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分布式训练实战(一)

2018-11-19  本文已影响88人  Mordekaiser

本系列博客主要介绍使用Pytorch和TF进行分布式训练,本篇重点介绍相关理论,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分布式训练。后续会从代码层面逐一介绍实际编程过程中如何实现分布式训练。


常见的训练方式

单机单卡(单GPU)

这种训练方式一般就是在自己笔记本上,穷学生专属。 : )
就是一台机器,上面一块GPU,最简单的训练方式。示例代码[2]:

#coding=utf-8
#单机单卡
#对于单机单卡,可以把参数和计算都定义再gpu上,不过如果参数模型比较大,显存不足等情况,就得放在cpu上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with tf.device('/cpu:0'):#也可以放在gpu上
    w=tf.get_variable('w',(2,2),tf.float32,initializer=tf.constant_initializer(2))
    b=tf.get_variable('b',(2,2),tf.float32,initializer=tf.constant_initializer(5))
 
with tf.device('/gpu:0'):
    addwb=w+b
    mutwb=w*b
    
ini=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ini)
    np1,np2=sess.run([addwb,mutwb])
    print np1
    print np2 

单机多卡(多GPU并行)

一台机器上可以配置4块GPU或者更多,如果我们在8块GPU上都跑一次BP算法计算出梯度,把所有GPU上计算出道梯度进行平均,然后更新参数。这样的话,以前一次BP只能喂1个batch的数据,现在就是8个batch。理论上来说,速度提升了8倍(除去GPU通信的时间等等)。这也是分布式训练提升速度的基本原理。

以前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就会收敛快!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单位时间内让模型多“过一些”数据。原因是这样的,梯度下降过程中,每个batch的梯度经常是相反的,也就是前后两次的更新方向相互抵消,导致优化过程中不断震荡,如果我用多块GPU,那么每次不同GPU计算出来的梯度就会取平均互相抵消,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出现。示意图如下:


单机多卡

代码如下:

#coding=utf-8
#单机多卡:
#一般采用共享操作定义在cpu上,然后并行操作定义在各自的gpu上,比如对于深度学习来说,我们一把把参数定义、参数梯度更新统一放在cpu上
#各个gpu通过各自计算各自batch 数据的梯度值,然后统一传到cpu上,由cpu计算求取平均值,cpu更新参数。
#具体的深度学习多卡训练代码,请参考:https://github.com/tensorflow/models/blob/master/inception/inception/inception_train.py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with tf.device('/cpu:0'):
    w=tf.get_variable('w',(2,2),tf.float32,initializer=tf.constant_initializer(2))
    b=tf.get_variable('b',(2,2),tf.float32,initializer=tf.constant_initializer(5))
 
with tf.device('/gpu:0'):
    addwb=w+b
with tf.device('/gpu:1'):
    mutwb=w*b
 
 
ini=tf.initialize_all_variables()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ini)
    while 1:
        print sess.run([addwb,mutwb])

多机多卡(分布式)

多机多卡就是使用多个机器,每个机器上有很多GPU来训练。示意图和单机多卡一致,代码在后续博客讲解。


为什么要使用分布式训练

所谓分布式训练,就是使用很多台机器,每台机器上都有很多GPU,模型跑在这些不同电脑的不同GPU上以加快训练速度(这个训练速度表示收敛速度,但是使用分布式之后,收敛的值好不好,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通常情况下,我们自己的笔记本是1块GPU,如果是一些台式机,可以有4块GPU。如果两台台式机,GPU数量则更多。GPU数量越多,模型训练越快,具体原先下面分析。


Batch Size对训练的影响

前面提到Batch size对模型精度会有一些影响,具体影响可以大致分析一下:

考虑极端情况,batch size = 1时,那么模型每次更新的梯度有当前数据决定,那么每次更新梯度方向不确定,模型很难收敛,但由于随机性大,也没那么容易陷入局部最优

如果batch size = total datasets呢,这个时候算出来的梯度就是整个数据集的梯度,如果学习速率合适(采用最速下降法),模型一次就收敛了。可能直接就掉到局部最优了。

下面是知乎上一位同学做的实验[1]:

batch size对训练的影响
对表格每一行分析,可以知道:

总结,batch size对训练的影响:


分布式训练实现方式

数据并行

把数据进行拆分,比如有4块GPU,batch size=1024,那么每块GPU就是256个数据。分别在每块GPU都跑BP算法,然后进行参数更新。

模型并行

把模型拆分成多个部分,对于很大的网络结构在如此,一般没必要。

混合并行

两者兼用,组内模型并行,组外数据并行[3]


多GPU训练的参数更新方式

多GPU训练情况下,包括单机多卡,多机多卡情况。其参数更新方式有两种:


总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