:你真棒!你真聪明!

Oh, No! 想想我平时得说过多少次这样的话吧……那么为什么不能这样赞赏孩子呢?作者列举了多项研究和事例来论述了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后果。孩子在获得这种没有质量的赞扬后,就会习惯于从家长那里获得肯定,因此可能会为了让自己表现良好,而选择解决不是那么困难的问题,而且家长这样表扬后,让孩子失去了寻找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水平的机会。因为从家长那里获得了赞扬,孩子自然就会认为这已经做的很好了,没必要进步了……看着看着,真是感谢在这个时候及时看到这个论述,否则,将来自己不知道还会再犯多少次这样无知的错误呢。

2)爱的撤回

爱的撤回,是指因为孩子的行为,导致家长暂停表达对孩子的关爱,具体的育儿手段,包括:暂停法,隔离法。这些都是与无条件的爱的原则相悖,是有条件的爱的做法。

暂停法,这个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记得很多本育儿书中都提到过这种育儿方法,说育儿方法倒不如说是对付熊孩子的众多好用的方法之一。比如孩子哭闹时,对孩子说,等你哭完,我们再沟通,于是把孩子晾在一边,让TA哭去吧。这个时候,孩子会感到被忽视、无助、绝望。

作者的建议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对于行为是否正确的相关说教应该放在其后。也就是说,应该先理解孩子的感受,并安抚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再对其行为进行判断,如果做法不正确,那么事后可以跟孩子一起探讨,下次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通过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由此可见,各式各样的育儿方法,都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就跟很多育儿方式一样,今天批判的做法,将来说不定就会大兴其道,比如母乳喂养,比如剖腹产。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谨慎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式,否则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3、做到无条件养育的具体建议

1)多换位思考,不居高临下,如果换成从孩子的角度感受自己对孩子的做法会产生什么影响。

家长多反思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平时对待孩子的方式是否有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与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相一致

2)不恶意揣测孩子不良行为的动机,遇到孩子行为不当的情况,尽可能从最好的出发点猜测孩子这么做的动机

如果不断的从负面消极的角度思考孩子的动机,那么长期产生的影响将是,孩子真的越来越像你以为的样子,尽量正面思考孩子的动机。

3)对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一切保持敏感,如果学校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家庭中的无条件养育原则不同,则家长需要尽力寻求办法与老师或者学校取得沟通。

4)当孩子的不良行为,导致自己失去耐心的时候,给自己留点时间,冷静下来,明确的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不再说话

5)遇到问题时,与孩子一起沟通讨论解决方案,锻炼孩子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引导孩子多考虑他人的感受,不鼓励孩子只做满足自己需求但会引起他人不快的行为

看完全书,我记录了对我触动最大的几段话: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很难,但是也值得家长全力以赴的去尝试;在孩子乖巧听话的时候,不需要具体的养育方法,养育方法的重要,体现在孩子不乖巧、不听话的时候;多从长远角度考虑,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要求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家长,要首先以身作则,成为这样的人。期间,不断感慨,养育孩子就是家长自身的一场任重而道远的修行。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些纸上谈兵的育儿方法都没有用,真正生活中遇到熊孩子的时候,哪里来得及考虑这么多原则,还无条件养育呢,制服孩子还不容易吗,孩子小,哪里记得这些,我们不都是这么长大的。

此话有理,然而,真相是,如果不吸取他人的智慧,多多寻找适合的育儿方法,那么,育儿方法都会随着基因代际遗传下去。。。简单说吧,自己童年的时候,家长是如何对待你的,将来你就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如果家长本身的成长环境就很好,没有问题,优良的育儿方式会继承下去。然而,如果家长本身的成长环境不够好,家长对待你的方式并不是非常合理,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不断的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准则,找到适合自己和孩子的育儿方法。

至少,通过阅读不同育儿书,可以不断的反思自己平时育儿中的行为,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这本身也是一条不断改善自己、提升自己的道路。这条路像极了考证升级,家长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岗位,惟有做好准备,持证上岗才能对自己、对孩子负起责任。这个系列会陆续更新,正在读的《爱弥儿》也刷新了我对教育的认知,有时间会好好总结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思考和收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